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崛起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一个小厮叹了口气说道:“听说了没?多伦那边打了个大胜仗!火药库都炸了,还赢了,太牛了!”
另一人漫不经心的回答着:“可不是吗?要我说咱们在这挖地洞,就是刨祖宗的坟头,但是家主要咱们干,咱们能不干吗?”
“要不咱们跑吧,京营不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清汰招人吗?受这等气作甚?前线打仗,我们在这,刨地道奔着火药库而去!”
“孩子老婆不要了?唉。”
“唉。”
地洞里传来了重重的叹息声。
杜明奇带着人小心的摸了过去,抓住了推土的车,将嘴里的硬币拿了出来,笑着说道:“两位,跟我走一趟吧。”
“鬼啊!”小厮差点被钻出来的杜明奇给吓死!
突然出现在了他们的身后,就跟鬼一样。
杜明奇带着两个小厮上去,交给了御林令官去审问,军士们自然会把所有人抓捕。
而且很多工程营的军士们,已经围着火药库挖起了堑壕,而且火药库内,每三步一岗,配长短兵巡防,万无一失。
杜明奇看着一群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家伙,吐了口浓痰,狠厉说道:“一群狗东西,你们知道吗,这些火药是万名工匠,熬制三年才制作这几千斤的火药,你们他妈的是那个王八蛋的奴才,炸了多伦五百斤的火药,还炸死我京军一百多名将士!”
“说出你们家主是谁,爷给你一个痛快的,不然我带人将你满门拘捕,当着你面一点点敲碎,喂猪!”
看着旁边那个已经被敲掉四肢,脑袋还在晃动,嘴里呐呐自语不知道说啥的同伙。
“是谢家”。
郭子仪吐了口浊气,看着天空的星星,有点呆滞,他不是在思考什么,他只是有点累了。
从朔州直奔多伦,再到回到云州城,一路换马疾驰。
他看着堑壕挖好,终于长长的松了口气儿,猛地躺在了地上,呼呼的睡去。
大唐十六卫经过陛下改编,改成十二军团,一军团五万人,下属五军,一军一万人,军下五厢,厢下属五营,营下属五队,队下十什,什分两伍。共六十万人,
而且还有对应武备屯营,一军就有隶属三百多武备屯营,人口在五万以上。均田制改武备屯田制,就是保证军人家属不受地方官府乡绅和官府挟持。
武备屯营归州府武备府管辖,田租是按照三十抽一交纳,这是归户部征缴但这段军机省专用,也就是这是部分赋税只能作为军费开支。还有就是每年二十天徭役,不愿以服徭役折钱每天二十文。
李隆基不撤销徭役,是因为必须要修建道路、维护运河还有修建水利、水渠,开垦荒地,梯田营造,这些必须有些必须是强制性每年都要完成的。
其实最大的利润是,这些武备屯营不止是种地,前面说过每户成丁是按照一百亩田地分配。二十亩自留田,公田八十亩,其中五十亩只能种植粮食种植五谷,另十亩桑田、十亩棉、麻田,十亩果树,二十亩自留田主要百姓自己种一些蔬菜、药材等各地特色产品。
这些粮食需要蜕壳、桑田养蚕,棉花织布,果蔬、药材都需要出售,这就是李隆基看到最大商业价值,李隆基成立隆兴商行时候,按照当地市价收购屯营手里粮食、然后组织百姓纺织丝绸蚕茧、棉麻织布、并对长宽作了要求,经线纬线多少做个标准,
分别纺织绫、罗、绸、缎、帛、绢、麻、丝、锦加上信期绣、长寿绣、乘云绣。
信期绣是一种长尾小鸟;长寿绣是各种彩色丝线织成的花、叶、云;乘云绣就是翻腾的云雾,以及隐藏在云中的神兽。这三种刺绣都是当时流行的高级绣品,尤其是信期绣。价格可以翻上几倍。
我国古代度制单位是以跬、步、尺、仞、寻、常、墨、丈、端、匹、疋、束,逐步演变为分、寸、尺、丈、引“五度”制的,
根据“礼玄缣,五两以两为束,每束两两卷之二丈双合则成匹,凡十卷为五束,以应天九地十之数,与此制异焉”,一匹是长度单位,应该是4丈有余,换算成今天的长度,应该是13米左右,因此:一匹布长应该是13米左右,宽根据制法限制:应该是1.4米左右,即一匹布长13米左右,宽1.4米左右。
隆兴商行就以当地市价收购原材,并按照异地出售价缴税之后,四成归商,二成给店铺,二成运输、一成给作坊,一成给工人。隆兴商会自开始就立下分成规矩,使商会、店铺、马队、作坊、工人成为一体,利益共享。
即使现在李隆基身为皇帝,只要是皇家和官营商会仍然是此种规矩。这也就立下虽然皇家和官府不参与商家的经营,当时地方就多一个户部商务署的衙门。主要是监管官营账目和经营的机构。
大唐的户部除了田租、徭役、市税、市舶税、关税收入之外,还有一项官商收入。
李隆基十分反对那种承包和分包责任制的管理官营商贸作坊的方式,这种多劳多得,利益共享、相互监管、损失共担是能想到的最好办法。
李祎要在这里建设武备屯营,不是说开荒种地就行,这里面有这一套的匹配相关建设。这不只是种地,李隆基的要求是一是吃得上饭、住的上房、穿的上衣,简单说就是有地种,而且能产粮,有衣服就需要村里形成纺织制衣的作坊,住的房就是要有相应工坊,木匠、泥瓦匠、铁匠、砖瓦窑、陶瓷等作坊。
这也是为什么李隆基不必准一个单独武备屯营,而是能建设二十几个屯营形成乡里集市武备屯营在一起。按照陛下说法是一个武备屯营单独存在,那是长久不了的。
李祎担任武学院的祭酒,在陛下上课的时候,听到不少,陛下不讲兵法,而是讲为什么当兵,兵除了打仗还要懂得兵道,天道,保家卫国,如何为国为家,为了大唐未来的盛世,为了子孙后来,有这不一样的安静祥和的家园。
陛下的想法总是那么新奇,虽说也是出自诸子十二家的文集,但是陛下注释总是那么不一样,他以前以为当兵只要打好仗就好,可陛下说善战者无赫赫战功,“不战而屈人之兵者上也;百战百胜者中也;深沟高垒者下也。”
兵家,国之重器,是利剑,是维护国家尊严,君主,百姓不受异族欺负的唯一保障!
李祎有些自叹不如,李隆基从十四岁临淄王潞州担任藩王,二十岁回京,到二十五岁担任太子,二十七登基,二十九岁亲政。李祎也是李氏皇亲,从武周神龙年到开元亲政。有多少人想要毒害李氏皇亲,皇宫就发生三次宫廷政变,皇权更替那次不是血雨腥风,大明宫的皇座不是那么好坐的。
开元五年了,从先天一年,李隆基登基七年了,大唐对外小仗不断,十万人以上大战就有三次,李祎有些想不明白,都说穷兵黩武,大唐将士军士是装备、兵器、待遇越来越好。但是商贸也越来越繁荣,百姓生活已经比高宗时期还要好,官员也相对清廉公正许多,大唐现在看起来是越来越好。
李祎躺在这里,想不明白就不去想,可又不能不想,因为陛下说,此次作战之后,突厥将改为安北道,下设十八州府,一个军团,三个军镇,信安王府设在中受降城,改为信安城。对突厥进行突厥七十二部落进行编民其户,草原将不再是突厥可汗国,是大唐的安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