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最新章节。
几位将领连忙抱拳告罪:"末将不敢妄自揣测主公深意。"
大王英明神武,自有决断,此举必有深意,末将不该妄加揣测。"
典韦、周泰、黄忠、赵云等人闻言,不由得心头一颤。
自古以来,为君者最忌臣子窥测上意。君王需要保持威严难测,方能震慑群臣,令百官尽心用命。
刘凤方才那番话,让众将以为是责备之词,慌忙请罪。见爱将们躬身抱拳,刘凤无奈笑道:"这是作甚?寡人何曾责怪你们?都快快起身!"
听到这番解释,众将这才松了口气。既然大王明言不怪罪,自然无需担忧。"诺!"四将齐声应答,重新挺直腰杆,静候王命。
刘凤斜倚主座,撑着脸颊苦笑道:"你们啊,想得太复杂了。深夜召见,就是知道你们对放走公孙度叛军一事心存疑惑。"
"你们都是燕军栋梁之将,若不晓后计,难免束手束脚。寡人这就为你们详解其中谋划。"
深知将领需明战局之理,刘凤向来主张开诚布公。最厌诸葛孔明那般故弄玄虚的用兵之道,凡事都要讲个清楚明白。
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将士不解主帅意图,胡乱行事,不仅完不成既定谋划,更可能坏了整个战局。
刘凤看着众将领,语气低沉道:“按照最初的平叛部署,我根本没打算让公孙度那支叛军活着离开。”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公孙度部在燕境造成的经济损失实在太严重了。我向来主张恩怨分明,绝不优柔寡断!”
话锋一转,刘凤露出深思之色:“但现在的局势需要我们重新权衡——彻底剿灭公孙度对燕国究竟是利是弊?”
“以燕军的实力,在昌黎全歼敌军易如反掌。但消灭公孙度后,新的难题就会接踵而至。”
注意到将领们凝重的神情,刘凤继续分析:“借着讨伐董卓的机会,我们已成功将并州九郡纳入版图。平定北疆时又收复了幽州三郡。如今燕国疆域扩张至三十五万里,新增人口过百万。”
他的声音忽然转沉:“要是再吞并辽东四郡,甚至灭掉周边两国改设郡县......你们觉得燕国真能消化这么庞大的领土吗?”
帐内众将闻言都陷入沉思。
刘凤揉着太阳穴叹道:“幽州三郡倒还好办,毕竟我兼任幽州牧,当地百姓又心向燕国,治理起来并不困难。但这辽东.....”
我可以帮你
并州九郡的整合并非难事。自原并州刺史丁原在洛阳阵亡后,朝廷始终未指派新的州牧接任。
作为诸侯王之首、当今天子的皇叔,孤同时身兼骠骑大将军、太尉及幽州牧多项要职。
如今汉室衰微,朝廷威信扫地,天子受制于董卓奸贼。将并州九郡并入燕国版图,各郡太守必无反抗之意,轻易便可收入囊中。
提及燕国现已掌控十二郡,刘凤不禁面露得色,然而随即考虑到后续治理事宜,又显愁容。
他叹息道:"新增十二郡及上百万民众,要完全消化这些疆域,需大量官员治理。这些新领地不仅需要驻军防守,更要推行我国政策。加之这些地区民生困顿,还需投入巨额资金建设。"
"若在太平年月,以燕国实力本可快速整合。可惜连年征战,核心五郡遭叛军重创,国力受损严重,经济恢复尚需时日。目前仅是勉强维持新占十二郡。"
"倘若我军一鼓作气歼灭公孙度,吞并辽东四郡,甚至攻灭扶余等国,诸位以为后果如何?"
帐中典韦、周泰、黄忠、赵云四人闻言愕然。论行军打仗,他们自可滔滔不绝;但谈及地方治理与经济建设,则全然不知所措。
# 军政之辩
刘凤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对满脸愁容的将领们说道:"这不是你们该考虑的问题。"
军政本就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单靠武力只能带来破坏,纯讲政治也难成大事。若不善民生经济,即便以武力夺天下,终究难逃覆灭。华夏五千年历史早已印证此理。熟知古今的刘凤自然深谙此道。
"公孙度自建宁二年经略辽东,已有二十载。"刘凤叹道,"虽施政严苛,但其对辽东乃至整个东北的影响无人能及。"
"东北各族杂居,地势复杂,外邦势力盘根错节。即便我军有能力消灭公孙度,也难免损兵折将。届时如何掌控东北乱局?"
他目光凝重:"国力若被东北拖累,其他领地必然难以兼顾。新占郡县恐将得而复失。"
"如今天下诸侯视我燕国为心腹大患。一旦我方势弱,他们必会群起而攻。到那时,除核心五郡外,其余领地恐将尽失。"
"与其如此,不如暂放公孙度。当务之急是休养生息,恢复民生,巩固既得疆土,不给敌人可乘之机。"
营帐众将皆心知主公用心良苦,此乃权衡全局不得不为之策。
虽内心认同主公决断,然放走公孙度那支叛军,终究意难平。
......
赵云直视主位,坦陈胸臆:"主公苦心,末将等自然明白,亦拥护主公决策。
但主公!燕军就此放过公孙度部,任那老贼全身而退,末将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想当年黄巾之乱、鲜卑犯边、乌桓来侵,犯我燕境者皆损兵折将,未得半分便宜,反遭我军雷霆反击。
正因如此,方铸就'燕军铁骑不可犯'的威名,成就我'帝国第一军'的赫赫声威!
如今公孙度那逆贼举兵来犯,虽遭重创,却能全身退回平襄城——此举犹若在我军旗上蒙尘!
若纵其率残部归巢,未免太便宜那厮!"
"末将附议!"典韦、周泰、黄忠三人齐声应和。
他们理解主公的全局考量,也知如今天下动荡,燕军不得不暂且放过公孙度残部。但胸中愤懑,终究难以平息。
......
中军帐内,四将皆面有不甘,对公孙度那叛贼骂声不绝。
刘凤嘴角微扬,欣慰道:"甚好!诸将为维护'帝国第一军'威名而战意昂扬,寡心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