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最新章节。
			     "长公子尽管试试。"
 "若今日真成了残废,往后瘫在榻上有人端茶递水,倒也不坏。"
 但心底却愈发确信:刘封只知他是诸葛亮养子,对昨夜之事全然不知。但凡对方有点脑子,断不敢如此开罪于他。
 想到这里,原本有恃无恐的诸葛川也不免犯嘀咕——
 但愿...这位长公子别真是个莽夫。
 否则——
 他余光扫过青石板地面,
 待会对方若纵马踏来或扬鞭抽打,
 该用哪种姿势翻滚躲避才最体面呢。
 关于颜面与气度?哈,那算什么东西。
 保命才最要紧。
 文坛泰斗鲁树人有言:"活着总比死了强,人一死,可就真完了。"
 骏马之上。
 刘封听罢诸葛川之言,气得发笑。
 "好得很!"
 "今日若不给你些颜色瞧瞧,你还当本公子在说笑。"
 话音未落,手中马鞭已破空而出。
 刹那间。
 诸葛川但闻劲风呼啸。
 "啊!"
 惨叫声骤起。
 未觉疼痛的诸葛川循声望去——
 却发现刘封这一鞭竟抽在了围观人群中,正对他指指点点的一名汉子脸上。
 此刻那人面颊上皮开肉绽,鲜血直流。
 适时传来刘封的冷哼:
 "卑贱草民,也配议论本公子?不知死活!"
 说罢转头逼视诸葛川。
 杀鸡儆猴之意,昭然若揭。
 "长公子技止此耳?"
 "不嫌乏味么?"
 诸葛川淡然相询,随即转向怒发冲冠的向朗,指着受伤汉子道:"子峤可带有银钱?若有的,替为兄取些给这位壮士治伤。"
 "终究..."
 "此事缘起你我。"
 这番处置引得围观百姓纷纷喝彩。
 相较刘封滥伤无辜的暴虐行径,
 二人手段,
 孰高孰低,
 一目了然!
 刘封冷眼望着诸葛川的举动。
 直到那挨了他一鞭的汉子千恩万谢地接过向宠递来的银钱,匆匆赶往医馆……
 他才讥讽地拍起手掌。
 “啪——啪——啪!”
 “好一个处变不惊!”
 “好一个笼络人心!”
 “诸葛川,本公子今日倒要对你另眼相看了。”
 说话间,刘封瞥见周围聚集的百姓越来越多……
 心知今日难以继续,他猛地一扯缰绳。
 “哼!”
 “咱们走着瞧!”
 马头调转,他毫不顾忌前方是否有百姓,扬鞭狠狠抽向马臀。
 所幸……
 挡在前方的百姓反应迅速,无人受伤。
 “嗯?”
 这次轮到诸葛川意外了。
 他没想到刘封的刁难竟如此潦草收场。
 全然不像小说里那般穷凶极恶、无脑树敌。
 倒像是……
 他刚摆出逆袭姿态,喊出“三十年河东——”
 还没吼出“莫欺少年穷”,对方就坦然承认:“我有隐疾,退婚是为你好。”
 反派是有了。
 却……
 反得不够纯粹。
 这念头在诸葛川脑中一闪而过。
 他很快释然。
 小说终究是小说。
 刘封是活生生的人。
 而他,也不是笔下那些无所不能的主角。
 如果真是小说作者塑造的龙傲天主角,诸葛川真想揪住作者领子问问——说好的金手指呢?
 别说烂大街的召唤系统,就算给个垫底排行榜系统也行啊!
 压下心中吐槽,他看向仍聚在周围的百姓,拱手道:"各位叔伯乡亲,别围着看热闹了,都回吧。"
 "方才不过是我与长公子演了场戏,大伙就当图个乐子。"
 这话让目睹全过程的百姓们面面相觑——谁能想到被当街刁难后,少年郎竟给对头搭台阶?
 有人忍不住嘀咕:"我家那孽障要有人家一半胸襟..."说着狠狠瞪向自家躲在人堆里的浑小子。
 "小先生放心!"老农拍着胸脯嚷道,"谁是谁非大伙门儿清!就算刘皇叔亲自来问..."
 "对!咱们都作证!"
 七嘴八舌的声浪中,人群终于散去,只剩诸葛川和憋红脸的向宠。
 "川儿哥儿你拦我作甚!"少年将军拳头捏得咯咯响,"刘封这厮越发猖狂了!"
 "知道的说是养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才是荆州之主!"
 "上回偷换军械被皇叔责罚,转眼就敢当街纵马撞你——难怪云长将军见他就拧眉!"
 向宠闻言一愣,眼中闪过疑惑:"川儿哥此话何意?宠愚钝难解!"
 诸葛川轻叹一声,悠悠道:"子峤,你只见他骄纵跋扈,却未见其如履薄冰。每日战战兢兢,唯恐大祸临头之人,又岂是真的不知死活?"
 向宠眉头紧锁,手中马鞭不自觉攥紧:"川儿哥是说......"
 "自污以求存罢了。"诸葛川望向远处宫墙,"他今日所为,不过是为引起我的注意。你与那受鞭之汉,皆是他布局中的棋子。"
 向宠猛然瞪大眼睛,手中马鞭"啪"地掉在地上:"这......"
 凉亭外竹影婆娑,将二人身影映得忽明忽暗。诸葛川俯身拾起马鞭,在掌心轻敲三下:"记住,在这乱世中,有时示弱反是保身之道,逞强反倒取祸之由。"
 向宠怔怔望着诸葛川,忽然觉得眼前这个总是懒散笑着的兄长,此刻眼中竟藏着深不见底的寒潭。
 诸葛川瞧着前来请教的向宠,并未立即作答。
 只是抬手点了点前路,招呼道:“边走边聊吧,难不成你想让咱俩一直杵在这儿?”
 向宠被噎得无言以对,只得亦步亦趋跟着诸葛川前行。
 不过——
 方才吃过的亏让他长了记性,向宠下意识拽着诸葛川贴住路边走。
 这模样逗得诸葛川摇头轻笑。
 他慢悠悠开口,为先前那番话补了解释:“子峤可曾想过,长公子刘封的处境,像极了当年率六十万大军伐楚的秦将王翦?”
 “彼时李信败于楚将项燕,为成就霸业,秦王政只得请老将王翦出山。”
 “王翦接令时却立下三桩条件:讨封地、索宅院、要金银。”
 “除了年迈力衰未敢讨要美色,能要的,他半点没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