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

第132章 以退为进(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最新章节。

他顿了顿,冕旒下的目光扫过朱文正手中的残破帅旗,"你若是累,咱可以给你一年时间休养,但一年后,必须滚回来辅政。"

朱文正知道这是帝王最后的妥协。他叩首谢恩时,听见自己的蟒袍在砖面上发出细碎的撕裂声。

退朝的钟鼓响起时,满朝文武鱼贯而出,却无一人敢靠近他半步。

朱元璋狼毫落下的字迹力透纸背:"英王旧伤未愈,着太医院每日问诊。"

李善长心惊胆战,英王啊英王,好一招以退为进,我不如你!

李善长刚要跨出殿门,便听见朱元璋漫不经心的声音:"善长啊,你今年七十了吧?"

老丞相浑身一震,象牙笏板险些脱手,转身时额头已渗出薄汗:"陛下,臣今年刚刚六十。"

帝王把玩着案头的翡翠扳指,九旒冕冠下的目光似笑非笑:"那是咱记错了?"李善长僵在原地,喉结艰难地滚动。

殿外的风卷着雨丝扑进来,吹得他背后发凉。

"是臣记错了。"李善长突然重重叩首,乌纱帽磕在青砖上发出闷响,"臣的的确确已经七十。"

御史台那些弹劾奏章背后,虽然没有亲自参与,但也都经过自己的默许。

此刻朱元璋看似随意的问话,字字都像悬在脖颈的钢刀。

朱元璋起身时龙袍拖地,金线绣就的龙纹在烛光下张牙舞爪。

"有些事你们做了,咱全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帝王走到蟠龙柱前,指尖抚过柱上的鎏金,"可咱的底线不能碰,比如正儿。"

他突然回头,冕旒间露出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善长啊,你跟咱打了一辈子仗,也该享受享受了,不要挡了后辈们的路,遭人嫌弃。"

“你们李家可有后辈能担当大任?”

李善长的额头贴在冰凉的金砖上,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声。

当年滁州城外,他背着半袋糙米追上朱元璋时,这个青年将领眼中还有炽热的光。

可此刻,那目光里只剩令人胆寒的威压。"陛下明鉴,"他声音发颤,"家侄李伸、李佑,可当大任。"

"你也是知道疼爱侄子的,咱也一样。"朱元璋突然笑了,笑声却比寒风更冷,"你有两个侄子,可咱只有一个。"

帝王的声音渐渐低沉,带着罕见的追忆,"当年濠州大旱,文正他爹把最后一口粮食给了咱,自己啃树皮活活饿死。没有我大哥,哪来的大明王朝?"

李善长猛地抬头,正撞见朱元璋犀利的目光。此刻帝王冕旒下的面容隐在阴影里,看不出表情。

"老了,都老了。"朱元璋突然叹了口气,转身走向龙椅,"让李伸、李佑明日入朝当差吧。"

他的背影在烛火中忽明忽暗,"善长,记住,有些情分,比江山更重。"

当李善长踉跄着退出奉天殿时,暴雨再度倾盆而下。

远处闪电照亮云层,终南山如擎天玉柱伫立天边。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