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曹操之子,大汉柱石

第101章 定都之议,屯田制(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我,曹操之子,大汉柱石》最新章节。

荀彧的建议显然符合颍川人的利益。

而且许县这个地方,也是荀彧基于政治、地理、经济、人才等多方面的综合考虑,最终才抉择出的地方,不可能差。

荀彧的建议,第一时间遭到了程昱的反对。

定都之议,也是派系之争,利益之争,素来如此。

曹操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选择。

他在兖州经营数年,一般情况下,选择在自己的基业定都是比较稳妥的,不用分心处理与本地士族豪强的关系。

不过选择定都无盐县,也代表着与冀州的距离更近,袁绍倘若发兵,曹操是没多少缓冲余地的。

而且,地理位置确实也没颍川郡内的许县好。

但选择许县的话,曹操明白,这就是遂了荀彧这帮颍川派系的心意。

这倒也没什么,但就是曹操对于颍川的掌控力度不够。

这地方曹操压根没怎么经营,目前这地方经过连年战乱与黄巾贼劫掠,情况就和蝗灾过后的兖州差不多,百废待兴。

“阿翁,可否听我一言?”

就在曹操纠结在哪建都的时候,曹铄站了出来。

曹操微微一愣,旋即说道:“子擎有何见解?”

曹铄道:“阿翁,许县土壤肥沃,是中原重要的产粮区。”

“若在许县屯田,可提高粮食产量,解决粮食供应问题。”

他记得历史上曹操就是在枣袛与韩浩的建议下,在许县附近实行屯田之策。

这个屯田之策对曹操的影响很大,倘若定都兖州地区的话,那里的土壤可能粮食产粮很一般。

从曹操前期一直缺粮就能看出来。

一直到定都许县,试行屯田,军中粮草的情况才有所好转。

“屯田?”

曹操与众文臣竖起耳朵,想要知道下文。

曹铄的建议很简略,只有一条,但却一针见血。

粮食问题其实是他们曹军最大的问题。

屯田其实在西汉时就已出现,所以他们对这个词也不感到稀奇。

曹铄环顾左右文武,正色道:“安邦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

“颍川因战乱频繁,很多百姓流离失所,农田无人耕种,阿翁可收编这些无主农田实行屯田制度。”

“结合当下局势分析,屯田制度对我曹营十分有利。”

“将士们战时上阵,闲时下田耕种,自给自足,可减少对后方运输粮草的依赖,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同时,阿翁不仅可以实行军屯,还可以一同实行民屯。”

“阿翁可招募流民,参与屯田,不仅解决了流民的安置问题,还使得荒废的土地重新得以开垦。”

“并且,这些参与屯田的流民也会把所屯之田视为安身立命之本,不忍割舍,不会轻易流离州郡,有死守田土之心。”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综漫:原来是赛亚人啊
综漫:原来是赛亚人啊
(排雷:乐子文,无脑,OOC,慎入。)有人告诉邈邈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于是她遇到了……总想喂血给她喝的千年老妖骂她是猴子的刘海怪人问她一袋米要扛几楼的蚊香眼叫她小苹果的变态裸男还有想拉她去殉情的青花鱼精……她遇到很多人,也救过不少人,可是当有一天她找齐龙珠回到自己的世界,世界却濒临毁灭……
樱花味咸鱼
欢乐宋
欢乐宋
王大卫穿越到了大宋朝,还是双穿,他一边捣腾两边的东西挣大钱,一边等待汝瓷和钧瓷问世挣更大的钱。你以为他是腹黑男主,他却为了朋友杀辽使,平青唐,战西夏,争霸海域。你以为他不解风情,他却为了心爱的女人,追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王大卫说:大宋朝,我来了,全都给我嗨起来!
王大胃
孑孓不独行
孑孓不独行
关于孑孓不独行:民间传言食黄鳝可补气血,强筋骨。那白色的黄鳝呢?大盛末年,苏北农村少年闯临海。目标就是活下去,没想很多很远。扛大包,当伙计,做买办,一步一步积累,目标不变就是小钱钱。世间苦,能吃饱饭也不易,发善心还是只为抱团活下去?面对世界始终心怀善意。时局动乱,风起云涌。如草,如蔓,如树?时势之下皆是虚。
公交八公司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刘甸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穿越到汉桓帝刘志私生子刘甸身上,并绑定了争霸系统。各个时代并不安分的开国之主,正史中的文臣武将,野史演义中人物,江湖中的侠剑客,齐聚汉末,掀起东汉末年的诡异乱斗。
柏路松芯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