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手握万顷田,有兵有粮不争王》最新章节。
			     罗宾还做了个灯架,晚上干活,那电瓶和灯架往那一放,亮堂堂,方便不少。
 把整出来的地种满之后,罗宾又整其他土地,
 这段时间,罗宾也想明白了,自己就是个普通人,
 没啥大本事,有这么一个大空间,有这么多土地,似乎也只能种地。
 也没啥嘛,自己父辈往上都是农民,小时候在村里,也没少干农活,自己对种地也不反感,那就种地呗。
 慢慢来,积累点钱,就可以卖机械设备,以后也许可以实现智能化、机械化和规模化种植。
 现在没钱,房贷压力不小,工作还得做着,上班体力上是不累的,是心累。
 罗宾的工作是费神费脑,工资不高,勉强吃饱,在下班时间和周末,干农活也还可以,不费脑。
 不过翻地松土这事儿,仅靠锄头,真的又费事又费人,效率太低。
 于是罗宾在周末,到农机市场,花了三千块,买了个能翻地能除草,能开沟还能起垄的手扶旋耕机。
 罗宾是这样想的,地多翻点,搞个十亩八亩的,等到季节,各种粮食作物都种点,看看效果。
 一晃两个月,罗宾在这段时间,发现了空间与外界的一些不同点。
 第一,空间下雨的是定时的,每十天下一场雨,就是比如今天下雨了,中间隔九天都是晴天,第十天才会再下雨,而且雨量不大不小。
 刚开始一个月,罗宾只是觉得,过一段时间会下一场雨,也没留意。
 第二个月,罗宾为了尽快了解这个空间,买了了室外温度计、雨量计,还有本子和一个帐篷放在空间里。
 每天记录不同时刻的气温,多久下雨,雨量多少,两次降雨间隔蒸发量多少,还有每天种植了什么作物,长势如何等。
 经过一个月的记录,雨天的特点如下,降雨日期固定,具体时间点不固定,早上中午下午半夜都有可能。
 雨量基本稳定,与十天内的蒸发量大致相当。
 不过这也只是三次的数据,还要继续观察记录。
 第二点,气温方面,白天最高气温在二十八到三十五度之间,夜间最低气温在十八到二十度之间,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相对稳定。
 昼夜温差很大,基本都是十度,这样的气候条件,加上肥沃的黑土,不旱不涝的降水,简直是农业发展的最完美最理想环境。
 平均气温在二十二三度,关键是两个月过去了,气温没变过。
 两个月前,外面是五月初,第一次进来,罗宾觉得空间里面比外面热,然而现在七月了,太阳火辣辣的,气温高达三十九度,而空间里还是三十度。
 如果气温一直如此,那就没有季节之分,也就是说,任何时候都可以种植作物。
 为了验证,罗宾也不等什么时节了,玉米、小麦、水稻、土豆、红薯、南瓜、西瓜、大豆、花生等等等等。
 但凡罗宾能想到的,都买种子种上,想不到的就上网找,上网买种子。
 但凡适合热带亚热带气候种植的,甚至生长在暖温带的,都尝试种植。
 每样也不多种,就一两分地,而且不是一次种完,所有种子种完一轮,隔几天接着第二轮,第三轮,如此循环。
 随着时间推移,罗宾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种植的瓜果蔬菜,如四季豆、西红柿、茄子等,这一类开花的作物,结的果子很少。
 其他的蔬菜长势都很好,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