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最新章节。
这一系列变化,曹参看在眼里,喜在心中。他虽对李凌某些过于强硬的手段(如严厉打击豪强)略有微词,但对其成效却不得不佩服。这位年轻的将军,不仅善战,更善治政,实乃难得的大才。他对李凌的信任与支持,也随之加深。
这一日,曹参特意设宴,只请了李凌与王陵二人。
席间,曹参举杯感慨:“凌霄啊,老夫昔日只知你勇猛善战,今日方知你治国之才亦不遑多让!南阳如今政通人和,军备整肃,皆你之功!汉王得你,实乃天幸!”
李凌举杯谦逊道:“将军过誉!此非凌一人之功,乃曹将军坐镇威慑,王都尉鼎力相助,全军将士用命,乃至南阳百姓渴望安定之心所共成。凌不过因势利导,略尽绵力罢了。”
王陵大笑:“凌霄不必过谦!你这‘因势利导’,可是雷霆万钧啊!那些往日作威作福的豪强,如今可是老实多了!来,老夫敬你一杯!”
三人相视而笑,气氛融洽。曹参沉吟片刻,又道:“如今南阳已定,龙且新败,短期内应无力再犯。然荥阳前线,陛下与项羽对峙正紧,压力巨大。老夫不日或将率主力北返,增援荥阳。这南阳防务,便要靠凌霄与陵公多多费心了。”
李凌与王陵神色一凛,齐声道:“末将等必竭尽全力,守住南阳,不负陛下与将军重托!”
“好!”曹参点头,“有二位在,老夫放心。此外,萧丞相处,老夫亦会修书一封,具言凌霄之功,及南阳新政之效,以安朝廷之心。”
李凌心中明了,这是曹参在主动帮自己化解朝中可能的非议,连忙称谢。此举也意味着,曹参已真正将李凌视为可托付重任的心腹大将。
宴后,李凌回到府中,将曹参即将北返的消息告知韩信。
韩信并不意外,淡然道:“曹参北返,乃意料中事。南阳暂安,然楚汉之争主战场仍在荥阳、成皋一线。将军当下之要务,乃是在曹参离去后,独力支撑南阳局面,继续肃清内患,巩固根基,练兵积粮,以备楚军再次来犯。同时……与萧何、与汉王维持良好关系,至关重要。”
李凌深以为然。他深知,自己虽暂握南阳大权,但根基尚浅,离不开刘邦集团的支持。与萧何的关系,必须妥善处理。
正思索间,陈平来报:“将军,按韩先生之计,那几份‘诱饵’已放出。监控发现,程邈处暂无异常,依旧每日授课着述,然其夜间所用香料,似乎略有变化,正在查验。周珂处……其于昨夜子时,曾悄然于档案库后院焚烧了一些纸张灰烬,内容不明。此外,孙礼近日与郡府一名仓曹吏过往甚密,似在打探粮仓虚实。”
鱼儿似乎开始试探诱饵了!
李凌眼中精光一闪:“继续监视!尤其注意那仓曹吏!我要知道孙礼到底想打听什么!”
“诺!”
就在此时,亲卫送来一封来自荥阳的密信,火漆上印着留侯张良的独特标记。
李凌精神一振,连忙拆开。信中,张良首先高度赞扬了李凌南阳大捷、肃清内奸之功,并告知汉王闻讯后大喜,已决意正式擢升李凌为横野将军(较讨逆将军更高),并增食邑。随后,笔锋一转,提醒李凌需警惕范增离间之计,处理萧何门生一事需格外谨慎,建议以“羁縻重用,暗中观察”为上,并附上了一些他对“影月”商会近期动向的分析判断,认为其重心可能正转向破坏汉军粮道。
张良的信,与韩信的判断、以及眼前的局势,惊人地吻合!
李凌心中大定,有张良在朝中暗中支持,自己应对起来便更有底气。他立刻提笔回信,向张良详细汇报了南阳近况、自己的应对策略(隐去韩信存在,只言自身领悟),以及对“影月”动向的担忧。
放下笔,李凌长舒一口气。内有韩信献策,外有张良呼应,自身实力不断增长,纵有“影傀”潜伏,纵有范增毒计,又何足道哉?
他走到窗前,雨已停歇,夜空如洗,繁星点点。南阳这座古城,在他的治理下,正焕发出新的生机。而隐藏在这片宁静之下的暗战,也仍在继续。
“影傀”……无论你是谁,无论你藏得多深,只要你敢动,我就一定能抓住你!李凌握紧拳头,眼中闪烁着自信与坚定的光芒。
新的挑战即将来临,但他已做好准备。
【史料记载】
*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一卷):“汉王三年二月,祖凌公(19岁)纳韩信之谋,明升程邈、周珂,暗收其权,广布疑阵,静待‘影傀’自现。南阳新政大行,户籍清,商旅通,民心附,仓廪实,军容盛。曹参将北归,深倚公与王陵,许为奏功。公虽年少,然纵横捭阖,智计深沉,已具雄主之姿。暗战未休,然公已握胜算。”
* 官方史·汉书·曹参传:“参留南阳数月,凌政通人和,参乃引军还荥阳。” (按:正史记载简略)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一):“帝微时,履凡历劫。纳星君韩信之策,显圣智,升妖人程、周于虚位,削其权柄,布天网地罗。南阳大治,万民称颂。曹参见之,叹服帝能,乃安心北归。帝虽居凡尘,然运筹帷幄,已具神帝之风。”
* 野史·楚汉秘闻·南阳治绩:“闻李凌治南阳,用韩信的计,法令严苛,然成效卓着。豪强慑服,盗贼屏息,路不拾遗。程邈、周珂等文吏,虽得高位,然权柄尽失,郁郁不得志。或云凌借此架空萧何影响力,然其政绩斐然,刘邦亦无言。曹参北返时,谓凌曰:‘南阳交予汝,吾无后顾之忧矣。’”
(第三十六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