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非遗纪元:我的非遗传承帝国》最新章节。
《文化价值观白皮书》的发布与落地,如同为经过刮骨疗毒的“非遗纪元”注入了一股温润而强大的精神气血。公司的氛围在经历了整顿初期的肃杀与阵痛期的低迷后,开始焕发出一种新的、更加内敛而坚韧的生机。然而,林砚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她清楚地意识到,一家真正健康、有活力的企业,不能仅仅依靠自上而下的管理和约束,更需要激发自下而上的创造力与主人翁精神。尤其是在“非遗纪元”这样融合了文化情怀与商业创新的特殊组织里,必须为那些真正认同价值观、且具备卓越才能的员工,提供一个能够施展抱负、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磐石计划”清除了害群之马,建立了规则底线;“非遗学堂”和价值观白皮书重塑了精神内核;现在,需要为这些被筛选和滋养过的“良种”,提供一片可以自由生长的沃土。
这个构想,在她心中酝酿成型,并在一次核心战略会议上,正式提了出来—— “内部创业计划” 。
当林砚将这个计划的名字投向会议室时,在座的管理层眼中都闪过惊讶和好奇的光芒。就连周锐和沈砚心,也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
“我知道,在刚刚经历了一场旨在‘收紧’和‘规范’的整顿后,提出‘创业’这个词,似乎有些矛盾。”林砚开门见山,语气平和却充满力量,“但请大家想一想,我们整顿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把大家的手脚捆住,变成一个死气沉沉的官僚机构。恰恰相反,我们刮骨疗毒、固本培元,是为了让这个机体更健康,更有活力,是为了能够更稳健、更有力地奔向更高的目标!”
她环视众人,继续阐述:“‘非遗+’是一个无比广阔的领域,我们目前所触及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除了现有的课程体验和文创产品,还有太多可能性等待挖掘。而最了解用户、最贴近市场、最热爱这些技艺的,往往是我们身处一线的优秀员工。”
“内部创业计划,就是要打破层级和部门的壁垒,在公司内部,创造一个鼓励创新、宽容试错的‘保护性环境’。”林砚身后的投影屏上,出现了计划的框架图。
该计划的核心要点如下:
1. 申请资格:面向司龄超过两年,年度绩效及价值观考核均为“优秀”,且对某一非遗领域有深入理解和独特创意的正式员工。申请人可以是校区负责人、产品经理、教研人员,甚至是表现特别突出的市场或技术骨干。
2. 项目范围:创业项目必须围绕“非遗+”的核心,可以是全新的非遗品类探索、深度体验产品(如非遗主题游学、工作坊)、科技融合应用(如基于VR/AR的沉浸式非遗体验)、跨界产品设计、甚至是基于某一技艺的独立子品牌孵化。项目需具备商业可行性和文化价值。
3. 资源支持:
· 资金:公司设立“星火创投基金”,为通过评审的项目提供初始种子资金。根据项目阶段和规模,支持额度从数十万到数百万不等。
· 资源:创业团队可以共享公司的供应链体系、线上商城渠道、技术平台、品牌背书乃至部分传承人资源。
· 导师:为每个创业团队配备一位核心管理层成员(如林砚、周锐、沈砚心)或外聘专家作为创业导师,提供战略指导和资源对接。
4. 权益与机制:
· 创业项目初期以独立核算团队形式运作,核心成员可持有该项目一定比例的虚拟股权或分红权。
· 公司保留对项目的战略方向和品牌使用的最终决策权。
· 设立明确的阶段性目标(Milestone)和考核机制。达成目标,团队可获得更多资源倾斜和激励;若项目经评估确实无法继续,团队人员可回归原岗位或公司内部转岗,确保“创业失败,但不失业”,最大限度降低试错成本。
周锐首先从商业逻辑角度表示了支持:“这个计划很好!相当于用公司的资源和平台,做内部的风险投资(VC)和孵化器。既能激活组织活力,挖掘新的增长点,又能用相对可控的成本试错,避免盲目对外投资的风险。而且,让优秀员工持股或分红,是留住顶尖人才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沈砚心则更关注文化层面的契合:“我支持这个方向。这能让真正热爱非遗、理解我们价值观的员工,获得更大的舞台。他们从执行者变为创造者,会更深刻地体会到肩上的责任,也会更自发地去维护和弘扬非遗的核心价值。这比任何外部招聘都更能保证项目的‘基因’纯正。”
计划一经正式发布,立刻在公司内部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与前几次整顿通报带来的紧张气氛不同,这一次,弥漫在办公区、校区、甚至线上沟通群里的,是一种兴奋、期待和跃跃欲试的情绪。
那些原本因整顿而略显谨小慎微的优秀员工,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他们私下里开始热烈地讨论,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兴趣,构思可能的创业方向。
一位在江南水乡校区深耕苏绣课程多年的资深女讲师,激动地拉着同事讨论:“我一直想做一个专注于‘新中式’生活美学的品牌,把苏绣的雅致融入到日常的服饰、家居用品里,不只是做装饰画!以前觉得是痴人说梦,现在好像有机会了!”
一位来自数据部门、同时对木艺有着狂热爱好的年轻工程师,则开始熬夜撰写商业计划书,他想开发一套结合智能硬件和传统榫卯结构的模块化家具,让古老的智慧以更酷、更易上手的方式走进年轻人的家。
一位负责线上商城运营的产品经理,则看到了非遗旅行的巨大潜力,她构想推出“寻艺之旅”系列产品,带领用户深入非遗原产地,与传承人同吃同住,体验最地道的技艺制作过程。
申请通道开启后的第一周,就收到了超过五十份初步项目意向书。林砚亲自参与了初步筛选。她看到那些充满激情与巧思的计划书,看到员工们将她曾在白皮书中阐述的“尊重手艺”、“敬畏传统”与“真诚利他”融入到一个具体的商业构想中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欣慰。
这证明,文化的种子,已经开始发芽。
经过几轮严格的评审和面试,首批五个内部创业项目正式立项。公司为他们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启动仪式。林砚、周锐、沈砚心分别担任了其中三个项目的导师。
在启动仪式上,林砚对首批创业团队说:“公司为你们提供了土壤、阳光和水分,但最终能长成什么样,取决于你们自己的热爱、智慧与汗水。不要害怕失败,大胆去尝试。我希望看到,在未来‘非遗纪元’的生态森林里,不仅能长出我们共同培育的参天大树,也能绽放出由你们亲手种下的、形态各异的奇花异草。”
“内部创业计划”如同一剂强效的催化剂,极大地激发了组织的活力与创造力。它让员工们看到,在“非遗纪元”,遵守规则与追求梦想并不矛盾,甚至相辅相成。一个更加立体、多元、充满内生增长动力的企业生态,初现雏形。
第263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