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最新章节。
			     “苏博士,您看!”
 助理小夏举着水质检测仪,声音里带着雀跃,“太湖的溶解氧含量回升到8.2mg/L,达到Ⅰ类水标准了!”
 苏念站在湖岸边,望着波光粼粼的水面。记忆里的太湖曾是另一番模样:蓝藻暴发时,湖面像铺了层绿油漆,鱼群翻着白肚皮浮在水面,渔民蹲在岸边抽闷烟。如今,芦苇荡重新长出半人高的穗子,白鹭掠过水面,翅膀尖沾着晨露。
 “爷爷的渔船该出港了。”
 身后传来沙哑的呼唤。苏念转身,看见白发苍苍的渔婆王阿婆拄着拐杖,怀里抱着个红漆木盒。盒盖上刻着褪色的“苏”字——那是她祖父的遗物,曾随渔船沉在太湖底三十年。
 “阿婆,您怎么来了?”
 “听说湖好了,来看看。”王阿婆摩挲着木盒,“当年船沉时,我把祖传的银锁压在舱底。前儿个打捞队说,湖底的泥沙软了,银锁自己浮上来了。”
 她打开木盒,一枚雕着莲花的银锁躺在红绸里,锁身竟附着层细密的发光菌丝,在阳光下泛着珍珠白。“这菌子……”苏念瞳孔微缩,“和深渊的共生菌很像。”
 王阿婆笑了:“打捞队的小伙子说,这是‘湖神的礼物’。我就知道,咱们老祖宗的湖,有灵性。”
 苏念的掌心突然发烫。
 印记与银锁上的菌丝共振,一段温暖的记忆涌入:类人守墓人站在月球的环形山巅,望着地球说:“每个星球都有自己的‘湖神’,只是人类曾忘了怎么倾听。”
 “阿婆,这菌丝是修复的一部分。”她轻声解释,“它们在净化湖水,也在帮本土生物重建家园。”
 王阿婆没接话,只是把银锁系在苏念腕间:“戴着吧,湖神护着呢。”
 下午,苏念驱车前往太湖边的东山镇。
 镇口的老槐树下,几个老人正晒着新腌的银鱼。从前,银鱼是“污染指示种”,水质稍差便会绝迹;如今,它们又回到了浅滩,银白的鳞片在竹匾里闪着光。
 “苏丫头!”村支书老周拎着竹篮迎上来,“尝尝新晒的鱼干!今年产量翻了三倍,收购商排着队来。”
 茶棚里,老人们七嘴八舌:
 “我家小孙子现在天天吵着要去看白鹭!”
 “前儿个在湖滩发现野茭白,跟三十年前一模一样!”
 “听说隔壁镇的湿地也恢复了?那边的萤火虫多得像星星!”
 苏念望着茶碗里晃动的倒影,忽然想起林深说过的话:“生态修复的终极目标,不是让数据变好看,是让人们的笑容变真实。”
 这时,周川的视频通话接入。
 他站在“探索者号”的生态模拟舱前,舱内正播放太湖的实时影像:“陈教授发现,太湖的修复触发了‘食物网级联效应’——浮游生物增加,吸引小鱼,小鱼引来白鹭,白鹭的粪便又为湿地提供养分……整个生态系统在自我调节。”
 “这说明……”苏念望着茶棚里晒笑的老人,“我们真的‘引’对了路。”
 深夜,苏念回到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