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最新章节。
			     "轻装入城?"刘备闻言略显迟疑。
 "大哥不可!"张飞急声劝阻,"怎能让你们独往?至少要带上俺!"
 诸葛川耐心解释:"张伯父,若刘璋真有杀心,纵使带上诸位将军,结果亦无不同。"
 “倒不如说,你们驻守城外,我和刘伯父在城内反而更安全。”
 “再说!”
 “我们又不是要在城里过夜,天黑前就会返回。”
 即便如此,在诸葛川解释后,张飞仍是一脸倔强。
 显然,他并未被说服。
 无奈之下,
 诸葛川将目光投向刘备,等待他的决断。
 所幸,刘备不负众望。
 紧要关头,
 他展现出了一代雄主应有的魄力。
 “伯治说得在理,这涪城之行,我理当单刀赴会!”
 刘备颔首,随即对张飞和诸葛亮说道:“孔明,翼德,你们率大军就地驻扎。”
 “我和伯治先入涪城一探虚实。若能成事,哪怕冒些风险也值得。”
 “更何况……”
 刘备笑着拍了拍诸葛川的肩膀,“我信得过伯治的谋划,他绝不会让我涉险。”
 诸葛川闻言笑道:“刘伯父明鉴!”
 “此去涪城,最坏不过是场鸿门宴。”
 “虽说尚未收到张松书信,但依他的性子,此刻必定在刘璋身边。”
 “当年鸿门宴,高祖尚有项伯相助;如今我们也有张永年暗中周旋。”
 “有张松在中间调停,刘璋怎会对我们起杀心?”
 “再说了!”
 “他刘季玉哪有楚霸王那等'力拔山兮'的气概?”
 诸葛川将张松比作项伯,把刘璋比作项羽,这番比喻引得众人莞尔。
 刘备当即决断:“就这么定了!”
 “伯治随我同往涪城。”
 说罢,他向诸葛亮、张飞、黄忠、魏延等人递去安抚的眼神,扬鞭策马直奔涪城而去。
 诸葛川见状,亦打马跟上。
 与此同时,涪城城头。
 刘璋正欲开启城门迎接刘备,却遭到刘璝、张任、冷苞、杨怀、高沛等将领的集体反对。
 “主公,此事万万不可!”
 “刘备引五万兵马来此,居心叵测。为保主公安危,请容我等先探明虚实。”
 “不妨派人邀刘备入城相见。”
 众将你一言我一语,令刘璋面露不悦。
 “荒谬!”刘璋怒斥道,“玄德兄远道而来,尔等不开城门相迎便罢,竟敢阻挠本州牧!”
 “刘璝,汝欲效仿王累乎?”
 此言一出,刘璝等人顿时语塞。
 想起王累惨死之状,三人不禁心头发凉。
 他们实在不解:主公为何执迷不悟,坚信刘备不会加害于他?连孩童都懂的防人之心,主公竟全然不顾。
 僵持片刻后,众将终是退让。
 杨怀沉声道:“要见刘备也可,但须远离其大军。我等愿护主公至城下空地,与刘备阵前相会。”
 这已是众将最后的底线。
 刘璋听完,心中仍有疑虑……
 然而。
 面对众将领那副“主公若不点头,我们誓死不开城门”的态度。
 他只能勉强应允。
 此时。
 张松默不作声。
 他冷眼旁观,似在观察诸将谁堪大用,谁不堪用。
 忽然。
 一阵匆忙脚步声传来。
 一名西川守军自城头奔下。
 “报主公!”
 “报各位将军!”
 “南郡大军已停止行进!未再逼近城下,看其动向……”
 “似在扎营休整。”
 士兵话未说完,先前献策的杨怀已神色骤变:“主公,末将早说过!”
 “刘备此来,必有所图!”
 “他下令扎营,分明是要对涪城不利!”
 杨怀此言一出,刘璋脸色愈发难看。
 他实在不愿相信,刘备竟会负他。
 正当刘璋犹豫是否要登城查看南郡军虚实之际——
 那名报信士兵急忙插话。
 “错了错了!”
 “将军且听属下说完!”
 “南郡军虽在扎营,但另有两人单骑向城门而来。”
 “一老者,一少年!”
 “老者看似正是刘皇叔!”
 “少年身份尚未可知!”
 “此刻他们应已至城下!”
 话音方落。
 城外传来马蹄声响。
 片刻。
 一声高喝穿透城门。
 “刘季玉可在?!”
 刘备携侄儿诸葛亮前来拜会涪城!
 声音虽轻,却格外清晰,涪城守军皆闻。
 城门内,刘璋与张松、杨怀、高沛、刘璝、冷苞、张任等人听得分明。
 刘璋环视众人:"诸君还有何话讲?我那族兄已至城下,莫非让本州牧隔墙相谈?这等事,尔等做得出,我却做不来!"
 众将闻言,皆面露愧色。
 刘璋稍加揶揄后,当即下令开城迎客。
 涪城城门缓缓开启,刘璋不顾杨怀等人,径直出迎:"玄德兄!璋盼你多时矣!"
 张松紧随其后,初见诸葛亮时眼底掠过惊诧,却不动声色地执礼相待。
 刘备见刘璋亲迎,立即下马行礼:"贤弟,备亦日夜思念相见之期。"
 二人见礼毕,刘璋大笑着邀刘备入城。
 一路奔波辛苦,不如进城好好休整一番!
 对了,玄德为何将军队驻扎在城南,莫非对我有所顾虑?
 涪城虽小,但安置你带来的将士还是绰绰有余的。
 刘璋说着,目光投向远处那支停驻的五万南郡大军。
 刘备微微一笑,解释道:
 入川以来,为安抚各处关隘守将,我军从不入城驻扎。
 如今到了涪城……
 若贸然进城,只怕徒生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