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昊天,开局洪荒当天帝》最新章节。
匈奴铁骑,来去如风,弯刀映日,杀气腾腾。军臣单于志在必得,仿佛已看到马邑城中的金银财宝、丝绸美女在向自己招手。
然,天道无常,人算岂能尽如天算?
匈奴大军行至距马邑百余里处,但见沿途牲畜遍野,却无一人放牧,景象异常诡静。
军臣单于心生疑虑,勒住战马:“此地缘何空无一人?恐有埋伏!” 遂下令攻取路边一亭障,俘获一名雁门尉史(低级军官)。此尉史贪生怕死,竟将汉军埋伏计划和盘托出!
军臣单于大惊失色:“几落汉儿彀中!” 急令全军火速北撤!
十万匈奴铁骑,来得快,去得更快,如潮水般退去。
埋伏于山谷中的汉军,久等不见匈奴入瓮,直至探马报来匈奴已全军撤退,方才知计谋败露。
三十万大军劳师动众,空耗钱粮,却一无所获,徒留笑柄。
韩安国、李广等将,虽扼腕叹息,然亦无奈,只得下令撤军。
而奉命截击的王恢,见单于大军撤退,知其兵多,不敢出击,亦引兵退还。
武帝于长安闻讯,勃然大怒! 尤恨王恢不敢出击匈奴辎重,致功败垂成。下令将王恢下狱治罪。王恢虽倾尽家财贿赂田蚡求情,然武帝意决,最终王恢于狱中自杀谢罪。
“马邑之谋”遂以彻底失败告终。汉匈关系彻底破裂,此后匈奴寇边愈发频繁,战火连绵。
然,此败并非全无意义。
它如同一次实战演练,暴露了汉军远程调度、隐蔽行军、协同作战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为后续军事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更重要的是,它彻底坚定了武帝以武力彻底解决匈奴问题的决心,汉帝国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战争准备。
天庭,巡天司。
仙官记录:“马邑之谋失败,人族杀劫未显,然汉匈因果纠缠更深,大战不可避免。汉帝刘彻经此挫败,刚愎之气稍敛,用兵将更趋沉稳。记录在案。”
玉帝微微颔首:“挫折亦是历练。着宣化署,可略引导汉廷重视骑兵建设与边郡防御。”
“是。”
就在武帝为马邑之败懊恼,全力整顿军备之时,一场看似微不足道的“家事”,却为帝国带来了未来横扫匈奴的“帝国双璧”。
平阳侯府。
武帝驾临平阳侯曹寿府邸。宴饮之间,侯府歌女献舞。其中一人,姿容秀美,歌喉婉转,引得武帝注目。此女名曰卫子夫。武帝悦之,遂幸之,后带入宫中,恩宠日隆。
卫子夫有一弟,名曰卫青,此时尚在平阳侯府为骑奴,身份卑贱。
然,无人知晓,卫青神魂之中,那丝源自天庭斗部辅星(或为天罡星之一)的坚韧刚毅之气,因其姐得幸,其命运轨迹发生巨变,而骤然勃发!其气运光柱虽细,却直冲霄汉,引动了巡天司的注意。
“报!南赡部洲长安城有兵家新星气运勃发,其光虽微,然根基深厚,隐有擎天架海之潜力!其人与汉宫一卫姓女子关联甚密。”
玉帝目光微动:“哦?竟是应在此处。标记此人,重点关注其成长。或为将来扫荡妖氛(匈奴)之关键。”
“遵旨!”
不久,卫子夫有孕,尊宠更甚。皇后陈阿娇(武帝表姐,馆陶公主之女)妒之,竟派人擒拿卫青,欲杀之泄愤。幸得卫青好友公孙敖率壮士冒死救出。
武帝闻此事,大怒!非但不惩处卫青,反擢升卫青为建章监、侍中,赏赐千金。其姐卫子夫亦被封为夫人。卫青由此得近天颜,常随武帝左右,学习兵事政务,其沉稳大度、谦逊好学的品格与日渐显露的军事天赋,渐得武帝赏识。
与此同时,另一颗更为耀眼夺目的将星,亦在宫廷之中悄然孕育。
卫子夫的另一位兄弟卫少儿,与霍仲孺私通,生下一子,取名霍去病。此子年仅十余岁,便以皇后姨母卫子夫及舅舅卫青之故,得入宫中为侍中。他聪敏勇健,尤好军事,常与武帝论兵,武帝曾欲教其孙吴兵法,霍去病竟答:“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 其自信与天赋,可见一斑。
武帝益奇之,宠爱有加,擢为骠姚校尉。
霍去病神魂之中,那股锐利无匹、充满侵略性的兵家战意混合着西方锐金星辰的锋芒,已如潜龙在渊,亟待风云际会,便可一飞冲天!
马邑之谋虽败,然卫青、霍去病这两位未来横扫漠北、奠定大汉赫赫武功的“帝国双璧”,已悄然登上历史舞台。 他们的命运,与汉武帝的雄心,与汉帝国的国运,乃至与洪荒天道关注下的这场人族气运之争,紧密地联结在了一起。
天庭的目光,幽冥的记载,西方的布局,皆已悄然聚焦于这两个年轻的身影之上。北方的狼烟,即将因为他们,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色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