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北电保安入华娱,教内娱学演技》最新章节。
吕文觉得布列松的理论是反人类,但有人觉得合理,还大肆推崇。
比如《出租车司机》的编剧保罗·施拉德就是,他在执导《第一归正会》的时候,就要求伊桑·霍克采取面瘫式表演,还严格规定眨眼频率。
这一点和布列松一样,布列松的要求是演员每分钟眨眼不能超过三次……
还有丹麦鬼才导演拉斯·冯·提尔,他在拍《狗镇》的时候,就要求妮可·基德曼不得使用任何方法派技巧,只能以“提线木偶”的状态完成表演。
演员方面,最推崇布列松的是吕文之前在圣塞巴斯蒂安见过的伊莎贝尔·于佩尔,她在演《钢琴教师》的时候,就曾经精确地计算过呼吸间隔,连每次吸气都是固定的3.2秒。
《电影手册》称之为“新模特理论的人形终端”。
伊莎贝尔·于佩尔也在接受《视与听》的专访时说过,“布列松教会我,最高级的痛苦不需要眼泪,只需要眼睑颤抖0.5毫米。”
当然,吕文觉得这是在扯淡,呼吸3.2秒和眼睑颤抖0.5毫米是怎么计算的?用秒表?还是用尺子?
还有一个布列松的拥趸是瑞恩·高斯林,他特别喜欢面瘫式表演,称之为极简表演派,类似的代表人物还有迈克尔·珊农和鲁妮·玛拉。
既然有支持派,就有反对派,最有名的导演应该就是马丁·斯科塞斯了,人家直接说了,“电影不是布列松的福尔马林标本。”
演员方面扛大旗的是梅丽尔·斯特里普,人家在《铁娘子》中能从容控制面部27块肌肉单独运动,堪称对“模特理论”的技术碾压……
吕文肯定是不喜欢布列松那一套的,但他也觉得梅丽尔·斯特里普的方式太极端了,演员带入真情实感就够了,搞什么单独控制肌肉,吕文可控制不来。
阿郎又震惊了,“你不支持去表演化?”
“我为什么要支持?演员必须真情实感地投入到角色中,当工具人能拿影帝吗?”
“呃……”
现在的伊莎贝尔·于佩尔还没有旗帜鲜明地支持布列松呢,阿郎也没什么例子好举,直接被吕文给干沉默了。
沉默了一会儿,阿郎才反问道,“可泰石不就是一个被命运操控的提线木偶吗?”
吕文乐了,“你如果这么想,那谁都是提线木偶,泰石是,我是,你也是,这没有意义,演员,要演的是当下的泰石,要把这个角色传递给观众,而不是痴迷什么理论。”
阿郎又开始沉默了,方捷见主编,也是自己的师父被吕文问住了,连忙岔开了话题,“那些空镜头呢?呃……是出于什么考虑?”
吕文差点笑出声,他能看出来方捷要替阿郎解围,可方捷没记住阿郎刚才说的人名。
“你是说空镜头和列斐伏尔的‘空间诗学’?”
“啊,对对对。”
方捷松了口气,“就是那些睡衣、剩饭和红酒什么的,是不是刻意安排好的?”
“还真不是。”
“啊?”
阿郎顾不上沉默了,连忙问道,“金基德导演不是特意拍的这些空镜头?”
“肯定是刻意拍的啊,但和空间诗学没什么关系,他是要表达现代韩国人传统文化的缺失,睡衣是洋货,冰箱是洋货,红酒也是洋货。”
“啊?”
阿郎麻了,他分析了好几天,结果人家根本就不是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