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有了空间站肯定要登月造基地啊》最新章节。
三天后,土星分部,总裁办公室。
这间办公室与其说是办公场所,更像一个微缩的星际战略指挥中心。
整面弧形落地窗外,是土星环恢弘而寂静的永恒景象,如同一幅巨大的、不断变幻却又亘古不变的背景画。
室内光线经过精密计算,柔和而均匀,既保证了全息投影的清晰度,又不会让人感到压抑。
房间中央,巨大的土星及其卫星系统全息星图在缓缓旋转,无数代表航道、资源点、空间站的光点和线条交织成复杂的网络。
四周的墙壁被巨大的显示屏取代,上面流淌着来自分部各个关键节点的实时数据流——从深空探测器的遥测数据到各空间站的生命维持系统参数,从货运舰队的航线规划到能源网络的负载分配。
空气里弥漫着高级环境控制系统带来的、略带凉意且毫无杂质的清新气息,这是一种属于顶级权力中心的、冷静而疏离的氛围。
李擎风和林淼在一位表情肃穆、举止干练、身着剪裁合体的深灰色制服的秘书引导下,走进这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空间。
林肯并没有坐在那张宽大得有些夸张、由一整块小行星陨铁雕刻而成的办公桌后,那是权力最直观的象征。
他站在房间中央的全息星图前,背对着入口,身影在庞大的土星投影映衬下显得有些孤独。
他似乎在凝视着土星轨道上某个特定的、不断闪烁的蓝色光点——那是“盘古”实验室的坐标。
听到身后传来的、被厚重地毯几乎吸收殆尽的脚步声,林肯缓缓转过身。
他的目光首先越过了李擎风,落在了稍后半步的林淼身上。
那眼神复杂得如同星云,蕴含着太多难以言喻的情感——有久居上位者习惯性的审视,有对数十年来曾谋面的儿子产生的陌生与疏离,有深藏于眼底、几乎难以察觉的关切,更有一种被漫长岁月和无数重大决策打磨后沉淀下来的、近乎疲惫的平静。
父子二人的视线在空气中交汇,跨越了五十年的光阴、隔阂与沉默,没有言语,却仿佛已进行了一场无声的、关于过往与未来的漫长对话。
最终,林肯的目光微微柔和了一些,几不可察地对林淼点了点头,这是一个极其细微的动作,却像是一块投入冰湖的石子,漾开了第一圈涟漪。
随即,他的视线转向李擎风。
那目光在瞬间发生了变化,锐利、专注,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是纯粹的上位者审视重要合作伙伴、评估战略资产的眼神,带着冷静的评估、审慎的考量,以及一丝隐藏极深的、关乎未来的期待。
“来了。”
林肯的声音平静无波,听不出任何喜怒,他抬手,指了指全息投影旁一组低调而舒适的真皮沙发,
“坐。”
三人落座,沙发柔软却富有支撑力。
那位秘书悄无声息地端上三杯清水,随即躬身退了出去,厚重的实木房门合拢时发出轻微而沉闷的“咔哒”声,将室内外彻底隔绝成两个世界。
短暂的沉默弥漫开来,只有星图投影系统运转时发出的、几乎低不可闻的嗡鸣,以及数据流刷新时细微的电子音。
“报告我看过了。”
林肯率先打破沉默,直接切入主题,目光依旧落在李擎风身上,语气平稳得像是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
“‘盘古’矩阵的稳定性和输出功率,确实超出了集团科学院最乐观的预测模型。
你们做到了,很多人认为在现有物理框架下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这是直接的、毫无修饰的肯定,属于集团总裁对一项杰出技术成果的正式认可。
“谢谢您,林肯总裁。”
李擎风微微颔首,保持着恭敬而专业的姿态。
林肯微微颔首,继续道,语速平稳而高效:
“技术转化指挥部的行政框架我已经签署生效,最高权限已经下放至你的终端。
你需要的人员调动、设备调用、场地使用,分部会启动绿色通道,全力保障,流程从简,特事特办。”
他的话语简洁有力,每一个字都透着雷厉风行和不容置疑的执行力。
“我明白。团队已经完成初步整合,随时可以投入下一阶段工作。”李擎风回应道。
“嗯。”
林肯应了一声,身体微微前倾,手指在沙发扶手上嵌入的触摸区轻轻滑动了一下。顿时,房间中央的全息星图旁边,浮现出另一份更加精简、但标注着无数红色和黄色优先级标记的数据面板。
“现在,我们需要谈谈战略。”
他的目光扫过数据,然后重新聚焦在李擎风脸上,
“集团总部对这项技术潜力评估很高,很感兴趣。
但是,内环理事会的一些资深成员,尤其是地球和火星方面的代表,更倾向于将核心研究院和首批应用示范工程放在内环轨道。
他们的理由是,内环拥有更完善的基础设施、更密集的人才储备、更成熟的市场环境,能够更快地将技术转化为效益。”
李擎风眉头微蹙,这是他预料之中的挑战。
林淼放在膝盖上的手也不自觉地握紧了些,呼吸略显沉重。
林肯的目光变得深邃,他并没有等待回答,而是继续说道:
“我向理事会陈述的理由是,‘盘古’技术诞生于土星独特的深空环境,其最初的研发动机、遇到的关键技术难题、积累的宝贵数据,尤其是与宇宙背景辐射相关的研究,都与外环的高辐射、微重力、极端温差等条件密不可分。
将核心研发和首批应用留在此处,更有利于技术的持续迭代和针对外环特殊需求的深度定制化开发。
这不仅仅是土星分部的利益,更是集团长远战略布局的需要,是开拓太阳系外环这片‘新边疆’的关键支点。”
“但是,这份战略设想,需要实实在在的成果来支撑。
空谈无法说服那些只看重短期回报和风险控制的保守派。”
他的手指在虚拟面板上一点,星图迅速放大,聚焦在土星与柯伊伯带之间的一个特定区域,一个代表远程科研前哨的光点被高亮显示——“勘探者七号”,一个位于战略要冲、长期受能源供应不足制约的大型深空观测与资源勘探站。
“我要你们在九个月内,”
林肯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带着军令状般的分量,
“完成首个基于‘盘古’技术的实用化轨道能源中继站——代号‘信标一号’的示范建设,地点就定在泰坦同步轨道。
并且,要利用‘信标一号’,实现对‘勘探者七号’前哨站的稳定、高效、超远距离无线能源输送!”
“输送效率必须比传统聚变供电提升30%以上,系统稳定性要达到99.99%,单位能源成本要比现有方式下降50%!
这是硬性指标,没有折扣可打!”
他身体靠回沙发背,语气放缓,但分量更重:
“只有拿出这样一份无可辩驳、效益显着的成绩单,我才能在接下来的理事会会议上,为土星分部,为‘盘古’项目,争取到持续且不受掣肘的资源倾斜,以及……在未来太阳系能源格局中,不可动摇的核心地位。
这不仅关乎技术,更关乎政治,关乎我们能否真正掌握外环开发的主导权。”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充满信任却也压力空前的军令状。
李擎风迎着爷爷的目光,没有丝毫犹豫,斩钉截铁地回应:
“九个月!‘信标一号’必将如期点亮,能源输送指标,保证超额完成!”
林肯看着他眼中那份熟悉的、与林淼年轻时如出一辙的执着与自信,嘴角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似乎想露出一丝赞许的笑意,但最终只是郑重地点了点头:
“好。我等着看你们的成果。”
他看向李擎风,语气变得更加平和,甚至带上了一丝几不可闻的柔和:
“你母亲……她如果能看到你今天取得的成就,一定会非常……骄傲。”
这句话,他说得很轻,仿佛怕惊扰了什么,却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李擎风心中漾开了层层叠叠的涟漪。
这是爷爷第一次,在他面前如此直接而温和地提起母亲。
李擎风喉头有些发紧,他点了点头,低声道:“谢谢您。”
又是一阵短暂的沉默,但这次的沉默,不再充满公事公办的隔阂与压力,反而有一种微妙而真切的情感在无声地流动,像是冰封的河面下,悄然涌动的温暖暗流。
“好了,”
林肯站起身,重新恢复了那位执掌一方疆域的总裁的姿态,
“去忙吧。
指挥部明天正式启动,相关的详细简报和权限文件会发送到你的终端。
有任何无法解决的困难,无论涉及哪个部门,直接向我汇报。”
李擎风和林淼也站了起来。
走到那扇厚重的实木门前时,林肯忽然又开口,叫住了正准备开门的李擎风:“擎风。”
李擎风停下动作,回头。
林肯看着他,目光深沉,仿佛要穿透时光:“这条路,是你自己选的,也是我们林家……注定要走的。走下去,脚踏实地,不要回头。”
李擎风迎着爷爷的目光,感受到了那份超越工作关系的、沉甸甸的期望与嘱托,他郑重地点了点头:“我明白。绝不会让您失望。”
离开顶楼办公室,乘坐高速电梯下行时,林淼长长地、无声地舒了一口气,将身体微微靠在光洁冰冷的轿厢壁上,眼神有些放空,似乎在消化刚才那短暂却信息量巨大的会面。李擎风站在父亲身边,能清晰地感受到他内心此刻的波澜起伏——有卸下部分重担的轻松,有面对未来的忐忑,或许,还有一丝冰层初融带来的复杂暖意。
“爸,”李擎风轻声打破沉默,语气坚定,“我们会成功的。”
林淼转过头,看着儿子年轻却已饱经风霜、此刻充满了坚毅力量的侧脸,脸上终于慢慢露出一个释然而又带着无限期盼的笑容,他用力点了点头:“嗯。这次,我们一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