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最新章节。
敦疽
敦疽多生长在足趾,伴有疼痛,肿胀处颜色红活,溃破后会流出脓血。若属血燥精竭但无败恶之色,多因过食肥甘厚味、房劳过度,伤及脾肾二经所致。
【注释】这种病症多发生在足趾,手指也偶尔会出现。由于过食肥甘厚味会损伤脾脏,房劳过度会损伤肾脏;脾受损则血液生成减少,肾受损则精气必然枯竭,再加上湿热壅盛而形成。
初起时为黄色粟米大小的水疱,疼痛如同被沸水烫、烈火烤一般,患处颜色红活,肿胀处没有黑晕,溃破后有脓液,腐烂处没有败恶之色,这属于血脉尚未坏死的证候。但这种病症即使没有败恶之色,也是从脏腑发出来的,不可当作小毒来看待。治疗方法应当急用滋阴救燥、补血理脾的药物,初期服用解毒济生汤、六味地黄汤,溃破后服用人参养荣汤、桂附地黄汤。外用方面,初期适宜用蝌蚪拔毒散涂抹,将要溃破时贴蟾酥饼,同时贴巴膏,溃破腐烂之后,换搽生肌玉红膏,以促进肌肉生长、疮口收敛。整个病程中严禁使用灸法。患者应当清心寡欲,好好调理,或许能避免变症发生。
解毒济生汤(见“脱疽”相关内容)
六味地黄汤(见面部“雀斑”相关内容)
桂附地黄汤(见面部“颊疡”相关内容)
人生养荣汤
巴膏
生肌玉红膏(俱见“溃疡门”相关内容)
蝌蚪拔毒散(见“肿疡门”相关内容)
蟾酥饼(即蟾酥丸作饼。见“疔疮门”相关内容)
甲疽
甲疽多因剔甲时损伤皮肉,或指甲过长侵入肉中,导致皮肤破损形成疮疡,增生的肉芽高突,疼痛难以忍受,采用消瘀化腐的方法治疗效果非常好。
【注释】这种病症是由于修剪指甲时损伤皮肉,或剔挖指甲时伤及肌肉,或指甲过长刺入肉中,再加上穿着窄小的鞋靴,导致指甲旁边红肿破烂,时常渗出黄色液体,增生的肉芽高突,疼痛剧烈,甚至无法穿衣。原本是完好的皮肉受到损伤所致,适宜用盐汤烫洗,外敷华佗累效散,再用白膏药覆盖贴敷,待增生的肉芽消退干净就能痊愈。
华陀累效散
乳香 硇砂(各一钱) 轻粉(五分) 橄榄核(烧,存性,三枚) 黄丹(三分)
共研细末,香油调敷。
【方歌】华陀累效敷嵌甲,黄丹轻粉乳硇砂,橄榄核烧同碾细,香油调浓患处搽。
白膏药(见“溃疡门”相关内容)
足跟疽
足跟疽生在脚跟部,俗称脚挛根,形状像被兔子咬伤一样,局部红肿发紫且灼热,这是由于阳跷脉积热所致,溃破后很难收敛,初期适宜频繁用隔蒜艾灸的方法治疗。
【注释】这种病症生在足跟,俗名脚挛根,是因为脏腑积热,出汗后趟水,或长途行走损伤筋脉而形成。起初肿胀,颜色红紫,伴有疼痛,溃破后脓水不断流淌,形状如同被兔子咬伤。医经上说,兔啮疮形状像赤豆,病灶深至骨头时要赶紧治疗,拖延的话会危害人体。这是说这种毒邪深伏厉害,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位于申脉穴,是阳跷脉的发源地,又属于肾经经过的部位。
疮口长期溃破不愈合,阳跷脉的经气不能正常运行输布,肾气也因此泄漏,导致患者身体越发虚弱。初期起病时,适宜用隔蒜片艾灸,服用仙方活命饮加肉桂、牛膝;溃破后适宜用补中益气汤、人参养荣汤、桂附地黄丸,根据病症进行滋补治疗。
其余可参照痈疽溃疡门的治法。《海藏》说:兔啮疮长期不收敛,用盐汤清洗患处,将白术研成粉末撒在疮面,两天换一次药,严格避免一切劳累,就能见效。
隔蒜灸法(见首卷“灸法”相关内容)
仙方活命饮(见“肿疡门”相关内容)
补中益气汤
人参养荣汤(见“溃疡门”相关内容)
桂附地黄丸(见面部“颊疡”相关内容)
历痈、四淫
厉痈病灶较小,生在足旁;四淫发生在足的上下,是因湿热邪气凝聚而成。如果是足三阴经亏损引发的疽,病情较重;若是足三阳经湿热下注形成的痈,病情较轻。
【注释】《灵枢》说:发生在足的上下部位,名叫四淫,形状是大痈,要紧急治疗,否则一百天会死亡;发生在足旁,名叫厉痈,形状不大,要紧急治疗,去除黑色的部分,要是不消退还加重,不治疗的话,一百天会死亡。这两种病症都是由于足三阴经亏损,形成疽的病情较重;如果兼因足三阳经湿热下注而形成痈,病情较轻。如果局部红肿疼痛,溃破后有脓,腐肉脱落且没有黑气蔓延,属于湿热偏盛,是顺证,容易治疗;如果只是轻微红肿,溃破后流出脓水,属于阴气凝结不能化脓,是险症,难以治疗;如果病灶黑暗漫肿,疼痛却不溃脓,伴有烦热口渴、小便淋漓不尽,是阴液衰败的恶症,属于逆证。四淫没有明显边沿,厉痈类似敦疽。初期都适宜服用仙方活命饮,外用隔蒜灸,以疏通壅滞的毒气。将要溃破时适宜服用人参养荣汤,同时配合六味地黄丸来滋补。如果颜色黯黑且不痛,就用桑柴烘法,以疏通壅滞、扶助阳气,更适宜服用十全大补汤,配合桂附地黄丸,健脾滋肾来治疗,或许能有成效。如果胡乱使用苦寒克伐的药物,大多导致无法救治。外治法和敦疽相同。
仙方活命饮(见“肿疡门”相关内容)
隔蒜灸法(见首卷“灸法”相关内容)
人参养荣汤
十全大补汤(见“溃疡门”相关内容)
六味地黄丸(见面部“雀斑”相关内容)
桑柴烘法(见首卷)
桂附地黄丸(见面部“颊疡”相关内容)
臭田螺
臭田螺疮这种病最是缠绵难愈,脚丫处发痒,长出白斑,搓抓后皮肤破烂,流出带有腥臭味的液体,治疗适宜用清热渗湿的方法使其痊愈。
【注释】这种病症是由于胃经湿热下注而产生的。脚丫皮肤破烂,病灶虽然很小,但瘙痒厉害,搓抓也不能缓解,一定要搓到皮肤破烂,渗出腥臭的液体,感觉到疼痛时,瘙痒才会停止,第二天仍然瘙痒,常年不能痊愈,极其缠绵。治疗方法适宜用甘草、薏苡仁煎汤清洗患处,将茶叶嚼碎后涂在患处,干燥时用黄连膏滋润;破烂严重的,适宜用鹅掌皮,煅烧至存性,研成粉末,用香油调和后敷在患处,效果很好。
黄连膏(见鼻部“鼻疮”相关内容)
牛程蹇
牛程蹇因奔走急迫而生,脚部受热后接触冷水或被寒风侵袭,气血瘀滞形成坚硬肿块,治疗方法适宜用鸽粪加滚汤熏蒸浸泡。
【注释】这种病症生在足跟及脚掌皮肤内,表现为坚硬的肿块隆起,颜色发黄,疼痛到无法行走。多因脚部受热后接触冷水,或被寒风侵袭血脉,导致气血瘀滞而形成。治疗方法:用一个盆,里面放一块新砖,砖上放鸽粪,粪上盖一个罩篱,将脚踩在罩篱上,再从旁边倒入沸水,进行熏蒸、浸泡,水凉了就更换。或者用烧红的新砖,泼上韭菜汁,将患病的脚踩在上面烫治。早期治疗有的可能消退,病程久了会破裂,流出脓水。每天用淘米水清洗,涂抹牛角散,待四周坏死的硬皮翘起后剪掉,换涂生肌玉红膏、月白珍珠散,促进肌肉生长、伤口愈合即可痊愈。
牛角散
松香 轻粉 水龙骨(即旧船底油石灰) 牛角尖(烧灰)
共为末,牛骨髓调搽。
【方歌】牛角散治牛程蹇,久破脓水流不痊,松香轻粉水龙骨,牛角烧灰须用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