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遗孀与忠犬小叔》最新章节。
			     然而这几年新帝登基,手段雷厉,此前已处置了一批怠政无为、才不堪任的官员。
 朝廷正值用人之际,年初翰林院便得风声,说是今年四月将破例提前进行磨勘。
 去岁步入翰林院的一甲进士们,皆有望提前获得实缺。
 果然,前些日刚听闻六部好些官员被罢免,今日诰词就下来了。
 如今诏令下来,怎不令赵惊弦振奋?
 苦读十余载,他心中自有其抱负与野心。
 心系百姓民生是真,渴望跻身高位同样是真。
 除了赵惊弦,翰林院中与他同科的数位进士亦有了新的任职安排。
 谢弘义同样分至六部,任职礼部员外郎,官阶正六品。
 另有二甲出身中的几位,有的分到了刑部、工部任主事之职,有的则外放至地方州县,担任父母官。
 其实早在年初,陆大人就曾单独找过赵惊弦,问过他的志向。
 陆大人素来极为看好关文山与赵惊弦二人,对他们的品性与文采都青眼有加,内心是希望两人都能留在翰林院,将来成为清流砥柱。
 当时,赵惊弦听了陆大人的问题,沉吟片刻,终究还是坦诚以告,言道自己更希望能亲身参与实务,为朝廷效力,为百姓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陆大人听罢,并未多言,只勉励了他两句,让他不要忘记初心。
 他明白,欲真正改善民生,确需有才能之人深入实务,而赵惊弦很合适。
 陆大人也同样问过关文山。
 关文山直言自己志在学问,愿效仿先贤,于翰墨书香中穷经究理,因此毫不犹豫地选择留在翰林院,继续担任修撰一职。
 他自幼深受家学熏陶,醉心典籍,于学问一道颇有钻研之志,留在清贵之地潜心着述正合其心意。
 以他的才学与心性,再过两年,升任侍讲、侍读乃至学士,皆是可能。
 得了实缺的共有七人,而去岁一同进入翰林院的进士,有十六人之多。
 陆大人体恤下属,邀众人下值后一同前往酒楼聚饮。
 此番宴席,既是为七位即将赴任的同僚贺喜,亦算是众人共事一年后分道扬镳的分袂宴。
 下值之后,得了好去处的人们自是满面春风,互相道贺。
 而那些此次磨勘未能选中、仍需留在翰林院等待机会的同僚,不论心中作何感想,此刻也都维持着表面上的和气,纷纷拱手向他们致贺。
 一位年纪比赵惊弦大上不少、同为去岁新科进士的颌下蓄须的三十岁左右男子,恰好走在赵惊弦边上,拱手对他致贺:“赵编修,恭喜啊!这户部可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好去处!”
 言语之间不难听出酸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