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

第241章 北方的沉默(1/1)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最新章节。

寿春城下战云密布,杀声震天,而在遥远的北方,易水河畔的易京城,却笼罩在一片死寂而压抑得令人窒息的氛围中。这座由公孙瓒耗尽心血、倾力打造的庞大堡垒,曾是其威震幽州的象征,如今却如同惊涛骇浪中一座行将倾覆的孤舟,被袁绍麾下如潮水般的精锐大军层层围困,水泄不通,陷落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袁绍的中军大帐内,炭火烧得正旺,竭力驱散着北地初春依旧凛冽的寒意。他刚刚接到来自南方的、经由快马密使呈送的最新战报——他那同父异母的弟弟袁术,在淮南僭越称帝后,果然落得众叛亲离、四面楚歌的下场,如今正被江东孙策的大军死死围困于伪都寿春,危若累卵。随战报一同送达的,还有一封袁术派心腹死士冒死突围送来的亲笔求救信。信中言辞哀恳凄切,甚至隐晦地暗示,愿以“禅让”那虚妄的帝位为条件,恳求兄长袁绍念在血脉之情,速发援兵,南下解围。

帐内,袁绍麾下主要的谋臣武将分立两侧,所有人的目光都带着不同的意味,聚焦在主位上那位身着华贵锦袍、面容威严、却难掩眉宇间一丝深沉疲惫与复杂权衡的河北之主身上。

“诸位,关于吾弟公路在淮南之事,尔等……有何见解?”袁绍将那份字迹潦草、透着绝望气息的求救信轻轻置于案上,声音平稳得听不出太多情绪的涟漪,仿佛在讨论一件与己无关的寻常事务。

谋士郭图闻言,立刻率先出列,他微微昂首,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与决绝:“主公明鉴!袁公路狂妄无知,悖逆人臣之道,擅自僭越称帝,早已尽失天下士民之心,其今日之困境,纯属咎由自取,乃是天道循环,报应不爽!如今他成为天下共击之的,正是自作自受。反观我军,围攻易京正值最关键之时,公孙瓒覆灭在即,幽州唾手可得,此乃成就主公北方霸业之根基!岂可因小失大,在此紧要关头分兵南下,去救援一个早已身败名裂、人人得而诛之的国贼?若我军果真出兵,岂非自污名节,与逆贼同流合污,令天下人耻笑?”

然而,另一重要谋士沮授却持不同看法,他沉吟片刻,缓缓开口,语气更为审慎周全:“主公,郭公则之言,虽是基于大义名分,然则……袁公路行事固然狂悖,终究与主公有着兄弟之名分,血脉相连。且其盘踞淮南多年,那里毕竟是户口繁盛、钱粮丰盈之地。若我军坐视其地被孙策、吕布、曹操等辈彻底瓜分吞噬,彼等势力必然因此急剧膨胀,恐将来养虎为患,成为我军南下中原时难以逾越的障碍,实为心腹之患。依授之见,或可考虑派遣一支精锐偏师,作出南下策应的姿态,此举一则可对淮南各方形成一定牵制,二则可就近观望局势演变。若时机得当,或可趁机接手部分淮南地盘,于我河北霸业,亦不失为长远之利。”

性如烈火的猛将颜良早已按捺不住,他猛地踏前一步,声如洪钟,带着武人的直率:“主公!何必在此多费唇舌!那公孙瓒如今已是瓮中之鳖,釜底游鱼,易京城指日可下!当务之急,是集中全力,速战速决,先彻底踏平幽州,完成河北统一大业!届时,主公手握四州之地,带甲百万,猛将如云,再挥师南下,扫清寰宇,不管是那江东孙策,还是兖州曹操,谁敢不俯首听命,望风归降?!”

袁绍端坐其上,静听着麾下心腹们或基于名分、或基于利益、或基于战略的激烈争论,手指在光滑的案几上无意识地、缓慢地敲击着,发出沉闷的嗒嗒声。他的内心,远不如他表面所展现的那般平静无波。对于这个自幼便因嫡庶之别而瞧不起自己、性情骄纵的弟弟袁术,他内心深处实无多少真正的手足亲情,反而积压着多年的怨怼与不满。袁术此番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称帝,在他袁本初看来,不仅是自寻死路的愚蠢行径,更是极大地玷污了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累世积累的清誉与名望。

然而,更关键、更现实的考量在于他当下的核心战略利益。彻底消灭公孙瓒,完全掌控幽州,将河北冀、青、并、幽四州连成一片,铸就无可撼动的北方霸业根基——这才是他袁绍成就王图霸业的根本所在,容不得半分动摇与闪失。此时此刻,若分兵南下,不仅路途遥远,山川阻隔,后勤补给线将拉得极长,困难重重,更可能使大军深陷淮南那个各方势力犬牙交错、形势复杂的泥潭之中,甚至与气势正盛、锐不可当的孙策,或是老谋深算、诡计多端的曹操发生直接冲突,从而彻底打乱自己精心筹划、已接近成功的全盘战略。

至于袁术在信中提出的所谓“禅让”帝位,在袁绍看来,更是荒唐可笑,无异于痴人说梦。他袁本初若要登临九五之位,也必然是在扫平北方所有障碍、实力积蓄到足以睥睨天下、且时机完全成熟之时,堂堂正正,水到渠成。岂会接受这种来自一个穷途末路、败亡在即的僭越者的、近乎施舍般的“禅让”?那非但不能增添他丝毫威望,反而会成为一个永远洗刷不掉的污点与笑柄,徒令天下英雄耻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思虑再三,权衡利弊,袁绍心中已然有了明确的决断。他缓缓抬起手,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帐内原本嘈杂的争论声瞬间平息下来,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他。

“袁公路,”他开口,声音沉稳而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僭越称尊,背弃汉室,人神共愤,天下共击之,此乃天理昭彰,大势所趋。”他先以斩钉截铁的语气,定下了此事“政治正确”的基调,明确划清了界限,表明了自己绝不会与“逆贼”同流合污的立场。

“而今,我大军围攻易京,已至最后决胜关头,公孙瓒未灭,幽州未平,此乃我成就霸业之根本,重中之重,绝不可有丝毫动摇,半分松懈。”他再次强调了眼下的战略重心,将北方战事的优先级提到了无可争议的高度。

“至于南下救援之事……”袁绍略作停顿,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变得淡漠而疏离,仿佛在谈论一件遥远且无关紧要的事情,“且……静观其变吧。”他最终给出了一个模糊而冷酷的答案。“传令各军,紧闭营垒,加派斥候,防止公孙瓒狗急跳墙。攻城各部,务须日夜不停,加大攻势,不惜一切代价,力求最短时间内,攻克易京,擒杀公孙瓒!南方战事,暂无暇顾及,不予介入。”

他没有明确拒绝,也没有给出任何实质性的承诺,仅仅是一种近乎冷漠的“观望”姿态。但这番话语,对于困守寿春、翘首以盼的袁术而言,不啻于一道冰冷的死刑判决。在袁绍缜密而冷酷的战略权衡中,北方统一霸业的绝对优先级,远远高于一个令他厌恶的弟弟的生死存亡,也远远高于那看似诱人、实则遍布陷阱的淮南之地,以及那虚妄如同镜花水月般的皇帝名号。

那名肩负着最后希望的袁术使者,最终被袁绍客客气气地、却不容置疑地送出了戒备森严的大营,怀中除了一些毫无实际意义的安抚言辞和“静待时机”的空洞承诺外,一无所获。当他带着满腔的绝望与冰凉的预感,踏上返回南方的漫漫长路时,身后易京城外,袁绍大军那象征着毁灭与征服的战鼓声,擂得愈发急促、愈发猛烈,如同为南方那位穷途末路的“仲氏皇帝”,提前敲响了命运的丧钟。袁术内心深处最后一丝借助家族力量、挽回败局的微弱幻想,也随之彻底破灭,消散在北方的寒风与战鼓声中。

人气小说推荐More+

1975,别卖我女儿
1975,别卖我女儿
李满仓重生回到1975年,那个恶妻卖女儿的前一刻,他掌搁恶妻,休妻。凭借前世记忆和灵泉空间,他暗中布局,拳打村霸,智斗仇敌,带领全村致富。本以为能安稳度日,却在深山中意外发现日军遗留的绝密实验室。当境外杀手集团潜入深山,企图销毁罪证,李满仓怒了。“动我国土者,虽远必诛!他化身暗夜猎手,在原始森林中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终极对决……
追不上风的疯
别惹那个凡人,他在仙界讲科学
别惹那个凡人,他在仙界讲科学
关于别惹那个凡人,他在仙界讲科学:别人修炼靠悟性,他修炼靠建模;别人渡劫靠法宝,他渡劫靠计算;别人寻宝靠气运,他寻宝靠地质勘探和概率论。凭借着“灵气动力学、“阵法拓扑学、“丹药分子式等一系列在传统修士看来惊世骇俗的“歪理邪说,李昊然硬生生将一条缥缈虚无的修仙路,走成了一条严谨、精密、可以量化的科学研究大道。“不要跟我谈什么天道玄妙,在我眼里,一切皆可量化!“如果天道有BUG,我就要亲手把它DEB
墨燃千劫
灾荒年:开局捡了三胞胎姐妹花
灾荒年:开局捡了三胞胎姐妹花
穿越到古代大旱荒年,王铁柱成了个快饿死的混混,睁眼就看见大哥买回来的俏嫂子柳如烟哭着求他:“铁柱,娶了我那俩妹妹吧,再晚就被发配去边疆了!刚点头,激活,只要哄得美女开心,就能抽大奖!手枪、粮食、神技能拿到手软!
阡陌北辰
混沌石:开局一块砖,神仙都砸翻
混沌石:开局一块砖,神仙都砸翻
关于混沌石:开局一块砖,神仙都砸翻:一块顽石惊现世,废柴少年逆天命!凌凡,青云宗小小杂役,意外获赠混沌至宝。自此,仙路迢迢,我自一砖破万法!炼混沌之气,演诸天万道,掌寰宇法则。从籍籍无名到声震诸天,他一路横推各路天骄,戏弄古今大能,在欢笑与乱局中踏出一条前所未有的非常之道!然混沌之秘,牵扯甚广,诸天动荡的背后,究竟是至高的王座,还是养蛊的囚笼?这一切,始于那块看似平平无奇的板砖……
笨猪先睡
乩童,邪灵
乩童,邪灵
林妙可,一名坚信现代科学的医科高材生,最大的困扰,是来自家乡的那个“不体面的标签——乩童世家。她深信,所谓鬼神,不过是亟待科学解释的集体癔症。直到那个暑假,一场无法用流行病学解释的“瘟疫席卷山村。医院束手无策,亲人危在旦夕。在绝望中,她亲眼目睹爷爷林国安请神上身,以非人的姿态与无形的“邪灵搏杀。更令她恐惧的是,在情急之下,她自己的身体竟也被一股陌生的、强大的意识强行占据——那是她拼命想逃离的
鬼之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