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风雅宋朝》最新章节。
这日,陆秀夫巡视水寨。在一条破旧的战船上,他看见一个年迈的士兵正借着夕阳的余晖,小心翼翼地修补着一面残破的旗帜。那面宋字大旗已经褪色,边角破损,但老人缝补得极其认真。
"老丈何故如此费心?"陆秀夫问道。
老人抬头,浑浊的眼中闪烁着光芒:"回丞相,这面旗跟着俺三十年了。从襄阳到临安,再到这儿。只要旗帜还在,大宋就还在。"
陆秀夫默然。他继续巡视,在一艘运输船上,看见几个士兵正围着一个小男孩,听他诵读《论语》。那孩子不过十来岁年纪,声音稚嫩却坚定:"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这是谁家的孩子?"陆秀夫问。
一个士兵回答:"是范天顺将军的孙子。他父亲在丁家洲战死了,母亲病故在来崖山的路上。"
陆秀夫走近,见那孩子虽然面黄肌瘦,眼神却清澈坚定。他解下自己的披风给孩子披上:"好好读书。将来重建大宋,还需要你们这些后生。"
夜色渐深,陆秀夫回到御船。杨太后正在教赵昺读书,稚嫩的诵读声在夜空中飘荡:"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秀夫站在船舷边,望着北方。故都临安,如今已在千里之外。但他相信,只要还有一个人在坚守,华夏文明的薪火就不会熄灭。
五、 最后的海湾
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元军完成了对崖山的合围。张弘范率战船五百艘封锁出海口,李恒领步骑二万控制沿岸,彻底切断了宋军与外界的联系。
决战的气氛日益浓厚。张世杰下令拆除沿岸的行宫、仓库,将所有木材用于加固船寨。能拿得动兵器的男子都被编入行伍,连文人官员也配发了武器。
十二月十五日夜,陆秀夫独自在船舱中整理文书。他将重要的典籍、诏书打包封存,又在每一包上都细心地标注内容。这些典籍,记录着一个文明三百年的辉煌。
文书官陈仲微忍不住问:"丞相,这些典籍还要带着吗?"
"要带着。"陆秀夫坚定地说,"即便我们战败,这些典籍也要流传下去。让后人知道,曾经有一个朝代,它的文明如此灿烂;曾经有一群人,为了守护这个文明战斗到最后。"
他取出一卷《春秋》,在扉页上工整地题下一行字:"华夏道统,薪火相传。"
这时,张世杰走进船舱,面色凝重:"探马来报,元军正在准备总攻。"
陆秀夫放下手中的笔,平静地问:"还有多少时间?"
"最多三日。"
两人相对无言。窗外,月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这片美丽的海湾,即将成为决定一个王朝命运的战场。
"我去巡视防务。"张世杰转身欲走。
"世杰兄。"陆秀夫叫住他,深深一揖,"这些年来,辛苦你了。"
张世杰愣了一下,随即还礼:"为国尽忠,死得其所。"
两位支撑着大宋最后希望的栋梁,在这个月明之夜,完成了他们之间最后的对话。
海风呜咽,仿佛在为这个即将落幕的王朝奏响挽歌。而在崖山这个最后的避风港里,十万人怀着必死之心,等待着最终的决战。
(第八卷 第十六章 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