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1800年之龙腾四海》最新章节。
天色已暗,郑一嫂带着人冲往山顶时,能听到夜风里的枪声和炮声。
喘息着登上高处,她站在一块巨石上,遥看远处战斗处的山地。
此时已经天色暗沉,山顶上不时有枪口的火光跳动,然后下面大约六十米左右总有十几把火枪在朝着山顶火光亮起处极速集火。
更远处的山脚,有英国的榴弹炮在开火,但明显能从炮声里听出那是滑膛炮。
山头有爆炸,榴弹爆裂的闪光会一瞬间点亮夜色。
她不理解为什么山上的大炮不开火?
估算了一下对方炮火的距离,郑一嫂转头喊道:“把两门三磅炮抬过来,给我在这里架设,朝山脚的炮火闪亮处,给我狠狠地轰击!”
然后再留下二十人的线膛枪兵守卫这个炮阵地,再次向着远处的山头奔跑而去。
这一夜,天空无云,开普敦的月光清亮,百米内能看清人影的移动,这对于防守方是一种优势。
郑一嫂安排的防守地,是远离海岸的两个高处的山头,英军的海军大炮轰击不到,山顶也有树木可以直接砍伐来建造工事。
冲上第一个山头,她才发现这群蠢货,因为大炮没有射界,所以没有开炮!
她问:“为什么不移动大炮,找一个有射界的地方!”
一个白人胖子,叽里咕噜的说了一遍,翻译解释,郑一娘才知道。
“你是说,规定就是安装在这里,所以没有移动?”,郑一嫂要昏倒了,这群民兵真的是木鱼脑袋吗?
她下达新的命令,“大炮,从现在起可以移动到任何地方,明白了吗?”
同时,她还发现,白人是一群,黑人是一群他们相互之间无法调动,除了她刚刚带来的华人水兵说话还算管点用,他们相互之间完全无法协调。
这个山头有二百人。
她看了看伤亡情况,在有木头胸墙的情况下,依然有十五名战士牺牲,还有二十人负伤。
但剩余人持续不断的射击,压制了英国佬进入六十米的范围,夜色里,她看不清英国人倒下了多少。
但山腰处的一片大石头后面,一定藏着很多英国陆战队士兵,因为每一次集火的闪光,都是来自那片石头区域。
郑一嫂知道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月夜,对方是滑膛枪兵,那么五十米是关键。
这个阵地选的位置简直就是走了狗屎运,最靠近的石头区也距离有六十米远,中间没有遮挡物,线膛枪可以封死那片区域。
当她在思考,英国人可能会绕路!
比如,如果是她,就会在夜色掩护下,从一百米外绕到另一侧的西南面悄悄摸上来。
她叫上五个华人水手,带着十五个部落战士,去西南面找一个前方有开阔地的高处埋伏。
一个叫做沙卡的黑人少年,引起了郑一嫂的注意。在郑一嫂指定伏击地点之后,这少年居然主动让十五个黑人战士们将身上的木头盾牌取下来,每两面叠加,捆上绳索和石头做成七个小护板墙。
人蹲下,确实能挡住对方的射击线路。
这个时代的子弹是铅做的,碰到木头会膨胀,穿透力不强,绝对打不穿这两层木板。
郑一嫂让翻译告诉沙卡:“沙卡,战斗结束后,你过来找我”。
郑一娘留下四百华人水兵和十门新带来的四磅炮,巩固阵地,又继续前往下一个山头。
在第二个山头,她发现一个叫做斯宾塞的青年居然在两天前,就让人用炮弹的火药包,清除了所有射界里的巨石。
这片山头,英国海军陆战队只进攻了三次,就再也没有出击,这说明他们伤亡惨重。
而且,斯宾塞让一群人不断移动阵地上的十门三磅炮,炮击山脚的英军炮阵地,打的英国佬的火炮都不敢开火。
郑一嫂很高兴,她也让斯宾塞战斗结束后来找她,这一次她留下另外的四百水兵和另外的八门四磅炮,协助斯宾塞防守山头。
自己则带着两百华人水兵作为后备部队,随时增援。
战斗一直持续到第二日凌晨,英国人最终也没能攻下任何一个山头。
但郑一娘已经发现,民兵部队有一个真正的问题,不是他们不勇敢,而是缺少一套组织架构。
他们不知道何时应该干什么,而且最早建立的队长有很多并不称职,像斯宾塞这样的人太少了。
这支民兵部队,有三个急需改变的问题:
第一,重新选拔百人队长。
第二,暂时不能让不同肤色的人联合组队。语言是一个问题,可信任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她已经发现,白人喜欢把最危险的地方叫黑人去守,这是数百年积累下来的,深入骨子里面的歧视和对黑人生命的无视。
第三,要培养自己信任的军官,这些军官要架构在百人队之上。他们可以调动各个民族的百人队行动。这些军官要快速掌握汉语,他们可以沟通妈祖军,也能沟通自己族群,没有这一层架构,一万人也是散沙!
怎么挑选百人队长?如何挑选一批有脑子的军官?
郑一娘知道,只有通过两个办法:一,从战场上杀出来的狠人;二,组织演练,看看谁的队伍有脑子,有狠劲,知道如何不择手段的获得胜利。
是的!
军事演练不是按部就班,军事演练看的是谁狠,要么咬着牙拼死要获胜,这是猛将;要么不按套路出牌,为了胜利什么不要脸的事都能干出来,这是智将!
突然,郑一嫂想到了姚耀祖。这货就是一个完全不要脸的人,却他娘的,是个好军人。
郑一嫂站上高高的山顶,望向远处,那边是英国海军陆战队来的方向,风撩动她的长发,今年她四十岁,已然征战一生。
六年前清朝朝廷来招安,但获得妈祖军枪械的郑一嫂,已然发现满清的海船根本不是他们红旗帮的对手。所以,她开出来的条件,满清没有答应。
但郑一嫂其当时也已经答应不劫掠大清的海船,她以前一直没有想明白,红旗帮抢洋人,为什么大清会在背后突然捅刀子?
直到牛野说了一句话:“你动了洋人,就是动了很多满清贵人的银子。这群疯狗拿了洋人的银子,一切都是围绕洋人的利益行动,红旗帮要么接受招安消失,要么就直接肉体消失!”
郑一嫂那时才想明白,大清里面有很多人其实吃着洋人的饭,是在帮洋人做事,他们就是洋人刀,帮洋人杀红旗帮的兄弟。
现在,红旗帮已经没了,红旗帮的那个郑一嫂也已经没了。
她此刻是中华国妈祖军的郑一娘,她就站在夜色里,站在开普敦的十二使徒峰之上,遥望远方,轻声说道:“来吧!英国佬,让我郑一娘看看你们有多少本事?”
远处,悬崖底下,沙滩边,一个避风处的篝火旁,英国海军陆战队团长亚当,看着抬下来的一百一十三具尸体,脸色极度阴沉。
副团长在旁边说道:“还有200伤兵,队伍士气很差,有排长不愿意进攻。”
亚当冷冷的问道:“谁?让他来见我!”
十分钟后,海滩上传来一声枪响,所有士兵立刻起身拿枪,看向枪声响起的方向。
亚当用手枪指着地面上的尸体,大声喊道:“抗拒军令,我已经军法处置。明日清晨,谁要是再抗拒军令,我不介意再杀一个!”
沙滩上,很沉默,只有风,火堆和海浪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