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穿越,闯王一统

第17章 丹墀风云定(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穿越,闯王一统》最新章节。

拂晓前的南京城,万籁俱寂,仿佛一头蛰伏在长江岸边的巨兽,在湿重的薄雾中喘息。这雾,是江南特有的梅雨氤氲,黏稠而冰冷,缠绕着皇城的宫阙殿宇,将那些飞檐斗拱、朱漆高墙的轮廓模糊成一片片森然剪影,如同悬浮在空中的蜃楼幻境。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腥气、江水的潮气,以及若有若无的、从旧宫深处飘散出来的腐朽与檀香混合的气息,压抑得让人心头发慌。

承天门外,巨大的广场上,早已黑压压地聚集了按品阶列队的文武百官。他们像一群沉默的雕像,在黎明前最深沉的黑暗中等待着命运的裁决。官袍的补子在微弱的天光下难以辨认,只有袍角与袖口被露水浸染出深色的痕迹,冰冷地贴着肌肤。窃窃私语声如同地底暗流,在人群中低沉地起伏、交换。尽管宫闱森严,但昨夜那不同寻常的兵马调动、宫中隐约传来的骚动,以及几位阁老重臣彻夜未归的迹象,都像风一样刮进了几乎所有消息灵通者的耳朵里。剧变已生,这是共识。但剧变为何?结局如何?却如同眼前这浓得化不开的雾气,扑朔迷离,捉摸不定。一种无形而沉重的紧张气氛,像不断收紧的绞索,缠绕在每个人的心头,连呼吸都变得有些艰难。一些老成持重的官员低眉垂目,仿佛在数着地上的砖缝;一些年轻气盛的则忍不住左右顾盼,试图从同僚的脸上找到答案;更有一些派系分明者,用眼神暗中交流,传递着不安与揣测。

宫门内侧,沉重的阴影之下,戚睿涵深吸了一口带着寒意的空气,试图平复那几乎要撞出胸腔的心跳。他身上穿着一袭略显宽大的明朝士子便服,青色直裰,方巾头冠,这是冒辟疆临时为他找来的,穿在他这个来自未来的灵魂身上,总有种格格不入的疏离感。他站在史可法与马士英身后稍远的位置,目光紧紧锁定着那两扇缓缓开启、发出沉闷吱呀声的朱红宫门。门缝逐渐扩大,外面那片黑压压的百官队列,如同沉默的潮水,即将涌入这帝国的权力中心。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身旁董小倩的存在。她今日换下了一路风尘的江湖装扮,穿上了一身利落的玄色劲装,长发用一根银簪高高束起,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修长的脖颈,英气之中更添几分凛然不可侵犯的气质。她的手看似随意地垂在身侧,但戚睿涵知道,那手腕时刻准备着,能在一瞬间抽出腰间的短剑——那柄曾经在山海关下饮过血的利器。她像一只感知到风暴将至的雌豹,肌肉紧绷,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周围任何可能的风吹草动。当她的目光与戚睿涵相遇时,那眼中的锐利便化为了无声的安抚与鼓励,尽管戚睿涵能看到她微微抿紧的唇线和那按在剑柄上、指节有些发白的手指。

“元芝,”她极轻地唤了一声,气流几乎微不可闻,但戚睿涵听得真切,“成败在此一举了。”

这简单的一句话,却像重锤敲在戚睿涵的心上。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喉咙有些发干。脑海中,昨夜的激烈争论、利益交换、最终妥协的场景再次翻涌起来。马士英的圆滑与算计,史可法的刚直与忧愤,还有那个被从深宫暖阁中“请”出来、吓得几乎魂不附体的弘光皇帝朱由崧……那一张张面孔,在摇曳的烛光下显得光怪陆离。更远处,是舟山科技馆那匪夷所思的时空扭曲,是穿越初至山海关的茫然与惊悸,是北京城破后的混乱与悲歌,是南下途中目睹的民生凋敝与山河破碎……历史的洪流原本带着雷霆万钧之势,冲向那个已知的、万劫不复的深渊。而他,这只意外闯入的蝴蝶,在经历了无数的挣扎、冒险与近乎赌博的尝试后,似乎真的用他那微弱的翅膀,扇动了一丝改变命运的风暴。

“百官入朝——”

司礼监掌印太监何继恩那特有的、如同金属刮擦般尖细又带着奇异悠长的唱喏声,猛地划破了黎明最后的宁静,也打断了戚睿涵纷乱的思绪。这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穿透雾气,回荡在宫墙之间。

宫门彻底洞开。文武百官们立刻收敛了所有的私语,整理衣冠,按照严格的品阶次序,迈着或沉稳、或急促、或迟疑的步伐,鱼贯而入。沉重的官靴踏在湿滑的御道石板上,发出沙沙的、压抑的声响。他们穿过一道道深邃的门洞,身影在明暗交替中闪烁,走向那座象征着帝国最高权力的奉天殿。

奉天殿在渐亮的晨曦中显露出它巍峨的身姿。重檐庑殿顶,覆盖着耀眼的明黄色琉璃瓦,虽历经风雨,依旧在朦胧天光中散发着不容逼视的皇家气派。殿宇四周的汉白玉栏杆雕刻精细,殿内数人合抱的鎏金蟠龙柱如同巨人的臂膀,支撑起高远而幽深的穹顶。蟠龙张牙舞爪,龙睛以宝石镶嵌,在殿内尚未完全点燃的灯火映照下,闪烁着幽冷的光,仿佛在凝视着下方即将上演的这出关乎国运的大戏。殿内两侧,身着鲜明盔甲、手持金瓜斧钺的侍卫如同铜浇铁铸般肃立,面无表情,呼吸微弱得几乎不存在,使得整个大殿的气氛更加庄严肃穆,甚至透着一股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当弘光皇帝朱由崧在内侍宦官们的簇拥下,步履略显虚浮地登上那高高在上的九龙宝座时,丹陛下不少细心的大臣都不由得心中一凛。陛下的状态明显异于往常。他那原本因沉溺酒色而显得有些浮肿的脸庞,此刻却是一片不正常的惨白,眼窝深陷,周围是浓重的黑晕。

往日里那份对朝政漫不经心、甚至带着几分昏聩的慵懒,被一种极力压抑却仍从眼神深处渗出的惊惶与疲惫所取代。他坐在宽大的龙椅上的姿势显得异常僵硬,似乎那铺着明黄锦缎的座位布满了针毡。他的目光扫过丹陛下黑压压的臣工们时,不再是惯常的游离,而是带着一丝快速闪躲的慌乱,手指无意识地、反复地摩挲着龙椅冰凉光滑的扶手。

例行公事、却依旧声震屋瓦的山呼万岁之后,奉天殿内并未像往常那样立刻进入朝议程序,反而陷入了一种极其反常的、令人心悸的沉默。朱由崧没有立刻示意何继恩宣布“有本启奏,无本退朝”,他只是沉默地坐在那里,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仿佛在积蓄勇气,又像是在等待某种指令。这异样的停顿,让下方百官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一些人的额头甚至渗出了细密的冷汗。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

终于,在令人难堪的漫长等待后,朱由崧似乎耗尽了所有的耐心,或者说,被迫执行了他必须完成的步骤。他抬起眼,目光有些游离,声音带着明显的沙哑和滞涩,如同生锈的齿轮在转动,缓缓地开口,每一个字都仿佛用尽了力气:

“众卿平身。今日……朕有重大国策,需昭告天下。”

这话语如同投入古井的石子,在众人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涟漪。重大国策?联想到昨夜的风声,几乎所有人心头都涌上了不祥的预感。吏部尚书张慎言、都御史刘宗周等一批素来对“联虏平寇”之策心存疑虑,或风闻宫变的大臣,都不由自主地挺直了原本微躬的脊背,凝神屏息,目光灼灼地望向御座。

朱由崧的视线转向侍立一旁的司礼监掌印太监何继恩,微微颔首。何继恩上前一步,动作沉稳地展开手中那卷明黄色的绢帛圣旨。他深吸一口气,用他那训练有素、不带太多个人感情色彩却极具穿透力的尖锐嗓音,朗声宣读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建虏窃据辽东,僭号称尊,屡犯我边陲,屠戮我百姓,罪行累累,罄竹难书。其狼子野心,非止觊觎河套,实欲吞我华夏神器,亡我文明衣冠。今虏酋多尔衮,更显狰狞,扣押天使,要挟疆土,背信弃义,实乃我朝与天下万民之不共戴天之死敌。”

“死敌”二字,如同惊雷,炸响在奉天殿上空。此前朝廷的主流舆论一直是“联虏平寇”,将李自成视为首要敌人,而对关外的清廷多有绥靖、幻想。此刻,圣旨中竟用如此严厉、决绝的词语定义双方关系,这简直是颠覆性的转变!殿中顿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倒吸冷气的声音。那些原本主张“联虏”最力的官员,如某些与江北四镇关系密切者,脸上瞬间失去了血色,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互相交换着惊骇与困惑的眼神。

何继恩的声音没有丝毫停顿,继续如同冰冷的溪流,回荡在死寂的大殿中:“逆闯李自成,虽逼死先帝,罪在不赦,然其部众多为中原饥民,究其本源,亦是朕之子民。且闻其近日已有悔过之意,惩处凶顽,愿效仿当年赤眉、绿林之前事,归附王化。当此社稷危亡,胡尘嚣嚣之际,朕承天命,顺民心,决意廓清迷雾,更定国策。”

他略微提高了音调,确保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即日起,废除‘联虏平寇’之谬策。诏谕李自成、张献忠等,若能洗心革面,共御外侮,前罪可酌情宽宥。擢升李自成部为大明虎贲军第八路军,张献忠部为大明四川都司新编第四军,受南京兵部节制调遣,协同作战,共击建虏!”

“哗——”殿内终于无法再保持沉默,如同冰面破裂,沸水翻滚,瞬间炸开了锅!官员们再也顾不得严格的朝仪,纷纷交头接耳,议论声由小变大,汇聚成一片混乱的声浪。惊讶、愤怒、困惑、难以置信,乃至一些年轻官员眼中一闪而过的、隐晦的赞同与激动,各种情绪在人群中激烈地碰撞、交织。

“这……这简直是与虎谋皮!荒谬,荒谬至极!”一个苍老而颤抖的声音猛地响起,压过了部分嘈杂。只见东阁大学士王铎,这位须发皆白的老臣,此刻气得面色通红,浑身发抖,他踉跄着出列,重重跪倒在金砖地面上,声音带着哭腔:“陛下,李闯乃逼死先帝之元凶,君父之仇,不共戴天。建虏不过边陲癣疾,疥癣之患耳。岂能因边陲之患而纵容弑君之巨恶?此策颠倒黑白,亲痛仇快,万万不可啊陛下。老臣……老臣泣血恳请陛下收回成命!”说罢,他以头触地,咚咚作响。

“王阁老此言差矣。”早已准备好的史可法一步踏出,声如洪钟,他高大的身躯如同一座山岳,面容肃穆,目光如电,直视王铎,“建虏岂是疥癣之患?分明是亡国灭种之心腹大患。虏骑凶残暴虐,所过之处,城垣为墟,百姓为齑粉,辽东、济南之惨状,犹在眼前。其志不在土地金银,而在绝我汉家血脉,毁我千年文明道统。李自成虽恶,究其根本,仍是流寇内乱,尚知华夷之辨,未行剃发易服之暴政。且陛下圣旨已言明,此乃权宜之计,特事特办。待驱除鞑虏,重整河山之后,顺西诸部之功过,自有朝廷公论,史笔如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史可法的话语,充满了家国天下的悲愤与清醒,带着凛然正气,一下子镇住了部分喧哗。

紧接着,马士英也慢悠悠地出列,他的表情与史可法的慷慨激昂形成鲜明对比,更多了几分沉稳与深沉的算计。他先是不慌不忙地对御座上的朱由崧躬身行了一礼,姿态从容,然后才环视众人,目光尤其在那些面露犹豫和惊恐的官员脸上停留片刻,缓缓开口道:“史阁部所言,句句肺腑,皆是老成谋国之见。陛下圣明烛照,高瞻远瞩,早已洞悉虏情之危殆,远超流寇之祸。昨日,虏酋多尔衮遣使送来国书,诸位可知书中是何等狂妄言辞?”他故意停顿了一下,吊足了众人的胃口。

“那多尔衮,竟扣押大明使臣左懋第大人,欲与我朝划江而治,以北疆尽归其所有为条件,方可暂息刀兵。此非盟好,实乃最后通牒。其吞并天下之野心,已是昭然若揭,路人皆知。”马士英的声音陡然转厉,“若我等再执迷于‘联虏’之虚妄,对虏酋心存幻想,无异于开门揖盗,自毁长城。届时,江南锦绣之地,我等的身家性命,妻儿老小,祖宗坟茔,皆休矣。陛下今日之决断,非为一己之私,实乃为了保全大明社稷,保全江南亿万黎民百姓的身家性命!”

他顿了顿,语气又转为一种带着现实压力的诱导:“况且,诸位细想,将李、张等部收编为朝廷官军,赐予名号,使其名正言顺,既可极大增强我军实力,充实前线,又可消弭内部纷争,集中全国之力以对外虏。此乃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一举两得之上上策。莫非……诸位真的以为,单凭我江南一隅之力,凭借目前这些兵马钱粮,足以抗衡那如狼似虎、弓马娴熟的八旗铁骑吗?若能,则王阁老所言不虚;若不能,则陛下此策,便是唯一生路!”

最后这一问,如同冰冷的匕首,直指核心,带着赤裸裸的现实考量。许多原本还想借着“君父之仇”反对的官员,顿时哑口无言。他们可以不顾及远在北京的崇祯帝的仇恨,却不能不考虑近在眼前的、自身和家族在清军铁蹄下的命运。南京城内那些从北方逃难而来的官绅、商贾、士子,他们所描述的清军屠城掠地、烧杀奸淫的惨状,早已不是秘密,如同阴云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马士英的话,将他们从道德高地的争执,一下子拉回了残酷的生存现实。

这时,御座上的朱由崧,似乎被这激烈的朝堂辩论刺激,或者说,在史、马二人一正一奇、一刚一柔的配合下,他不得不按照既定的剧本,做出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推动。他艰难地清了清嗓子,声音虽然依旧不高,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强行注入了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色彩:

“朕意已决,非止于此——”

他再次看向何继恩。何继恩心领神会,展开圣旨的后半部分,用更加高亢的声音继续宣读:

“……着令鲁王、唐王、桂王等宗室,及各地方督抚、总兵,即刻起,与顺、西两部罢兵言和,缔结盟约,建立……建立抗清之汉家社稷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这个充满现代气息、在此刻显得格外突兀的词汇,从明朝司礼监掌印太监口中读出,让许多官员愣了一下,但结合上下文,其含义不言自明——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共同抗清。这正是戚睿涵在昨夜与史、马等人争论时,力主加入的核心概念。他深知,没有广泛的政治动员和相对统一的指挥架构,松散的利益联盟是无法对抗高度组织化的清军的。

何继恩的声音带着最后的、森然的杀气,回荡在梁柱之间:“……自今日起,上至君王,下至黎庶,凡我汉家儿女,皆有抗清守土之责。文武百官,需戮力同心,共赴国难。违令者,通虏者,皆以叛国论处,格杀勿论!”

“钦此——!”

“格杀勿论”四个字,如同冰锥,刺入了每一位官员的心脏。整个奉天殿陷入了一种极致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安静。先前所有的议论、争执、惊疑,仿佛瞬间被冻结。阳光终于完全挣脱了雾气的束缚,透过高窗上的棂纸,照射进大殿,在光滑如镜的金砖地面上投下一条条明亮而斑驳的光柱,光柱中无数微尘浮沉舞动,却寂静无声。

王铎张了张嘴,枯瘦的手指指向御座,还想做最后的抗争,但当他看到龙椅上那位虽然面色惨白如纸、眼神却透着一股被逼到绝境的疯狂与决绝的皇帝,再看看一旁态度鲜明、立场坚定的史可法和马士英,以及殿门外那些不知何时增多、身着飞鱼服、手按绣春刀、眼神冷冽的锦衣卫力士时,他最终只是颓然地垂下了手臂,发出一声悠长、沉重、充满了无尽悲凉与无奈的叹息,深深地伏下身子,不再言语。

这沉默,便是默认,便是屈服。

司礼监掌印太监何继恩环视鸦雀无声的丹陛之下,用尽气力,尖声高呼:“众臣领旨——!”

以史可法、马士英为首,文武百官,无论心中作何想法,此刻都齐刷刷地跪倒在地,黑压压的一片,如同被狂风骤然吹倒的麦浪。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少了些许虔诚,多了几分复杂难言的、被时势与强权裹挟的沉重:

“臣等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声音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声浪,冲出奉天殿,在层层叠叠的宫阙殿宇间回荡,惊起了栖息在飞檐斗拱上的无数鸟雀,扑棱棱地振翅飞起,在湛蓝如洗的天空中盘旋片刻,继而消失在远方。

站在殿柱巨大阴影里的戚睿涵,看着眼前这历史性的一幕,心中百感交集,一股巨大的疲惫感和一种强烈的、不真实的成就感同时涌上心头,让他几乎站立不稳。他成功了,至少是取得了阶段性的、关键性的成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宋同志,余生请多关照
宋同志,余生请多关照
关于宋同志,余生请多关照:陈怡重生了,重生到了第一次见到宋正亭的时候。上辈子自己救了他三次,这人,向她求了三次婚。奈何年轻时候一门心思钻研医学,不想被成家琐事困扰。她拒绝了三次。之后,她一辈子未嫁,他一辈子未娶。直到他们俩年近古稀,他在病床上,她见了最后一面。他问她如果有下辈子,是不是能接他的花。她答应了。如今,有重来的机会。看着相亲宴上拿着朵山茶花走向自己的男人。陈怡笑了。宋同志,余生请多关照
知足常乐
异能者生存日记
异能者生存日记
关于异能者生存日记:当因果律成为武器,真相便是唯一的生存法则!欠租三月,濒临破产的“万事屋兄妹,接了一单简单的送货委托。不料却卷入离奇密室谋杀,遭遇官方追捕,更引来了神秘组织的注视。哥哥林默,能设定微小的“因,触发颠覆局面的“果。妹妹林晓,能否定已发生的“因,让危险瞬间“消失。本以为只是利用异能赚取生活费,却一步步深陷泥潭。监控异能的手环隐藏着惊天秘密?“乌鸦社的慷慨相助背后有何图谋?“织网者的
烬繁华落叶
天命解忧铺
天命解忧铺
关于天命解忧铺:+++++++我叫周晓天,在云梦修仙界,我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应天命。我不是第一个叫应天命的人,上一任9527提桶跑路之后,我才仓促上任的。随着宗门灭亡,我也跑路了~
庄南华
神匙迷航
神匙迷航
关于神匙迷航:二十年前,身为顶尖考古学家的父母在探索“昆仑虚后神秘失踪,只留下一本残缺的笔记和半块刻有奇异纹路的“青铜钥匙。林枫与众多红颜的冒险,既为寻找失落文明的真相,也为探寻父母的下落。在命运的推动下林枫与伙伴建立守望者帝国守护星空下的一切美好。
888666石头
重生之去汤姆长兄如父
重生之去汤姆长兄如父
关于重生之去汤姆长兄如父:小人物重生,没有金手指,屌丝作者写的YY文,欢迎来喷,有毒点请指出,虽然作者也不一定会改。生活不易,写文糊口,只求免费的为爱发电,看的爽的读者老爷打赏礼物,草鱼叩谢。生活不易,写文糊口,
方城草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