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爱情六十四封》最新章节。
			     灾难的暴风雨过去了,留下的伤痕却需要一寸寸抚平,用时间,用汗水,更用那颗百折不挠的心。小林村的天空,恢复了往日的湛蓝和高远,只是那场暴雨的阴影,如同潮湿的苔藓,依旧顽固地附着在一些不为人知的角落,比如林麦那双偶尔会闪过一丝惊悸的眼底。
 她没有让自己沉溺在悲伤中太久。陈实和村民们在废墟中为她撑起的那片天,以及那盆顽强存活的“初恋”,像黑暗中的灯塔,指引着她必须前行的方向。清理、平整土地、重新订购建材……重建大棚的工作,在一种近乎悲壮的沉默中,有条不紊地开始了。
 陈实几乎放下了手里所有不那么紧急的村务,成了重建工作的总指挥和主力。他联系了县里价格更公道的建材商,带着村里几个壮劳力,将一根根新的镀锌钢管运回来,测量、打桩、固定骨架。阳光下,他挥汗如雨,古铜色的脊背在汗水浸润下闪闪发光,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沉稳的力量。他很少说话,只是偶尔在林麦望着空荡荡的土地出神时,会递过去一瓶水,或者用他那特有的、略带沙哑的声音说一句:“慢点来,不着急。”
 他的陪伴,无声,却重如千钧。
 林麦也仿佛变了一个人。她收起了曾经那些带着梦幻色彩的诗意命名,也不再急于恢复直播。她将所有的心力都投入到了重建中,亲自参与每一个环节,手上磨出的水泡破了又起,最终变成了更加粗糙的茧。她将从废墟中抢救出来的、尚且存活的植株,小心翼翼地重新扦插、培育。那些带着伤痕的叶片,像是她此刻的心,破碎过,却依旧执着地想要萌发新芽。
 只是,偶尔在深夜,她从关于暴雨和倒塌的噩梦中惊醒,望着窗外清冷的月光,那种几乎要将她吞噬的无力感和恐惧,才会悄然浮现。她怕,怕再一次的努力,会再一次被不可抗拒的力量碾碎。这种恐惧,她从未对陈实言说,只是将它深深埋藏在看似平静的外表之下。
 就在大棚的钢结构骨架刚刚立起,像一副等待覆上血肉的巨人骨骼时,一辆与村里尘土飞扬的土路格格不入的黑色豪华轿车,如同一个优雅而突兀的音符,驶进了小林村,停在了林麦的老宅前。
 车门打开,先踏出来的是一双擦得锃亮的意大利手工皮鞋,然后是一条剪裁合体的卡其色休闲裤。一个男人走了下来,大约三十出头年纪,穿着简约却质感极佳的白衬衫,袖口随意地挽起,露出一块低调而名贵的手表。他身形修长,面容俊朗,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带着几分审度,周身散发着一种与这片乡土截然不同的、属于都市精英的矜持与疏离。
 他的出现,立刻引起了村民的围观和窃窃私语。
 男人无视那些好奇的目光,径直走向正在清理残破花盆的林麦,嘴角牵起一抹恰到好处的、商业化的微笑。
 “请问,是林麦小姐吗?”
 他的声音温和悦耳,带着明显的南方口音,像江南的春雨,绵软却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凉意。
 林麦直起身,有些茫然和戒备地看着这个不速之客。她沾满泥污的手和朴素甚至有些破旧的衣着,与对方的光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是。您是……?”
 “敝姓沈,沈墨。”男人递上一张设计简洁的名片,上面印着“墨语花卉有限公司 总经理”的字样。“我从一些渠道,看到了林小姐之前直播的片段,也对您遭遇的不幸深感惋惜。”
 林麦接过名片,手指无意识地收紧,在名片上留下了淡淡的泥印。她不明白这个看起来高高在上的男人,为何会找到这里。
 沈墨的目光越过她,扫视着那片刚刚立起钢架的工地和旁边堆积的、明显带着伤痕的残存多肉,眼神中闪过一丝难以捕捉的算计,随即又被同情所覆盖。
 “林小姐,我就直说了。”他推了推眼镜,“我公司主营高端花卉进出口业务,对您培育的这些……嗯,颇具特色的多肉植物,很感兴趣。尤其是,您这些经历了风雨考验的‘幸存者’。”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林麦脸上,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敏锐:“我相信,经历过极端环境存活下来的植株,其生命力和独特的‘残缺美感’,会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我愿意以高于市场价三倍的价格,收购您这里所有……看起来不太完美的‘残次品’。”
 高于市场价三倍!收购所有残次品!
 这句话,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林麦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她现在最缺的就是资金!有了这笔钱,重建大棚、购买新的种苗、恢复生产……所有的难题都将迎刃而解!这简直是绝处逢生!
 巨大的诱惑,如同伊甸园里甜美的禁果,散发着令人无法抗拒的香气。她几乎能听到自己心脏狂跳的声音,能感觉到血液加速流动带来的眩晕。
 陈实不知何时也走了过来,默默地站在林麦身后,他没有说话,只是眉头微蹙,看着这个气质非凡的南方客商,眼神中带着本能的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
 沈墨似乎看出了林麦的动摇,他微微一笑,补充道:“林小姐,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您解决了眼前的困境,而我,获得了有价值的商品。至于那些完美的植株,我们以后也可以慢慢谈。” 他的话,像是最精明的商人,精准地戳中了猎物最脆弱的需求。
 林麦的呼吸急促起来。她看着沈墨,又下意识地回头看了看身后那片亟待重建的土地,以及陈实那双沉默而带着担忧的眼睛。
 商品……残次品……商业价值……
 这些词汇,反复在她脑海中冲撞。
 她缓缓地蹲下身,从旁边一个临时搭建的苗床上,拿起一盆她刚刚抢救回来的“晚霞”。它的主干被砸歪了,用一根小木棍勉强固定着,好几片肥厚的叶片上有着明显的晒伤和划痕,边缘甚至有些干枯卷曲,那是暴雨后暴晒留下的印记。它看起来确实很“残次”,很“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