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舌尖上的创业鱼羊鲜火锅崛起记》最新章节。
视频通话结束后,史国栋回到座位上,翻开笔记本,在“尼加拉瓜拓展计划”下面写道:“1. 确认牛肉供货协议,签订联名套餐合同;2. 推进咖啡渣锅底研发,批量生产;3. 联系环保设备厂商,定制简易污水处理系统;4. 对接华人商会,确定装修方案;5. 筹备中尼经贸对接会材料……”
他写着写着,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仿佛看到了马那瓜街头的“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酒楼”,门口挂着红灯笼,里面坐满了当地人和华人,大家围着火锅,吃着牛肉,喝着当地的啤酒,脸上洋溢着笑容。
这时,李薇走了过来,递给他一份文件:“史总,这是尼加拉瓜的食材价格表,我刚整理好。你看看,海鲜的价格比预期低,咱们可以多推出几款海鲜火锅。”
史国栋接过文件,仔细看着:“龙虾的价格不错,比国内便宜一半,咱们可以做个‘龙虾盛宴’套餐,吸引高端客户。另外,当地的玉米特别有名,可以做成玉米饼,搭配火锅吃,既本土化,又能解辣。”
李薇点点头:“我已经跟当地的玉米种植户联系了,他们说可以每天新鲜供应。对了,史总,我还发现当地有个特色水果叫‘刺果番荔枝’,味道香甜,用来做甜品肯定受欢迎,咱们可以在餐后推出刺果番荔枝冰淇淋,增加营收。”
“这个主意好。”史国栋笑着说,“你把这些想法整理成方案,发给迈克尔,让他跟当地的供应商对接。咱们要把尼加拉瓜的特色食材用到极致,让每个顾客都能感受到不一样的火锅体验。”
李薇应了声,刚要走,史国栋又叫住她:“对了,下个月的中尼经贸对接会,你跟我一起去。你对中美洲的市场比较熟悉,到时候帮我跟尼加拉瓜的官员和企业家沟通。”
“好的史总。”李薇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我早就想去尼加拉瓜看看了,听说那边的海滩特别美,等拓展工作稳定了,咱们可以组织员工去团建。”
史国栋笑了笑:“等咱们在尼加拉瓜站稳脚跟,别说团建,就是开分店都没问题。咱们的目标是把‘川渝味道’开到中美洲的每个国家,让中国火锅成为当地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几天后,迈克尔发来消息,说已经跟卡洛斯签订了牛肉供货协议,咖啡渣的供应也搞定了,环保设备厂商也派人去了尼加拉瓜,正在做场地勘测。史国栋看着消息,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
他拿起手机,给迈克尔回了条信息:“进展顺利,继续加油。装修方案尽快确定,争取下个月开工。另外,跟华人商会沟通一下,看看能不能争取到税收优惠。”
没过多久,迈克尔回了信息:“放心,华人商会已经跟当地政府沟通过了,咱们作为中资企业,能享受两年的税收减免。装修方案也差不多了,用当地的红木做桌椅,墙上挂蜀绣和尼加拉瓜油画的结合品,门口放两个石狮子,再搭配棕榈树,既有中国特色,又融入当地环境。”
史国栋看着信息,满意地点点头。他知道,尼加拉瓜的拓展之路虽然充满挑战,但只要他们坚持本土化策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肯定能取得成功。
又过了一个月,史国栋和李薇登上了飞往马那瓜的飞机。飞机上,李薇看着窗外的云层,兴奋地说:“史总,我已经跟当地的旅行社联系好了,他们会把咱们的火锅店列为推荐景点,到时候肯定有很多中国游客来打卡。”
史国栋笑了笑:“游客是一方面,咱们更要吸引当地的消费者。等咱们开业了,搞个‘火锅体验日’,邀请当地的居民免费试吃,让他们爱上中国火锅。”
飞机降落在马那瓜国际机场,迈克尔早已在机场外等候。他笑着迎上来,递给两人一束当地的鲜花:“欢迎来到尼加拉瓜,老史,李薇。一切都准备好了,咱们先去农场看看牛肉,再去火锅店的场地看看装修进度。”
三人坐上汽车,沿着马那瓜的街道行驶。街道两旁种满了棕榈树,五颜六色的房子错落有致,偶尔能看到中文招牌的商店,让人倍感亲切。
“这里的华人虽然不多,但都很团结。”迈克尔指着窗外的一家中餐馆说,“那家餐馆的老板已经跟我联系了,说等咱们开业了,要跟咱们搞联动活动,互相引流。”
史国栋点点头:“华人企业之间就应该互相帮助,抱团发展。咱们不仅要把火锅店开起来,还要带动当地的中资企业一起发展,为中尼经贸合作做贡献。”
汽车很快到达了卡洛斯的农场。卡洛斯热情地迎上来,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史先生,欢迎来到我的农场。我已经准备好了最好的牛肉,咱们去看看。”
在卡洛斯的带领下,三人来到了牛舍。牛舍里干净整洁,几头健壮的牛正在吃草。卡洛斯指着一头黑色的牛说:“这是我们这里最好的牛种,肉质鲜嫩,脂肪分布均匀,用来做火锅最合适不过了。”
史国栋走上前,摸了摸牛的皮毛,笑着说:“卡洛斯,你的牛肉品质确实不错。咱们的联名套餐肯定能大卖,到时候你的农场也能跟着出名。”
卡洛斯笑着说:“希望如此。我一直想把我们的牛肉卖到中国,现在有了你们的帮助,终于实现了。以后咱们就是合作伙伴,一起赚钱。”
离开农场,三人来到了火锅店的场地。场地位于马那瓜的市中心,面积有五百多平米。装修工人正在紧张地施工,红木桌椅已经运到了现场,墙上的蜀绣和油画也挂好了,门口的石狮子和棕榈树相映成趣。
“装修进度比预期快,再过一个月就能完工。”迈克尔指着场地说,“后厨的设备已经安装好了,都是国内最好的品牌,保证火锅的味道跟国内一致。另外,我们还安装了中央空调,即使是夏天,顾客也能舒服地吃火锅。”
史国栋点点头,走到后厨,看着整齐排列的灶台和冰箱,满意地说:“后厨是火锅店的核心,一定要做好卫生和安全管理。咱们要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确保每一份食材都新鲜卫生。”
李薇在旁边补充道:“我已经制定了员工培训计划,开业前会对服务员和厨师进行系统培训,包括服务礼仪、火锅知识、当地语言等,保证服务质量。”
三人在场地里转了一圈,对装修进度和布局都很满意。离开的时候,史国栋看着正在施工的工人,对迈克尔和李薇说:“再过一个月,咱们的火锅店就要开业了。这不仅是咱们的心血,更是中尼文化交流的桥梁。咱们一定要把它做好,让‘川渝味道’在尼加拉瓜扎根发芽。”
迈克尔和李薇重重地点点头。他们知道,这一刻,他们肩上承载的不仅是一个火锅品牌的拓展梦想,更是一份促进中尼友谊的责任。
回到酒店,史国栋打开电脑,看着国内传来的火锅市场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国内火锅市场规模已经突破6500亿元,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他相信,只要他们坚持品质和本土化,尼加拉瓜的火锅店肯定能取得成功,成为“川渝味道”国际化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这时,手机响了,是老周打来的。老周兴奋地说:“史总,我把咖啡渣锅底和香草香料结合起来,味道更上一层楼了。我已经把配方发你邮箱了,你让迈克尔那边按照配方生产,保证味道正宗。”
史国栋笑着说:“老周,辛苦你了。等尼加拉瓜的火锅店开业了,我请你过来尝尝当地的牛肉和海鲜,保证让你灵感爆棚,研发出更多新菜品。”
挂了电话,史国栋看着窗外的马那瓜夜景,想着尼加拉瓜当地便宜的海鲜和咖啡,心里充满了新的开拓期待。
他知道,尼加拉瓜的拓展之路才刚刚开始,这里的海鲜和咖啡能不能开发一下,就近销售到美,加等大国,他心中一动,看看时差,拨通了远在中国火锅餐饮大学的女儿史欣儿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