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艺之神》最新章节。
老班头(走过去,看了看):行!就刻一朵小祥云,别太大,别抢了字的风头。阿罗,你手巧,你帮着小墨刻,注意分寸。
阿罗(高兴得跳起来):好嘞!保证刻得漂漂亮亮的!
(阿罗拿起小刻刀,跟小墨一起,在铜简的一角刻起祥云。大牛则在一旁,把打磨用的细砂纸剪成小块,准备等刻完字,再把铜简整体打磨一遍)
第四幕:交工遇波折,憨货们获认可
场景
十五日后,宫束班工坊门口。
投龙铜简已经全部完工,放在一个红绸铺着的木托盘上。铜简表面被打磨得光亮,刻字清晰有力,一角的祥云小巧精致,整体庄重又不失灵动。老班头领着大牛、小墨、阿罗,站在门口,等着陈公公和李大人来验收。
(不一会儿,陈公公和李大人来了,身后还跟着几个内侍省的太监)
陈公公(走到托盘旁,弯腰拿起铜简,眯着眼睛看):老班头,这就是你们半个月赶出来的投龙简?让咱家看看……嗯,表面倒还光滑,没什么毛刺。
李大人(凑过来,拿过铜简,翻来覆去地看,又对照着文稿,逐字核对):“恭请昊天上帝”……哎,这“帝”字,怎么是竖钩?文稿上明明是竖弯钩,你们怎么敢私自改字?
(小墨赶紧上前一步,躬身道)
小墨:李大人,这“帝”字改成竖钩,是小人的主意。小人觉得,竖钩更显挺拔威严,符合“昊天上帝”的身份,也更能体现陛下的诚心。而且,这也符合篆书的笔法,并非随意改动。
陈公公(脸色一沉):你一个小工匠,也敢妄议陛下的文稿?要是陛下觉得你改得不好,你有几个脑袋够砍的?
阿罗(赶紧上前):陈公公,这事儿不能怪小墨!是我先提议改的,大牛也同意了,班头最后拍的板。要罚就罚我们所有人,别只怪小墨!
大牛:对!要罚就罚我!我力气大,扛得住!
老班头(上前一步,挡住三人):陈公公、李大人,改字的主意是我定的,跟他们三个没关系。要是陛下怪罪,我一人承担。但这投龙简,无论是材质、工艺,还是刻字,我们都用了十二分的心思,绝无半点敷衍。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一个小太监骑着马,飞快地跑过来)
小太监(翻身下马,喘着气):陈公公、李大人,陛下有旨,让你们即刻带着投龙简,去兴庆宫面圣!陛下要亲自验收!
(陈公公和李大人对视一眼,赶紧拿起铜简,领着众人往兴庆宫去。老班头和三个徒弟跟在后面,心里都有点慌)
场景转换
兴庆宫,沉香亭旁。
唐玄宗坐在亭子中央的宝座上,身穿龙袍,手里拿着一把玉柄团扇。周围站着几个大臣,还有内侍省的太监。陈公公捧着铜简,小心翼翼地走到宝座前,跪下献上。
唐玄宗(拿起铜简,放在手里,仔细看了看,又逐字读了上面的祈愿文):这铜简的材质,倒是不错,手感温润,没有毛刺。刻字也清晰,笔力挺劲,看着舒心。
陈公公(赶紧说):陛下,这工匠们私自把“帝”字的竖弯钩改成了竖钩,实属僭越,请陛下治他们的罪!
唐玄宗(看了看“帝”字,又看了看跪在下面的老班头四人):哦?为何要改这个字?
小墨(趴在地上,声音有点抖,但很坚定):回陛下,小人觉得,“帝”字刻成竖钩,更显威严挺拔,符合昊天上帝的身份,也更能体现陛下对上天的敬畏之心。小人不敢僭越,只是想让这投龙简更完美,不负陛下所托。
唐玄宗(笑了笑,拿着铜简,走到小墨面前,弯腰扶起他):你倒是个心思细的。这字改得好,比原来的竖弯钩更有气势,可见你用了心。老班头,你教出来的徒弟,不错!
老班头(赶紧磕头):谢陛下恩典!都是陛下的福泽,臣等才能把这投龙简做好。
唐玄宗(又看了看铜简一角的祥云):这祥云刻得也小巧,不花哨,刚好点缀。你们宫束班,虽然看着粗手粗脚,倒都是些懂行的“憨货”,比那些只会循规蹈矩、敷衍了事的工匠强多了。
李大人(赶紧上前):陛下圣明!宫束班确实用心,臣会好好嘉奖他们!
唐玄宗(把铜简交给身边的太监,又对老班头四人说):你们这次立了功,赏宫束班黄金五十两,彩缎二十,老班头(领着大牛、小墨、阿罗跪地磕头,声音带着激动):臣等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谢恩起身,陈公公和李大人脸上也没了之前的严肃,对着老班头连连道贺。离开兴庆宫时,太阳正挂在半空,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
阿罗(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手里还攥着一小块赏赐的彩缎):班头!咱们这次不仅没被治罪,还得了赏赐!以后咱们宫束班,是不是就是宫里最厉害的青铜工坊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牛(摸着后脑勺笑):那可不!陛下都说咱们做得好,以后再铸铜器,我抡锤子更有劲了!
小墨(手里拿着陛下看过的刻刀,小心翼翼地擦着刀刃):以后做活,更得用心。不能辜负陛下的信任。
老班头(看着三个徒弟,捋着半秃的胡子,笑得眼睛都眯了):你们这群憨货,总算没白忙活。不过别得意忘形,往后的活儿,还得一步一步来,半点马虎不得。走,回工坊!今晚咱们用赏赐的黄金,买些酒肉,好好庆祝庆祝!
(四人说说笑笑地往工坊走,阳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身后的兴庆宫朱墙琉璃瓦,在阳光下闪着光,而宫束班工坊里,那股松香与铜屑混合的味道,似乎也变得更香甜了些)
第五幕:工坊庆功宴,憨货们话家常
场景
宫束班工坊。
傍晚时分,工坊里的铜器都被归置整齐,中间摆了一张大木桌,桌上摆着酱肘子、烤羊肉、凉拌蔬菜,还有一坛刚开封的米酒。老班头坐在主位,大牛、小墨、阿罗围着桌子坐下,脸上都带着笑意。
(大牛率先拿起一块酱肘子,大口啃了起来,油汁顺着嘴角往下淌)
大牛(含糊不清地说):班头,这酱肘子真好吃!比上次咱们在街口张记买的还香!
阿罗(拿起酒碗,给老班头和小墨各倒了一碗酒,又给自己满上):那是!这次咱们得了赏赐,得吃点好的!班头,我敬您一杯!要不是您领着咱们,咱们也做不出这投龙简,更得不到陛下的赏赐!
老班头(端起酒碗,跟阿罗碰了一下,喝了一口):别光谢我,这活儿是咱们四个一起干的。大牛连夜做模具,小墨仔细刻字,阿罗也没少帮忙,少了谁都不行。
小墨(夹了一口蔬菜,慢慢吃着):其实一开始改“帝”字的时候,我还挺怕的,怕陛下怪罪。没想到陛下不仅没生气,还夸咱们用心。
阿罗(放下酒碗,拍了拍小墨的肩膀):那是因为你改得好!再说了,咱们还有班头和大牛呢,就算出了事儿,咱们也一起扛!
大牛(使劲点头,又喝了一口酒):对!咱们宫束班,就是一家人!以后不管有什么活儿,咱们都一起干,保证做得又快又好!
老班头(看着三个徒弟,眼里满是欣慰):好!说得好!咱们宫束班,虽然都是些粗人,没读过多少书,但咱们手里有真本事,心里有诚心。不管是铸铜鼎,还是刻铜简,只要咱们用心做,就没有做不好的活儿。
(阿罗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一块打磨好的小铜片,上面刻着一朵小小的祥云)
阿罗:班头,小墨,大牛,你们看!这是我今天打磨的,上面刻了祥云,跟投龙简上的一样。我想把它送给咱们宫束班,就当是个纪念,纪念咱们一起做出了陛下都满意的投龙简!
小墨(拿起铜片,仔细看了看):刻得不错,比之前你刻的小人好看多了。
大牛(凑过去看了看,笑着说):要是再刻上咱们四个的名字,就更好了!
老班头(接过铜片,摸了摸上面的祥云,点了点头):好主意!明天咱们就把咱们四个的名字刻在上面,挂在工坊的梁上,让往后的人都知道,咱们宫束班,曾经做出过一件让陛下都称赞的好东西!
(四人又端起酒碗,碰在一起,酒液洒出来一点,落在桌上,映着桌上的灯火,格外温暖。窗外,夜色渐浓,长安城的灯火一盏盏亮起,而宫束班工坊里的这盏灯,却亮得格外久,也格外暖)
第六幕:后续传佳话,憨货们守初心
场景
半年后,宫束班工坊。
工坊里比半年前更热闹了些,多了两个年轻的学徒,正跟着大牛学习熔铜。小墨坐在案子旁,指导学徒刻字,阿罗则在一旁,给学徒演示如何打磨铜器。老班头坐在门口的椅子上,晒着太阳,手里拿着那块刻有祥云和四人名字的小铜片,时不时摸一摸。
(这时,一个宫里的太监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张工单)
太监(笑着对老班头说):老班头,陛下让你们宫束班再铸一尊青铜香炉,放在太庙,限一个月之内完工。陛下还说,相信你们宫束班,一定能做好。
老班头(赶紧起身,接过工单,笑着说):请公公回禀陛下,臣等一定用心做,绝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太监走后,大牛放下手里的活,凑过来说):班头,又有新活儿了!还是陛下交代的,咱们可得好好做!
小墨(点了点头):嗯,太庙的香炉,比投龙简更庄重,咱们得更用心。从熔铜到刻花纹,每一步都不能马虎。
阿罗(搓了搓手,眼里满是期待):太好了!我已经想好香炉上刻什么花纹了,刻上龙凤呈祥,再加上祥云缭绕,保证好看又庄重!
老班头(看着三个徒弟,又看了看两个年轻的学徒,笑着说):好!那咱们就开始准备!大牛负责准备铜料和模具,小墨负责设计花纹和刻字,阿罗负责打磨和指导学徒,我来总揽全局。咱们还是跟上次一样,用心做,不偷懒,保证做出一尊让陛下、让太庙都满意的青铜香炉!
(两个学徒听得眼睛发亮,赶紧跟着大牛去准备铜料。小墨拿出纸笔,开始画香炉的花纹草图,阿罗则在一旁,给学徒讲解打磨的技巧。老班头看着工坊里忙碌的身影,又看了看梁上挂着的那块刻有祥云和四人名字的小铜片,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阳光透过工坊的窗户,洒在铜器上,反射出柔和的光。远处,长安城的钟声传来,悠远而庄重。宫束班的这群“憨货显眼包”,虽然依旧会在干活时闹点小笑话,会为了细节争得面红耳赤,但他们手里的活儿,却始终用心,始终真诚。而这份用心与真诚,也让他们在唐朝的青铜工艺史上,留下了属于宫束班的独特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