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星脉之心破渊者》最新章节。
市档案馆的米色大楼矗立在政务区中心,门前的石阶被阳光晒得发烫。苏晚抱着沉甸甸的竣工验收资料夹,快步走进大厅,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她在每一份纸质资料的页脚,都用紫外线笔写了极小的“SW”缩写,电子档更是加了三重加密:动态密码、指纹验证和区块链备份,这些隐秘的标记,是防止资料被篡改的最后防线。
“您好,我是顾氏集团总部项目的设计师苏晚,预约了今天的资料存档,想找档案馆的张馆长。”苏晚走到服务台,拿出身份证明和项目备案文件。
服务台的工作人员核对信息后,拨通了馆长办公室的电话,却被一个穿着深蓝色档案制服的男人打断:“张馆长正在开评审会,项目资料存档的事找我就行,我是档案管理科的赵科,赵立东。”
苏晚抬头看向男人——四十岁左右,戴一副金边眼镜,眼神却有些闪躲,手里拿着一个黑色文件夹,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边缘。她心里警铃微动,不动声色地问:“赵科,我们的资料需要做加密存档,之前和张馆长沟通过,需要启用‘双锁存管+区块链备份’模式,您这边能对接吗?”
赵立东的眼神闪了一下,接过苏晚的资料夹,故意放慢翻看速度,手指在“核心筒混凝土检测报告”那一页顿了顿:“加密存档流程很复杂,需要先做资料核验,确保没有缺页漏章——你们这份报告的监理签字,好像和之前备案的笔迹不太一样,是不是补签的?”
苏晚立刻凑过去,目光落在签字栏——那是监理工程师王工的亲笔签名,笔锋的转折处有王工特有的“顿笔”习惯,绝不可能是补签。她拿出手机,调出之前提交备案的扫描件:“赵科,您看,这是上个月备案的扫描件,签名笔迹完全一致。而且这份报告有骑缝章,您可以核对章的完整性,不存在补签问题。”
赵立东被当场点破,脸色微变,又翻到“绿色建筑技术实施明细”那一页:“这里的雨水回收系统预算,和补贴申请材料里的数字差了2000块,虽然不多,但属于‘数据不一致’,按规定不能存档,得回去改了再来。”
“2000块是四舍五入的差异。”苏晚拿出计算器,快速报出明细,“雨水管道材料费元,施工费元,合计元,四舍五入到万位是25万,补贴申请里写的是精确到百位的元,本质上没有差异。而且明细下方有‘数据说明’,注明了四舍五入规则,您再仔细看看。”
周围的工作人员都好奇地看过来,赵立东的额头渗出细汗,手里的资料夹差点滑落。就在这时,顾沉舟带着周明快步走进大厅,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赵科,耽误您几分钟——这份是周明查到的资金流水,2024年5月12日,林浩给您转了3万块,备注是‘档案咨询费’,您能解释一下吗?”
赵立东的身体猛地一僵,脸色瞬间惨白。他下意识地想把资料夹藏到身后,却被周明一把按住:“赵科,您刚才翻资料的时候,偷偷把‘消防设计审核书’那一页抽出来,想换成您手里的假文件,以为我们没看见?”
苏晚立刻翻开资料夹,果然少了“消防设计审核书”——她早有准备,从随身包里拿出备用的纸质版,用紫外线笔照射页脚,淡蓝色的“SW”缩写立刻显现:“我在每一份核心资料的页脚都做了紫外线标记,您手里的假文件,应该没有这个标记吧?”
赵立东手里的假文件“啪”地掉在地上,他后退两步,靠在服务台上,声音发颤:“我、我只是帮林浩放一份‘备用资料’,他说要是项目通不过验收,就用这份假文件替换,事成之后再给我5万块……我不是故意要害你们的!”
“‘备用资料’?”顾沉舟捡起假文件,翻开一看,里面的消防通道宽度被改成了1.2米,防火分区的耐火极限写成了2小时,全是不符合规范的错误数据,“你这是在帮他伪造公文,一旦替换成功,项目不仅通不过验收,还要承担法律责任,你知道后果吗?”
大厅里的气氛瞬间凝固,张馆长闻讯赶来,看到地上的假文件和赵立东的狼狈模样,气得脸色铁青:“赵立东!你在档案馆工作十年了,竟然知法犯法,勾结外人篡改项目资料!立刻停职接受调查!”
纪检组的人很快赶到,带走了赵立东。张馆长对着苏晚和顾沉舟连连道歉:“真是抱歉,是我们管理不严,差点耽误了你们的项目。你们说的‘双锁存管+区块链备份’,我现在就安排人对接,确保资料绝对安全。”
档案馆的加密存档室在地下一层,恒温恒湿的房间里,整齐排列着金属档案柜。工作人员拿出两把特制钥匙,一把由张馆长保管,一把由苏晚签收:“双锁存管需要两人同时到场才能打开档案柜,区块链备份会同步到市政务云,每一次访问都会留下记录,就算是管理员也不能私自修改。”
苏晚看着工作人员将资料放进编号为“G2024-068”的档案柜,锁上两把铜锁,又在区块链备份系统上输入动态密码,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谢谢张馆长,有了这双重保障,我们就放心了。”
从档案馆出来时,已是下午三点。顾沉舟看着苏晚略显疲惫的脸色,递过一瓶冰镇矿泉水:“累坏了吧?资料存好了,我们去工地看看,核心筒的混凝土浇筑应该快结束了。”
车子驶往工地的路上,周明坐在副驾驶座上,翻看着刚从赵立东办公桌里搜到的文件:“顾总,苏工,赵立东的抽屉里有一张撕碎的纸条,拼起来后写着‘备用勘察报告,老机床厂,6月30日’——6月30日就是明天,老机床厂就是之前林浩躲着的那个废弃厂区!”
“备用勘察报告?”苏晚心里一紧,“我们之前用的是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正式勘察报告,怎么还有备用的?难道是林浩当初故意让勘察机构做了两份报告,一份合格的用来备案,一份有问题的用来备用,想在最后关头搞破坏?”
顾沉舟的脸色也严肃起来:“很有可能。老机床厂现在已经废弃了,林浩把备用报告藏在那里,肯定是想等我们放松警惕的时候,用假报告替换真报告,或者拿着假报告去举报,说我们用的勘察报告是伪造的。”
周明补充道:“我查了一下,那个第三方勘察机构的副总,和林浩是大学同学,当初项目的勘察合同,就是林浩推荐的这家机构——说不定这份备用报告,就是他们联手做的假报告。”
车子抵达工地时,核心筒的混凝土浇筑已经进入尾声。监理工程师王工拿着坍落度检测仪,正在抽查最后一车混凝土:“顾总,苏工,混凝土的坍落度是178mm,符合要求,浇筑过程中没有出现漏振、离析的问题,明天就能拆模检查外观质量。”
苏晚走到基坑边缘,往下看——浇筑好的核心筒墙体平整光滑,没有明显的蜂窝麻面,预埋的管线位置也准确无误。她拿出平板,在施工日志上记录下“2024年6月29日 15:40 核心筒第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成,质量合格”,然后递给王工签字。
顾沉舟则走到监测仪旁,看着屏幕上的沉降数据:“沉降值0.4mm,在允许范围内。明天拆模后,安排人做回弹检测,确保混凝土强度达标。”
“放心,顾总,都安排好了。”王工点头,“另外,新的低VOC外墙涂料样品已经送来了,放在检测室,您要不要去看看?”
两人跟着王工来到检测室,三桶不同品牌的涂料样品摆在桌上。苏晚打开其中一桶,用搅拌棒搅拌均匀,闻了闻气味——几乎没有刺鼻的味道,再用VOC检测仪检测,显示屏上的数字停在“68g/L”,远低于100g/L的标准。
“这个品牌的涂料不错,不仅符合低VOC标准,耐候性测试也达标,能抵御本地的暴雨和高温。”苏晚满意地点头,“就选这个品牌,让供应商明天送一批正式货过来,我们抽样检测后再使用。”
解决了涂料的问题,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工地的路灯亮起,照亮了核心筒的轮廓——第一层墙体已经浇筑完成,像一块坚实的基石,支撑着即将拔地而起的大楼。苏晚和顾沉舟沿着工地的小路慢慢走,晚风带来泥土和混凝土的气息,格外踏实。
“明天去老机床厂找备用勘察报告,我也一起去。”苏晚忽然开口,“那份报告涉及项目的地质数据,我比你们更清楚哪些地方容易被篡改,能更快分辨真假。”
顾沉舟停下脚步,看着她眼底的坚定,没有拒绝:“好,但你要答应我,一定要跟在我身边,不能单独行动——老机床厂废弃很久了,里面很危险,还有可能藏着林浩的其他同伙。”
苏晚点头,心里暖暖的。从竞标会初次相遇,到现在并肩解决了无数危机,顾沉舟始终尊重她的专业,也关心她的安危,这种恰到好处的支持,让她在面对困难时更有底气。
回到市区时,已是晚上七点。顾沉舟把苏晚送到工作室楼下,看着她下车,忽然叫住她:“苏晚,明天早上七点,我来接你,我们带着周明和几个保镖一起去老机床厂——别自己提前过去,知道吗?”
“知道了,放心吧。”苏晚笑着点头,“我今天会把勘察报告的原件再核对一遍,在关键数据上做标记,明天好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