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成为末代皇帝

第222章 交接天津事宜(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成为末代皇帝》最新章节。

醇亲王载沣迈出长春宫宫门,脚步匆匆地穿过重重宫门,径直往内务府方向走去。

春日的阳光洒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却照不进他心头那片关于皇室未来的阴云。

他深知,此次南下天津,不仅关乎皇室资产的清查与保全,更关乎皇室未来的生计与出路。

此时内务府衙署内,各司值房内笔帖式们正在新任命的官员带领下有条不紊地低头整理书写着名项事宜。

内务府总管大臣值房。

马佳绍英正伏案疾书,案几上摊开着厚厚一叠账册,旁边还放着广储司与会计司联合呈报的最新皇室皇庄土地详情账目。

都是根据内务府历年档案及皇家会典,重新考察核定的最新账目。

而负责此件要事的会计司郎中侍立一旁等候吩咐。

马佳绍英快速查看过账目细节,眉头时而舒展,时而紧凑。

少倾,马佳绍英放下账目看向等候一旁的两位官员。

"此前根据区域划分而分别核查皇庄资产,后又因内务府改革将此前负责的官员罢黜众而影响了一定修订进度,幸得皇太后与醇亲王筹谋得当,早在风声初起时便暗中考察人选,提前选定诸位替任职务,及时下达了任命诏书。"

"尔等虽及时入宫任职,但其中也难免有所耽搁,需要重新熟悉内务府现状、人事以及所管辖的内务要物。"

"郎中大人"马佳绍英轻抿一口茶,目光温和却透着审视,"这入宫任职已有一旬,可都还适应了?"

会计司郎中当即率先开口,他是个三十出头的蒙古镶黄旗子弟,祖父曾是乾隆朝老臣,父亲却在庚子年死于乱军。他眉心微皱,苦笑道:"回大人,下官这十日几乎没睡过整觉。旧司的账本堆得比景山还高,里头猫腻比御膳房的调料还杂。"

"所幸皇天不负有心人,下官等已基本熟悉内务府诸项事务,如祭祀祖陵、管理宫藏文物、应对民国方面的交涉,以及皇上的日常起居安排(如读书、召见臣工的时间)。只是在接手重新编定皇室资产上,起初虽有些棘手但如今也已顺畅。"

殿内气氛一时活泛起来。

马佳绍英含笑看着这个敢言的新晋官僚——他们大多是三十五岁上下的少壮派,既有满洲贵胄之后,也不乏汉军旗的实干之才。

"如此甚好!"马佳绍英微微点头,看向会计司郎中并询问道。

"既如此,根据划分区域的核查,重新编定皇庄账目进度如何了。"

两人对视一眼,会计司郎中回道,"大至划分了京畿地区,盛京地区,北直隶地区,锦州,热河以及长城口外等地。其中因京畿地区所属皇庄规模有限且靠近皇城最易管理,因此京畿地区的皇庄已经最先核查完成账册编订,可以随时调用。"

"其于诸地区所管辖的皇庄繁杂,核查进度各有不同。"

"嗯,甚好!"

"你们各自心中有数便好,即以接手各项事务,只是这核查编订皇庄账册之事还需加紧。"

"京畿地区皇庄账册即编订完成,那就将统计的账册与地契副本取出,本官看今日便可派人将其送往醇亲王府,用以醇亲王去天津时配合民国政府土地清丈局清查土地时使用。"

"下官明白,稍后便让人将京畿地区的皇庄账册取出,命人送往醇亲王府。"

马佳绍英听了会计司郎中对京畿皇庄账目的安排表示满意,微微颔首,心中闪过一丝思忖,继而看向站在一旁的会计司郎中,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关切,继续问道。

“此次会计司新任命了不少官员,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人才。本官如今有一事欲定,此前朝会上醇亲王透露需派官员前往上海任职,不知会计司新任命的官员之中,可有意向前往南方上海任职之人?”

会计司郎中微微一怔,随即恭敬地回答道:“回总管大人的话,会计司内诸位同僚,皆是恪尽职守、勤勉有加之人。只是对于南下上海之事,目前尚未热切表现出有意前往之人。”

马佳绍英微微点头,表示理解,继续说道:“本官也知此事并非人人皆愿,南下路途遥远,南北差异诸多不便。但本官今日探询此事,实乃关乎皇室重要安排。”

他稍作停顿,目光变得更为专注,认真地说道:“此次想选派一人前往上海荣氏兄弟公司任审计监察之职。此人选要求稍通西洋实业经济,且擅长审计监察。"

"荣氏兄弟公司在上海商界颇具影响力,皇室与之入股合作,派驻审计监察人员,代表大清皇室在其公司行使审计监察之权,以确保皇室投资或合作事宜的财务明晰、合规合理。”

会计司郎中听后,认真思索片刻,然后抱拳回禀:“回总管大人,会计司内新任命的官员,无论是郎中、员外郎还是主事,皆是精通商股经济之道,在筹算方面颇有心得,皆能担予重任。”

“会计司上下,听凭总管大人调遣。只是对于南下上海任职,尤其是前往荣氏兄弟公司这样颇具规模的实业公司,目前众人还在观望。不过,大人放心,若总管大人有命,我等臣下皆愿为君分忧,但有所命,无敢不从。”

马佳绍英满意地点了点头,目光中透露出期许:“既然如此,你且回会计司探听一番,可有愿意南下任职的人。当然,若能有了解西方经济者,那是再好不过,最为合适。此次派遣人员前往荣氏兄弟公司,是为了代表大清皇室入驻其公司行使财务审计监察之权,这对于皇室了解近代实业经济运作,拓展皇室财源,有着重要意义。”

他表情严肃起来,着重叮嘱道:“但要明确告知前往之人,对于荣氏实业公司的面粉厂、纺织厂的发展经营策略、销售手段上,不得进行干扰。我皇室只行使审计监察之权,确保财务透明、合规,不干涉其正常商业运营。你明白本官的意思吗?”

会计司郎中连忙躬身,郑重应道:“下官明白,总管大人。下官定当谨记,回去后立即在会计司内仔细探听,筛选出合适人选,若有稍通西洋实业经济且愿意南下任职者,定第一时间向总管大人禀报。”

马佳绍英微微颔首,目光中透露出对此次安排的重视与期待,他深知,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皇室若想有所作为,拓展新的财源与生计,与近代实业公司合作并做好监督,是重要的一步,而选派合适的审计监察人员,更是关键所在。

马佳绍英微微前倾身子,压低声音,却字字清晰:"除了咱们内务府选派官员代表皇室之外,皇太后与醇亲王还有更深一层的考量——"他顿了顿,目光在会计司郎中脸上逡巡,"还需从外国洋行聘请一位精通会计审计的洋人协助。"

会计司郎中闻言一怔,下意识攥紧了衣角。皇上太后这是对内务府委派的官员如此不信任吗?竟还要从洋行聘请人员。

"此事干系重大。"马佳绍英指尖轻叩案几,发出清脆的声响,"荣氏兄弟的生意遍布长江流域,每月流水以十万两计。皇室虽只占四成股份,却容不得半点差池。"

他抬头直视对方,"洋人最重契约,若没有精通西式账目的行家坐镇,单凭咱们中式的'四柱清册',如何能说得清那些'折旧''分红'的洋文名堂?"

"更遑论在商业经营上与他公司或与银行之间的金融交易。"

郎中喉结滚动,低声应和:"下官明白。只是中外官员共事......"

"正是要你把这话传到会计司诸君耳中!"马佳绍英突然提高声调,又迅速压低。

"内务府派去的官员,要谨记咱们是代表皇室行使监察之权;那洋人先生,则是依合约履行审计之责。"

马佳绍英竖起两根手指表示,"二者各司其职,却须如齿轮咬合般紧密配合。"

窗外忽有春风穿堂而过,卷起几页散落的账册。

马佳绍英伸手按住哗啦作响的纸张,声音沉稳如秤砣:"荣氏的纱厂正在扩建,面粉厂又添了新机器。那些西洋人最会钻空子——"他冷笑一声,"宣统二年上海道台与汇丰银行的官司,不就是吃了不懂洋账的亏?"

会计司郎中连连点头,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下官这便去办。只是......那洋人若恃才傲物......"

"糊涂!"马佳绍英厉声打断,旋即放缓语气,"皇室既寻了洋行合作,那洋行又肯配合派遣人员,那派遣的洋人又怎会……"

"你们呐!不过是推辞之言,不想与洋鬼子共事罢了。"

"你要晓谕众人:大清如今即退位,就别想着有的没的,连民国成立都要学西洋立宪。何况区区审计之事?"

马佳绍英踱步至窗前,背对着会计司郎中,"那洋人精通西式簿记,咱们熟悉本土商情,本就是天作之合。"

转身时,他眼底闪过一丝深意:"若在荣氏公司闹出嫌隙,坏了皇室大事......"话未说完,会计司郎中已悚然躬身。

"下官明白!"郎中声音发颤却字字铿锵,"必定转达诸位同僚:中外同心,以公事为重。纵使与洋人言语不通、习俗有异,也当以和为贵,绝不可生出嫌隙。"

马佳绍英微微颔首,"一切当以皇室大局为重。"

"去吧。三日之内,本官要看到人选名单——要精通英文账目的,更要懂得变通周旋的。"他抬眼望向窗外晴空烈阳,"皇室的未来,可就着落在这些细枝末节上了。"

午日中的内务府值房,一叠叠账册在穿堂风中轻轻颤动,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中西交汇,必将在紫禁城的财务史上写下前所未有的新篇章。

衙门内来往穿梭忙碌的官史见醇亲王大驾光临,连忙躬身行礼,慌忙中甚至打翻了手中的卷宗。

载沣摆摆手,示意无妨,径直走向内务府总管大臣马佳绍英的值房。

醇亲王载沣踏入内务府值房时,正见新任会计司郎中低头快步退出。那郎中见载沣驾到,忙不迭地垂首行礼,口中道了声"王爷",便匆匆离去,连衣摆扫过门槛的声响都透着匆忙。

马佳绍英早已起身相迎,脸上堆满了恭敬:"王爷请坐,奴才正吩咐安排相关事宜,来的正是时宜。"

载沣摆摆手,在主位落座,目光如炬地扫过值房内堆积如山的卷宗:"京畿地区重新核查统计的账目与地契副本,可都准备妥当了?"

"绍英啊,"载沣开门见山,"本王刚从皇太后处奏对辞别,如今皇室万事俱备,只待天津之行了。"他目光落在案几上的账册上,"本王此来,是想问问你那皇庄土地核查的进度。"

马佳绍英连忙将账册往前推了推:"回王爷,好消息!根据广储司与会计司合力重新考察核定的最新账目,皇室皇庄土地详情已基本梳理完毕。按区域划分,畿辅地区、盛京地区、锦州、热河以及长城口外等地的皇室土地,都已做了详细登记。"

"哦?"载沣眉头一挑,"那京畿地区的核查如何了?"

"回王爷,"会计司主事赶紧上前一步,恭敬答道,"京畿地区的皇室土地资产最先核定完成,所有账目与地契都已重新梳理,随时可以取用!"

载沣闻言,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甚好甚好!"他转向马佳绍英,"那就有劳你,将京畿地区核查统计的副本账目与地契取出,今日就送往醇亲王府。本王南下天津配合民国土地清丈局清查土地时,这些可是要用的。"

"王爷放心,"马佳绍英立即应道,"下官已都已准备好了。奴才已吩咐下属官员,今日便送到王府,保证账目与地契齐全,分毫不差。"

"如此甚好,后日本王南下天津时,便可一同带上。"

载沣满意地点点头:"本王此次南下,不仅要清查土地,更要为皇室未来打算。若能借此次机会,将皇室在天津的资产梳理清楚,甚至开设实业工厂,那便是再好不过了。"

马佳绍英点头称是:"王爷高瞻远瞩,奴才等定当全力辅佐。京畿地区的账目副本,下官这就去安排人送往王府。另外,奴才还想请王爷示下,若是此次在天津清查土地时,发现有不法之徒侵占皇室资产,该如何处置?"

载沣目光一沉:"胆敢侵占皇室资产者,一律严惩不贷!无论是皇庄庄头,还是地方官员,只要查实有欺上瞒下、中饱私囊之行为,立即上报,绝不姑息!"

"下官明白,"马佳绍英郑重应道,"奴才定当协助王爷,确保皇室资产安全无虞。"

载沣拍了拍马佳绍英的肩膀:"本王信你。这内务府上下,如今有你坐镇,本王甚是放心。"

马佳绍英躬身一礼:"王爷厚爱,奴才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载沣微微颔首,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那选派协助本王清查土地事宜的官员以及吏目人选怎么样了?"

马佳绍英胸有成竹地答道:"王爷请放心,奴才已经从会计司选取派了两名笔贴式,皆精于账目审核,擅长公文记录,兼通满汉双语,可协助王爷进行账目审核、公文记录与核算。"

"另外,从营造司选派了两名司匠,从前皆是久在工部行走,精通测绘、土地丈量、面积计算之术。"

"哦?"载沣眼中闪过一丝满意,"那便把人领来,让本王瞧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