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魂

第128章 朝堂上的宏图与民间的鸡同鸭讲(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天朝魂》最新章节。

1:朝堂上的宏图与民间的鸡同鸭讲(公元前221年冬,咸阳宫御书房)

主要事件: 始皇帝大刀阔斧推进统一政策,但各地文书混乱、政令不畅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帝国运转的梗阻。始皇帝召集李斯等重臣商议对策。

咸阳宫的冬天寒意凛冽,但御书房内炭火烧得正旺,空气有些燥热。始皇帝嬴政紧锁着眉头,将一卷来自齐地(原齐国)的竹简重重摔在案几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这是何物?!” 他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手指点着竹简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同一份征收粮草的诏令,送到齐地郡守手里,他竟回文说看不懂其中三成字句!延误军机,该当何罪!”

丞相李斯侍立一旁,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拿起那卷竹简仔细辨认,只见上面除了规范的秦篆,还夹杂着不少弯弯曲曲、结构奇特的字形,显然是齐国故地仍在使用的旧文字。

“陛下息怒,” 李斯躬身道,语气沉重,“此非郡守之过,实乃……文字之祸啊。”

他展开另一卷来自楚地的文书:“陛下请看,楚地的文书,‘马’字写法竟有七八种之多,有的如龙蛇盘绕,有的似鸟雀飞翔。更有甚者,”他又拿起一份燕地报告,“同一个‘安’字,燕人写的竟像个‘女’字倒悬!各地官吏,面对朝廷法令文书,如同看天书,非但执行迟缓,更易滋生误解、贪渎!”(史载六国文字差异)

始皇帝猛地站起身,在书房内踱步,玄色袍袖带起一阵风。他刚刚统一了度量衡、车轨,征服了看得见的山河,却没想到,这无形的“文字”,竟成了帝国肌体上最顽固的梗阻!政令出不了咸阳宫,或者出了宫门就变了模样,这如何能实现他“法令由一统”的宏愿?

“李斯!” 始皇帝骤然停步,目光如电射向他的丞相,“寡人…朕横扫六合,难道要败在这些鬼画符上?!必须解决!刻不容缓!”

李斯的心脏剧烈地跳动起来。 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更是一个展现自己能力、巩固地位的绝佳机会。他脑海中迅速闪过年轻时为小吏时抄写文书的艰辛,以及后来钻研秦篆、见识各国文字混乱的种种经历。一个清晰而大胆的念头成型了。

“陛下!” 李斯的声音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欲使政令如臂使指,教化通行无碍,非统一文字不可!当废除六国纷繁芜杂之异体字,独尊一种标准、规范、易学易写之文字,颁行天下,一体遵行!”(史载李斯核心主张)

“统一文字?” 始皇帝眼中精光爆射,这正是他心中所想!他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执行者。“好!李斯,此事交由你全权督办!朕要看到成效!”

“臣,万死不辞!” 李斯深深拜下,心中涌起一股重任在肩的使命感,同时也感受到沉甸甸的压力——这绝非易事,触动的是千百年来深入骨髓的文化习惯!

【本章启示】 政令不畅的文字困境(现实痛点)触发了统一决策。这警示我们:有效的治理(帝国运转)必须攻克沟通壁垒(文字差异);顶层设计(始皇帝决策)需要精准识别核心矛盾(文化障碍);执行者(李斯)的担当是破局关键。

2:丞相府内的刀笔与云阳狱中的涂鸦(公元前220年初春)

主要事件: 李斯主导文字统一工作:亲自简化、规范秦篆,创制“小篆”标准体;同时,基层官吏(尤其是狱吏)在处理海量文书时苦不堪言,云阳狱中的程邈开始偷偷摸索更简便的写法。

丞相府深处,一间被严密看守的房间成了帝国文字革命的“心脏”。这里没有金碧辉煌,只有堆积如山的竹简、木牍——那是从帝国各地搜罗来的六国文书、古籍、碑刻拓片。空气中弥漫着竹木和墨汁的味道。

李斯脱下了华丽的丞相袍服,换上了便于书写的深衣。他亲自坐镇,身边环绕着最顶尖的学者、书法家(当时称为“书师”)。他们的任务无比艰巨:从浩如烟海的六国异体字中,筛选出最常用、最核心的字;以秦国通行的大篆为基础,对其进行彻底的简化、规范,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全国统一的文字标准。

“此‘马’字,楚篆有三足腾空之形,过于繁复,当取秦篆之简练骨架,线条更需匀称流畅!” 李斯指着案上一幅图样,声音斩钉截铁。他拿起特制的硬毫笔(史载秦笔改进),在崭新的木牍上示范。笔锋游走,一个结构严谨、线条圆润流畅、如同玉箸般匀称优美的“马”字跃然而出。这就是他心目中理想文字的雏形——小篆。(史载李斯创小篆)

“丞相,那‘安’字呢?燕赵之地的写法差异极大…”

“取其中正平和之态!” 李斯不容置疑,“去其枝蔓,存其主干!笔画务必规整,间隔务必均匀!记住,新文字首要之务便是规范、统一、便于官方书写记录与辨识!”(强调小篆的官方实用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就在咸阳的丞相府为创造一种“庙堂之文”而殚精竭虑时,帝国庞大的基层官僚系统,尤其是需要处理海量案卷文书、记录口供的狱吏们,却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云阳(今陕西淳化)监狱,阴暗潮湿。空气中是汗味、霉味和绝望的气息。年轻的狱吏程邈,此刻正对着堆积如山的犯人案卷愁眉苦脸。他负责记录犯人口供、整理文书。原本用秦国的篆书写起来就够慢了,现在上头要求一律改用正在推广的、更“规范”的小篆!

程邈试着用小篆写一个简单的“囚”字。那圆转优美的笔画,在需要快速记录口供的场合,简直是一场灾难!犯人语速快,他手腕发酸,一个字还没写完,关键信息可能就漏掉了。竹片(牍)表面粗糙,小篆的圆转笔锋很容易滞涩、变形。

“这…这如何使得!” 程邈低声抱怨,看着自己写出来歪歪扭扭、比原来篆书还难看的小篆,又急又气。他甚至因为文书潦草、跟不上审讯速度挨过上司的鞭子。

“程邈哥,又挨训了?” 旁边一个老狱卒递过来一碗浊酒。

程邈苦闷地灌了一口:“这新字儿,好看是好看,可写起来太费工夫了!咱们这些天天跟犯人、文书打交道的,哪耗得起这功夫?耽误了事,板子还不是落在咱们屁股上!”(体现基层困境)

夜深人静,当值无聊。程邈看着灯下自己白天写的那些丑陋小篆,又看看以前为了图快随手画的符号(当时已有隶书雏形的俗体字)。一个大胆的念头冒了出来:既然上面要“同文”,那能不能在保证大家能认识的前提下,把字写得再快一点、再简单一点?

他偷偷找来废弃的竹片,用削尖的木棍(当时简陋的笔)蘸着水,在上面涂画。

“这小篆的圆转,改成方折行不行?” 他试着把“口”字旁不再写成圆圈,而是画成一个方框。

“这几笔连着的,能不能断开写?反正意思差不多...” 他把一些复杂的弯曲笔画拉直、断开。

“这个偏旁太复杂,减掉一两笔能认出来就行吧?”

他像一个孤独的探险家,在无人注视的角落,凭着本能和对效率的渴望,对神圣的官方小篆进行着“亵渎”般的简化改造。他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是觉得这样写起来快多了,手也不那么酸了。竹片上,一种结构相对简单、笔画平直方折、带着明显书写速度感的新字体雏形,在他笨拙却无比执着的手下,悄然诞生。他管这种偷偷摸摸写出来的字叫“隶字”——属于他们这些卑微小吏的字。(史载程邈创隶书背景)

【本章启示】 李斯追求官方规范(小篆)与程邈寻求实用效率(隶书雏形)形成鲜明对比。这警示我们:顶层设计(小篆)往往聚焦标准化与权威;基层实践(狱吏困境)却催生效率需求;伟大的创新(隶书)常在高压与困顿中萌芽(狱中涂鸦)。

3:诏令颁行与狱中献书的意外转折(公元前220年夏)

主要事件: 李斯主持编成《仓颉篇》等小篆标准字书,由始皇帝下诏“书同文”,强力推行;程邈因书写问题获罪入云阳狱,却在狱中系统整理出“隶书”,并冒险上书。

经过丞相府内无数个日夜的奋战,李斯和他的团队终于完成了这项浩大的工程。他们编纂了《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等标准识字课本(史载字书名),用小篆统一书写了数千个常用字。每个字都结构严谨,笔画匀停,如同精工雕刻的艺术品,充分体现了帝国中央的权威与规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唐穿日常
唐穿日常
作为穿越女的明洛,初来乍到免不了一番雄心壮志。可惜现实比人强。她曾仰望的封建明珠,所谓的贞观年间,到头来也不过是吃人的盛世华章。
八毛和肥崽
善良如我,竟进化成了一切的反面
善良如我,竟进化成了一切的反面
猜猜封面中哪个是主角?[吞噬进化+杀伐果断+无女主]“混蛋,让这个世界流眼泪的家伙,我绝不会放过!……
至仁至孝至善至德真君
华夏精英
华夏精英
关于华夏精英:火星强国华夏,拥有一批精挑细选的精英公民。他们为了人类未来可以长存宇宙,奉献一生。他们科研创新,造福人类,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他们在太阳系遭受史无前例的灾难之际,人类快灭绝时,义无反顾地纷纷踏上了拯救全人类的不归路。他们就是华夏精英,人类的福星。
东吴氼
九劫重生
九劫重生
废脉少年,身负神尊魂;焚天烈焰,燃尽诸天劫!前世陨落之谜未解,今生丹田被毁之仇未报!然而,更大的阴影早已笼罩诸天。“荒欲令万界归寂?吾以焚天神炎,炼化虚无!身怀,掌焚天煮海之伟力。聚伙伴,战天骄,破王朝,闯星海!凡阻我路者,神魔皆斩!凡欲灭世者,焚烬成灰!天元大陆,只是起点;破碎星海,方显峥嵘;诸天万界,终成战场!看林昊如何以凡躯神魂,执掌混沌劫火,踏破神域帝境,直面那令诸神黄昏的终极恐惧!在永
齐云泽
黄泉生死诀
黄泉生死诀
关于黄泉生死诀:他是一个捡来的孩子。在一个义庄的棺材里捡到的。因为那天吓着大雨,很多进来躲雨鸟儿都被打湿了羽毛,乱糟糟的落了一地,所以捡到他的那个乞丐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叫顾羽。姓是乞丐给的,所以他从记事的时候起就叫那个乞丐做师父,其实在他内心里,乞丐就是他的父亲,不过乞丐说自己还没有成过亲就有了儿子,以后就想找个女人就更加困难了,所以就只让他以师父相称。
流浪龙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