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

第132章 以退为进(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最新章节。

龙威之下,谁敢犯颜?

朱元璋一声怒吼,群臣噤若寒蝉,奉天殿寂静无声。

朱文正提着蟒袍下摆,膝头砸在金砖上时发出闷响,蟒纹补服上的金线泛着冷光。

他垂眸盯着御案前蜿蜒的蟠龙浮雕,龙爪正抓着一颗火焰宝珠——与十年前鄱阳湖战船上那面帅旗的纹样分毫不差。

"正儿,你说要辞去辅政王一职?"朱元璋的声音从九旒冕冠后传来。

殿内静得能听见烛芯爆响。六部尚书垂着的笏板在青砖上投下狭长的影子,像极了刑场上排列的刀俎。

"回陛下,"朱文正这次没有叫四叔,叩首时乌纱翼善冠擦过砖缝里的鎏金,

"臣自倭国归来,旧伤频发,夜不能寐。"

他特意将左袖褪下寸许,露出肘弯处的箭疤——那是为替朱元璋挡下陈友谅部将的飞弩所留,"辅政王重任在肩,臣恐有误国政。"

御案后传来纸张翻动的窸窣声。朱元璋手中的奏折正是御史台今日递呈的《劾英王疏》,四十六道御史的联名弹劾如铁钉钉在黄纸上。

"纵兵焚城秽乱宫闱结党营私"。

帝王突然将奏折摔在朱文正膝前,墨字在烛火下狰狞如鬼:"混账东西!你当咱不知道,不就是因为这劳什子弹劾奏疏?"

殿角的铜漏滴答作响。

户部尚书马贯盯着自己在砖面上的倒影,连喉结滚动都不敢太过明显。

他记得去年,朱文正曾在英王府宴请皇帝及淮西群臣,席间亲自为朱元璋斟酒,叔侄相谈甚欢的场景让满朝文武皆以为圣恩正隆。

此刻却见英王伏在地上,蟒袍褶皱里落着几片从御案上震下的纸灰。

"陛下还记得洪都吗?"朱文正忽然抬头,目光穿过冕旒的珠串,撞见朱元璋眼中一闪而逝的错愕。

"臣守了九十三天,城墙塌了十七次。士兵们用尸体堆成壁垒,连陈友谅的人都骂我们是疯子。"

他的声音轻得像飘落的桐花,"那时臣想,只要叔父的大军能破陈友谅,便是死在城墙下也甘心。"

朱元璋的狼毫"当啷"落在砚台上,墨汁溅在御案边缘,像极了当年洪都城头的鲜血。

他望着眼前这个从小跟着自己东征西讨的侄子,想起朱文正父亲——自己亲哥哥的音容。

鄱阳湖决战时,这孩子带着两万残兵硬抗陈友谅六十万大军,城破前三日,他送来的战报上只有八个血字:"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现在天下已定,"朱文正的声音忽然哽咽,"臣不想做那个站在城墙上的人了。"

他从袖中取出半幅残破的帅旗,边缘还留着焦黑的火痕,正是当年洪都城头被流矢射落的那面,"满朝皆言臣跋扈专横,可臣知道,有些罪,是替陛下担的。"

殿外突然传来鹤唳。不知何处飞来的丹顶鹤掠过殿角,红喙在月光下如同一滴血。

六部官员们垂得更低了,连素来刚直的刑部尚书都不敢抬头。

"你是咱的亲侄,"朱元璋终于开口,声音比殿角的铜漏更冷,"辅政王的印绶,不是说解就解的。"

朱元璋挥了挥手,殿侧转出个捧着玉匣的太监,"即日起,英王不必入值大内,赐良田千顷、黄金百镒,在城外终南山建别院静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