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辅佐汉室,重振三国》最新章节。
周瑜将中军事务略作安顿,稳定了军心之后,目光便不由自主地投向了那艘孤零零的小船。他沉吟片刻,便派亲兵持他的令箭,前去请诸葛亮过船议事。
两人在中军大帐相见,一番客套寒暄过后,周瑜挥手屏退了左右亲兵,整个大帐之内,只剩下他们二人与摇曳的烛火。
“孔明先生,”周瑜率先开口,他没有再试探,而是直接切入了正题,神色无比凝重,“昔日,曹孟德官渡之战,之所以能以区区数万之兵,大破袁绍七十万大军,其取胜之关键,便在于采纳许攸之计,奇袭乌巢,一把火焚尽了袁军的粮草。一战而定乾坤!”
他顿了顿,那双明亮的星眸在烛火下闪烁着锐利的光芒,紧紧地盯着诸葛亮。
“如今,曹贼拥兵二十余万,声势浩大,远胜于我。我江东全部兵力,亦不过三万之众。若要以弱胜强,正面硬撼绝非上策,非用奇计不可。”
他身体微微前倾,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断,也带着一丝探寻。
“据探报,曹军此次南下的粮秣辎重,尽数囤积于江北的乌林一带。先生久居荆襄,对彼处地理,必是了如指掌。瑜欲请先生亲率一千精兵,并请贵军的关将军、张将军、赵将军、陆将军一同前往,趁夜奇袭,效仿官渡之事,前往乌林,断其粮道!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这番话,说得是合情合理,既抬举了诸葛亮的智谋,又肯定了刘备军中猛将的战力。但其用心,却极其深远。此计若成,固然能重创曹军,奠定胜局。但乌林乃曹军命脉所在,防备必然森严到极致,此去无异于龙潭虎穴,九死一生。周瑜让诸葛亮亲自带队,并点名要求刘备麾下最强的四员大将一同前往,这既是倚重,也是一种极为狠辣的试探和消耗。
他想看看,这传说中的卧龙,是否真有胆魄亲身涉险。他也想看看,刘备是否真的舍得将自己最核心的班底,投入到这场豪赌之中。
然而,出乎周瑜意料的是,诸葛亮听完他这番话,脸上没有丝毫的犹豫或为难。他甚至连羽扇的摇动频率都没有改变,只是微微一笑,十分爽快地应承下来。
“都督此计,釜底抽薪,直击要害,真乃神来之笔!亮,敢不从命?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待我修书一封,送往夏口,调兵遣将便是。”
他的态度,从容得仿佛周瑜只是请他去邻家串门喝茶,而不是去闯那数十万曹军的粮草重地。
待诸葛亮告辞离去,一直守在帐外的鲁肃才忧心忡忡地走了进来。他私下里悄声问周瑜:“都督,曹军势大,那乌林防备必然如铁桶一般,您为何偏要派孔明先生去冒此奇险?万一……万一他有什么闪失,我等如何向刘备交代?孙刘联盟,岂不因此而破裂?”
周瑜看着诸葛亮远去的背影,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他沉声道:“子敬,你以为我是在害他吗?”
他摇了摇头,语气笃定:“不。我相信,这世上若有一人能办成此事,那个人,非诸葛亮莫属。而且,你以为我只是让他们去送死吗?等到他们动手的那一刻,我江东水师,也会在正面战场,同时发动雷霆一击!曹军在此地的第一仗,我们必须赢!而且要赢得漂亮!我要让曹操知道,长江,不是他能随意撒野的地方!”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身为大都督的自信与决断。
鲁肃闻言,虽稍稍安心,但心中仍是七上八下。他总觉得此事过于凶险,思来想去,还是不放心,便又匆匆赶到江边,登上了诸葛亮的那艘小船。
船舱内,诸葛亮正临窗而立,凭栏观赏着江上的夜景,神态悠闲,仿佛全无大战在即的紧张。鲁肃见状,忍不住试探着问道:“先生,此去劫粮,路途艰险,曹军必然重兵把守,先生……可有十成的把握成功?”
诸葛亮闻言,缓缓回过头来,他看着鲁肃那张写满了担忧的忠厚脸庞,不禁轻摇羽扇,哈哈一笑。
“子敬啊子敬,你这是信不过亮,还是信不过你家大都督?”他半开玩笑地说道。
随即,他神色一正,自信满满地道:“子敬尽管放宽心。此战,必胜!”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压低了声音:“不过,为山九仞,不能功亏一篑。为了确保此战万无一失,亮,还需子敬帮一个小忙。”
“先生请讲!”鲁肃立刻道。
诸葛亮凑近几分,低声道:“亮得先回一趟夏口。”
“什么?!”鲁肃大惊,“先生此刻怎能离开?若被都督知晓……”
“正因如此,才需子敬相助。”诸葛亮笑道,“周都督只让我修书调兵,我若亲自回去,岂不更能显我方诚意?此事,只需子敬为我遮掩一二,亮去去便回,绝不耽误大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