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妈祖教我做神女》最新章节。
			     “看!书院的秀才公们!”
 “他们怎么也来了?还穿着青衫…这…这成何体统!”
 “让读书人来干这市井小吏的活计?清云道长这是要做什么?”
 议论声四起,充满了惊讶、不解,甚至隐隐的鄙夷。学子们哪里见过这等混乱嘈杂的场面,一个个面红耳赤,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与那些靛蓝色的业务员站在一起,显得格格不入。
 更激烈的反对声来自书院内部。几位年长的夫子闻讯赶来,看到自己的学生被安排在嘈杂的登记台前,对着满身鱼腥味的船老大和精明的商人问询登记,顿时气得胡子直抖。
 一位姓钱的老夫子,指着便民所的方向,对着闻讯赶来的穗安和赵海,声音颤抖地痛斥:
 “清云道长!你好大的胆子,竟敢驱使我圣贤门徒,行此商贾贱役。读书人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你让他们在此抛头露面,与市井之徒厮混,沾染铜臭之气,这是在玷污斯文,败坏我书院百年清誉!是离经叛道!是辱没圣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的话语尖锐刺耳,引来了更多人的侧目。一些原本就看不惯穗安“女子干政”、“收容流民”的士绅,也纷纷附和,指责之声渐起。
 穗安深吸一口气,面对这汹涌的指责浪潮,她神色平静,目光却异常坚定。她对着激动的钱老夫子,也对着所有质疑的目光,朗声道:
 “夫子此言差矣,圣贤之道,在‘仁’,在‘济世’。眼前这些海商,运的是维系民生的粮米布帛;这些力工,凭的是血汗养家糊口。便民所为商贾提供便利,为苦力保障权益,消弭争端,稳定一方,此非‘平天下’之微末乎?”
 她指向那些紧张却认真投入的学子:“让学子走出书斋,亲见民生疾苦,亲历世事运转,知晓一粥一饭、一针一线来之不易,明白‘仓廪实而知礼节’的道理,这难道不是最生动的‘修身’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若读书只为闭门造车,不识稼穑艰难,不通世情百态,空谈仁义道德,又如何能真正‘治国平天下’?”
 她的声音清越,字字铿锵,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赵海适时上前一步,沉声道:“钱夫子息怒。清云道长所言,亦是本官之意。便民所乃官府善政,关系民生,更关系海贸税收,国之命脉。学子们今日所为,非是贱役,乃是体察民情、报效桑梓的义举!亦是‘知行合一’的践行!书院教化之功,正体现于此!”
 知州大人的话,分量极重。钱老夫子气得脸色发青,嘴唇哆嗦,却不敢再当众顶撞。他狠狠一甩袖子:“道不同不相为谋!老夫羞于与之为伍!”愤然离去。其他夫子也面色不虞地跟着走了。
 在穗安的简短激励和李助教的协助下,三十名学子克服了最初的羞赧和不适,迅速投入到工作中。
 他们不通海贸术语,但识字、写字快、条理清晰是强项,海生和妙善立刻成了“翻译官”和协调员。靛蓝色的业务员负责热情引导、初步问询,将关键信息传递给身旁的青衫学子;学子们则负责清晰记录、誊抄、分类。
 效率瞬间提升了数倍,混乱的场面很快变得有序起来。长长的队伍开始稳步向前移动。海商们看到有读书人亲自执笔登记,那份疑虑和不耐烦也消减了许多,态度变得更为客气。
 穗安站在回廊上,看着楼下热火朝天又井然有序的景象,看着那些学子从最初的拘谨到渐渐投入,甚至开始主动与业务员交流,看着海商们拿到清晰登记凭证后满意的笑容,一股难以言喻的兴奋和成就感如岩浆般在她心底奔涌。
 成了,真的成了!
 看着那源源不断登记上来的船期、货品、用工需求信息,穗安仿佛看到了一条条清晰的海上商路在自己眼前铺开。
 南来北往的船只,装载着财富与机遇,她的“清云商号”未来买船出海,将不再是孤舟独行,而是隐于这由她亲手编织的庞大信息网络之中。
 借势而行,顺流而动,无论将来赚取多少财富,都将如盐入海,悄无声息,不会像“玻璃”那样,成为引人觊觎的靶子!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洒在穗安清丽的侧脸上。她嘴角抑制不住地微微上扬,手指下意识地摩挲着袖中的一个小小算盘珠子眼底跳跃的光芒,比天边的晚霞更加炽热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