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诗词显圣,死囚逆天改命!》最新章节。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提问,而是一场文气上的直接碾压!
他就是要用这种方式,证明林凡那套“花里胡哨”的理论,在真正的经典面前,不堪一击。
郑谦坐在下面,急得抓耳挠腮,他明明对这句有所感悟,可在那股文气的压迫下,却怎么也组织不起有效的言语。
就在这时,一股截然不同的气息,从讲台之上传来。
那气息,不似王明远的文气那般厚重压迫,反而带着一种温润的、鲜活的暖意。
它不与王明远的文气直接对抗,而是如同春风化雨,悄无声息地渗入每一个学子的心田,驱散了那份沉闷与压抑,让他们混乱的思绪,重新变得清明。
林凡站在讲台上,面带微笑。
“王夫子这个问题,问得极好。”
“这句话,圣人是在教我们如何识人。”
“但我们不妨想一想,我们身边,最常见,也最需要我们去‘视’、去‘观’、去‘察’的人,是谁?”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奇特的引导力量。
学子们的思绪,不由自主地跟着他的话语开始转动。
是谁?
是父母,是朋友,是老师……
一个坐在角落,平日里沉默寡言的学子,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眼神一亮。
林凡的视线,恰好落在了他的身上,带着鼓励。
“张越,你来说说看。”
那名叫张越的学子,深吸一口气,在所有人的注视下,站了起来。
他没有去看王明远,而是看着林凡,声音虽然还有些紧张,但思路却异常清晰。
“学生以为,这句话,可以用来看城东集市的王屠户。”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王明远更是气得差点笑出声。
简直是胡闹!圣人言语,何等高妙,竟被用来与一个粗鄙的屠夫相提并论!
“肃静!”王明远厉喝一声,正要发作。
张越却没有停下,继续说了下去。
“我每日上学,都会路过王屠户的肉铺。我‘视其所以’,看到他每日卖猪肉,刀法精准,从不缺斤短两。这是他的行为。”
“我‘观其所由’,曾听街坊议论,他家中有一个常年卧病的妻子,需要汤药不断。他卖肉,是为了给妻子治病,养活一家人。这是他的动机。”
“我‘察其所安’,见过他好几次,将卖剩下的肉骨头,送给街角的乞儿,看到乞儿吃饱后,他脸上会露出很安心的笑容。他心安于行善积德。”
他一口气说完,整个讲堂,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他这番话给镇住了。
这番解释,没有引用任何一句经义注释,全都是最朴实的白描,却将“所以”、“所由”、“所安”这三个层次,剖析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
一个有血有肉,有担当,有善心的屠户形象,就这样立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张越转向王明远,躬身一礼。
“回夫子话。若要在策论中论及‘吏治’,学生以为,便可引用此句。考察一名官吏,不应只看他写出的文章,做出的功绩,更要深入其乡里,‘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看他如何对待父母乡邻,如何处置分外小事。如此,方能知其本性,辨其忠奸。这,便是圣人之言,于今日之用。”
话音落下,掷地有声。
王明远呆呆地站在那里,张着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那股用以压人的沉重文气,不知何时,早已被冲得七零八落。
他败了。
败得彻彻底底。
不是败在经义的辩论上,而是败在了一种他从未想象过的,鲜活而强大的力量面前。
整个明伦堂,先是极致的安静,随即,爆发出比上一次更加热烈的掌声。
学子们看着讲台上的林凡,又看看身边的张越,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兴奋与顿悟。
王明远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最终化作一片死灰。
他猛地一拍桌子,在掌声中站了起来,死死地盯着林凡。
“好!好一个‘圣人之言,于今日之用’!”
他几乎是咬着牙说出这句话。
“十日后,便是县学月考!届时,老夫会亲自出题,我倒要看看,你们这些能言善辩之辈,在真正的考场上,能写出什么样的锦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