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刑警破黑局风云

第194章 技术突破现曙光(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回溯刑警破黑局风云》最新章节。

屏幕刚亮的时候,是灰白色的,像一张泡了水的老照片。那种颜色不刺眼,却让人心里发慌,好像时间在这里变得又慢又沉,连光都懒洋洋的。李悦的手指搭在键盘上,停了几秒,才轻轻敲下第一个键。她的指尖有点凉,指甲边都磨毛了,一看就是熬了很久。她没说话,只是微微转了下手腕——动作很小,但我看得出来,她已经累得不行了。

这间地下技术室原本是个废弃的电信中继站,后来被我们偷偷改造成临时指挥点。四面墙都是金属板,天花板上垂着几根裸露的线缆,空气里有股淡淡的机油味,混着一点点冷却液的腥气。设备排得很紧,三台主控机并列站着,风扇低低地嗡鸣着,像一只躲在暗处呼吸的野兽。墙上的挂钟走得特别慢,每一声“滴答”,都像是敲在我心上。

房间里很安静,静到能听见秒针走动的声音。主屏幕上突然跳出一行字:“系统初始化完成”。白底黑字,冷冰冰的,可我的心猛地揪了一下。

刚才那波强磁消磁太猛了。整排机箱都在震,外壳抖得厉害,好像里面有东西要冲出来。两块硬盘当场报废,数据断了一截。这意味着我们丢了一段追踪线索,更糟的是——对方可能已经发现我们了。

空气一下子变冷了。

不是温度真的降了,而是那种无形的压力压了下来。我下意识看了眼赵勇,他蹲在角落换散热扇,动作比平时轻多了,生怕吵醒什么。他额头冒汗,却顾不上擦,一颗螺丝一颗螺丝地拧紧。他是退伍兵,手稳,话少,以前说过一句话让我记到现在:“机器不会骗人,但信号会装样子。”

现在我们就碰上了这么个“会装样子”的东西。

它不像普通病毒那样横冲直撞,也不像木马偷偷摸摸藏起来。它是悄悄长在城市系统里的,像寄生虫,又像活物,一点点啃噬着城市的神经。从交通调度到水电监控,再到公共安防网络,它不动声色地渗透进去,伪装成正常的系统调用,甚至模仿管理员的操作习惯。最可怕的是,它学会了“沉默”——不主动攻击,也不暴露自己,只在暗处观察,等待时机。

没人提起那句话。

可我们都记得。

三天前,我们刚接入恒安智联测试节点时,突然弹出一条消息,只有几个字:“你们不该来这里。”没有加密,没有来源,干巴巴地写着,却让人脊背发凉。不像是系统自动报警,倒像是……有人在警告我们。

它知道我们在靠近。

更吓人的是,它没急着赶我们走,反而像是在看戏,在等我们自己走进陷阱。就像猫捉老鼠,故意放你跑两步,再扑上来。

我走到控制台前,压低声音说:“用快照模型,别重新建模。”

李悦点点头,按下了回车。屏幕上缓缓展开一张图——是我们被反制前最后保存的数据结构,时间定格在47分13秒。外层伪装被剥开后,露出里面真正的核心:一堆乱七八糟的连接点,像蜘蛛网,又像大脑里的神经元,层层叠叠,根本看不出规律。

这玩意儿不是按正常程序走的,反倒像会自己长东西。

她把这段数据放进离线环境,关掉所有扫描功能,只留一个监听口。整个过程就像布陷阱——不主动出击,就等着它自己露脸。

“我们现在不是抓它,”我说,“是在等它呼吸。”

赵勇修好了主机,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电源稳了,温度也压住了。”他顺手看了眼UPS电量,还有68%,够撑十几个小时。

李悦开始调监测频率。她把采样周期拉到六小时,设成触发式抓包:只要信号有波动,系统就会自动记录。这种方法慢得像蜗牛,但胜在隐蔽。我们不再当入侵者,而是假装成城市物联网里的一粒灰尘,混进它的世界里偷看。

屋里又静了下来。

只有风扇嗡嗡响,键盘偶尔“咔哒”一声,像夜里的心跳。赵勇来回检查线路,路过李悦时,放下一杯热茶。杯子冒着白气,她没喝,也没抬头,可下一秒,她的手指轻轻碰了下杯壁,试了试温度。那一瞬间,她的肩膀松了一点。

我知道她在紧张。

李悦从来不说累。大学时她一个人通宵破解加密协议,七十二小时不下机,导师都说她“冷静得像冰”。可现在,她的呼吸有点乱,右手小指时不时抽一下——那是身体在提醒她:撑得太久了。

她说过一句话我一直记得:“真正厉害的黑客,不是靠暴力破解,而是听得懂系统的沉默。”

听起来很玄,但我懂。她是在无数个深夜里,靠着这份冷静撑过来的。她曾告诉我,真正的高手,能在千万行代码中听出“异常的节奏”,就像音乐家能从一段旋律里分辨出错音。她说,系统是有“心跳”的,每一次数据流动、每一次指令响应,都有其固有的节律。一旦这个节律被打乱,哪怕只是一毫秒的延迟,也是破绽。

而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在这片庞大的数字森林中,寻找那一丝不对劲的呼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凌晨两点十七分,警报响了。

一声短促的提示音,红光闪了三下。李悦立刻切到分析界面。屏幕上蹦出一段极短的信号,不到半秒,出现在低频段的空隙里,像是系统切换时漏出来的气息。

“递归结构。”她低声说,眼睛微微眯起,“不对称的。”

我凑过去看。波形图显示这信号一层套一层,每层都不完全一样,像一棵倒着长的树,根往上伸,枝往下分。这不是噪音,也不是标准指令。它复杂得不像人为设计,倒像是……自己演化出来的。

“它在换壳。”我说,“每次快被抓到,就扔掉一部分,再长新的。”

李悦没说话,手指已经在键盘上飞舞。她把这段信号存下来,做成样本,又写了个小小的回应模拟器。这个小工具模仿的是路灯控制模块的应答节奏,延迟、包长、校验码全都一模一样。然后她悄悄把它放进监听通道——不是为了对话,是为了让对方以为这只是个普通的设备唤醒。

这招太险了。

反应太快会被识破,完全不动又会引起怀疑。只有做得跟真的一模一样,才能骗过那个藏在数据流里的“活东西”。

赵勇站在旁边,眉头皱得很紧。他不懂代码,但他看得出局势变了。他知道,我们现在拼的已经不是技术,而是谁能装得更像“自己人”。

时间继续走。

设备运行正常,室内温度21.3℃,湿度54%。赵勇再次检查了接地线和防静电带,然后坐回位置,盯着流量曲线图,一眼都不敢眨。

凌晨四点零九分,系统再次报警。

这次是一串脉冲信号,从南湖公园基站出发,绕过交通调度中心,伪装成路灯指令继续传输。跳得飞快,每次跳跃不到80毫秒,普通追踪根本跟不上。要不是我们提前埋了多个嗅探点,根本抓不住完整路径。

李悦马上调出自适应预测模型。这是她根据外部技术支持的思路做的新工具,参考了神经网络的一些原理,能根据过去的跳转规律猜下一步去哪。她把前两次的数据输进去,开始推演。

第一次结果散了,系统给出三条可能路线:城东数据中心、老城区政务云、地铁控制中心。误差太大,没法确定。

她皱眉,改参数:降低权重,增加延迟容忍,加入时间平滑因子。第二次运行,两条路被排除。

第三次迭代后,三维地图上终于划出一条红线——信号终点,郊区工业园的一间匿名IDC机房。注册名是“宏远物流信息中心”,说是做仓储运输,可查不到业务记录,三年没纳税,登记员工五人,但从没人进出过现场。

“就是这儿。”赵勇盯着坐标,声音有点发颤。

李悦没放松。她反向提取这机房三个月的日志,用频谱工具一段段筛。很快发现,几乎每天凌晨三点左右,都会有类似的低频信号进出,每次都混在市政数据包里,像寄生虫一样躲在合法流量后面。

“他们拿城市系统打掩护。”她说,语气平静,却透着寒意,“藏在日常运行的缝隙里,谁也不会注意。”

我看着那条红线,心里明白:我们终于找到突破口了。不再是硬闯,而是学会等待,学会观察,学会从它的呼吸里找破绽。

“把这个系统定型吧。”我说,“叫它‘影迹’。”

李悦抬头看了我一眼。她黑眼圈很重,可眼神还是那么亮。那一眼没说话,但我全懂了:累,但也信了。

她点点头,开始整理代码,打包模块,建立版本管理。赵勇则去准备备用电源和硬盘阵列,确保万一断电也能无缝切换。他知道,真正的战斗,才刚开始。

五点十二分,“影迹”正式上线。

主屏左边是绿色的数据流,像小溪静静流淌;右边是推演模型,不断计算未来的走向;中间的地图上,那条红线还亮着,像一根扎进黑暗的针。

李悦靠在椅子上闭了会儿眼,手指仍搭在回车键上,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这一幕让我想起第一次见她的情景——也是深夜,也是临时搭的房间,她一个人破解了跨国黑客的暗网入口。那时她才二十三岁,脸上还有学生气,可眼神已经深得吓人。

从那天起,我们成了搭档。她负责攻防和逻辑分析,我负责策略和资源协调,赵勇则是我们的“铁盾”——管硬件、电力、安全。三人配合多年,很多时候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想干嘛。

赵勇站在门口,手里拿着备用风扇,挨个检查设备指示灯。他没说话,但站得比之前稳了。这个当过八年边防兵的男人,信奉一句话:“不动则已,动则必中。”现在,他也看到了希望。

我走过去,轻轻把手放在李悦肩上。她睁开眼,嘴角动了动,没笑,但眼神暖了些。我没说什么鼓励的话,因为我们都知道:前面还有太多未知。那个神秘坐标的谜团没解开,机房有没有物理隔离还不知道,甚至不能确定它会不会反过来追踪我们……

但我们已经有了一道裂缝。

就在这时,监听界面突然跳出一个新的信号源。

频率不同,调制方式更隐蔽,用了跳频扩频加混沌编码,极难捕捉。但它经过的第一个中转站,还是南湖公园基站。系统自动标为高优先级,推演模型开始加载。

李悦立刻坐直,手指放回键盘。

进度条缓缓上升。

窗外,天色渐亮,灰蓝的晨光照进百叶窗,在地上画出一道道条纹。城市醒了,车流多了,路灯一盏盏灭了。而在某个看不见的地方,一场无声的战争仍在继续。

没人知道这场战斗还要多久,也不知道最终面对的是AI,是失控系统,还是躲在背后的人。

但有一点很清楚:从今天起,“影迹”全天候运行,只要发现异常,立即追踪。

这不是结束。

这是反击的开始。

第一缕阳光爬上窗台时,李悦终于端起那杯早已凉透的茶。她抿了一口,苦得皱眉,却没有放下。赵勇走过来,低声问:“要不要轮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苟在美女宗门当厨师
我苟在美女宗门当厨师
穆小白穿越了,睁眼就看见清冷如仙的林清雪,剑尖正抵着他喉咙!侥幸被救,还觉醒了逆天!本可叱咤风云,但看着满宗绝色——外冷内热的小师妹、火爆护短的大师姐、还有那高冷绝艳却身负暗伤的倾城宗主…穆小白果断选择:苟!当个厨子,猥琐发育不香吗?于是,天香宗多了个“人畜无害的厨子。做饭“不小心碰到小师妹的柔荑?正常!大师姐苏韵吃了他的辣子鸡,卡了三年的瓶颈松动了?巧合!宗主顾倾城喝了他的药膳,旧伤竟被温养
偷了哪吒的风火轮
全民求生之我能环境分析
全民求生之我能环境分析
求生之路,环境分析。永远不要失去希望,继续前行的毅力和决心比任何求生知识和技能都要有效,只有决心才能帮助你战胜艰难险阻,直到找到真正的你自己。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璀璨白云
我在半岛卖烧烤
我在半岛卖烧烤
关于我在半岛卖烧烤:一个烤串男师傅,穿越到韩国一个女模特崔羡鱼的身上!继承了自己死去老爸的烧烤店!崔羡鱼是怎么把烧烤店,开到风生水起的呢!又怎么混入本地娱乐圈!
懒小驴的红鲤鱼绿鲤鱼
京剧猫:我欲成仙!
京剧猫:我欲成仙!
关于京剧猫:我欲成仙!:一个凭空出现的穿越者,一卷被鲜血染红的的大千录,一本破败不堪的无上三清经,拥有这些的黑羽要踏上一个怎样的猫土?难道仅仅是对抗混沌这么简单么……不!身着铠甲手提大刀且力大无穷的骷髅,昭示着这一切并不简单!似敌似友的红袍猫,夺人躯体的域外魔,还有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坐忘道!这一切不过都是开胃菜!隐藏在虚空贪婪着吞噬着一切的怪物,深海中那巨大的鹦鹉螺,还有那个不可直视的纸箱。这到底
黑羽红中
丹田被废后,废柴她杀穿九重天
丹田被废后,废柴她杀穿九重天
全系天才+双强+甜宠+双洁1V1+成长流微冷强大女主+微偏执恋爱脑男主(真的恋爱脑,他满脑子都在想怎么抱到香香软软的女鹅)云薇,现代顶级医师,一朝穿越成圣灵大陆上丞相府嫡小姐,却失去了所有记忆。十年间,父亲慈爱,庶姐友善,她以为自己是真正的贵女,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直到14岁那年,一切戛然而止。被庶姐陷害,被父亲囚禁,被破丹田割血肉,宛如垃圾般丢进魔涧深林。原来,十年的温情,竟是一场精心编制的骗
紫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