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崛起

第521章 乡野鏖战(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南明崛起》最新章节。

但哥萨克骑兵并未停顿,他们如潮水般绕过障碍,马刀劈砍在木门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一名骑兵侥幸突破寨门缝隙,却被三支长枪同时刺穿胸膛,鲜血喷溅在寨墙上的玉米秸秆上。

“扔手榴弹!” 张小童嘶吼着拉开引信,将冒烟的炸弹扔向密集的骑兵群。

这种被称为 “两对半” 的黑火药炸弹虽然威力有限,但在近战中足以让骑兵人仰马翻。

哥萨克的冲锋势头被遏制,他们围着木寨打转,马刀不断劈砍着简陋的防御工事,却始终无法突破那道由门板和血肉组成的防线。

正当张小童的手臂被流弹擦伤时,远方突然传来密集的枪声。

哥萨克骑兵阵脚大乱,伊万诺夫回头望去,只见一队红色军装的明军骑兵正疾驰而来,连发火铳喷出的火舌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是正规军!” 有哥萨克惊叫起来,阵型瞬间松动。

王之荣的骑兵如利刃般插入战场,他们并未直接冲击哥萨克主力,而是沿着寨墙两侧展开射击。

连发火铳的优势在此刻尽显,铅弹密集地收割着脱离阵型的骑兵。

一名哥萨克刚砍倒寨门的木门板,就被三颗子弹同时击中,从马背上栽落。

伊万诺夫见势不妙,狠狠一鞭抽在马臀上:“撤退!向勒拿河方向撤!”

哥萨克骑兵如潮水般退去,王之荣并未急于追击,而是先派人加固寨防。

他翻身下马时,看见张小童正用布条包扎伤口,寨墙上的村民们虽然个个带伤,却都挺直了腰杆。

“好样的!” 王之荣拍着张小童的肩膀,目光扫过那些布满弹孔的门板和插着马刀的木桩,“绿水书院教的本事,你们用到了实处。”

哥萨克的撤退之路变成了死亡之旅。

当他们冲进下一个村落时,迎接他们的是同样的木寨和火枪;试图穿越松树林时,头顶会落下燃烧的柴捆;渡过浅滩时,马蹄会被隐藏的铁蒺藜刺穿。

每个屯田点都如同一颗钉子,死死钉在他们的退路上,而王之荣的正规军就像一条绳索,将这些钉子串连起来。

在一处名为 “黑风口” 的峡谷,哥萨克被三百余名屯田兵和明军正规军前后夹击。

峡谷两侧的山坡上,村民们推下巨石,投掷着火把;谷底的明军则排出三段射阵型,火枪齐射的轰鸣声不绝于耳。

伊万诺夫看着身边越来越少的骑兵,终于明白拿破仑那句评价的另一层含义 —— 当骑兵失去速度优势,陷入处处皆敌的战场时,再锋利的马刀也砍不散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夕阳西下时,王之荣站在峡谷顶端,看着残余的哥萨克狼狈逃窜。

远处的勒拿河波光粼粼,河岸边的屯田村落已升起炊烟,虽然有些房屋冒着黑烟,但更多的烟囱里飘出的是安宁的气息。

王之荣望着那些正在清理战场的村民与士兵,他们中有白发老者,有青涩少年,此刻都有着同样坚毅的眼神。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莫闻来到黑工厂打工,却没想误入人贩子组织。遭到殴打时,记忆苏醒,发现自己来到一人之下世界,并且马上就要被噶腰子。关键时刻觉醒,能够获得所有武侠小说中的神功,开局得到,将异人打手的炁全部吸光,成为异人。莫闻发现,只要击败,击杀别人,就能获得新的武功。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变强,莫闻成为异人雇佣兵。至此,圈子里多出了一位超级狠人。风正豪:“莎燕,为了风家的未来,你必须嫁给莫闻。王也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