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穿越,闯王一统》最新章节。
“台下所跪,可是海盗拉杰?”李自成的声音平静无波,如同深潭之水,听不出喜怒,却自有一股凛然之威。
“是我。”拉杰用略带古怪口音的汉语回答,语气出乎意料的坦然,甚至带着一丝挑衅。
“你纠集匪类,横行海上,劫掠商旅,杀人越货,更构陷天朝使臣,杀害朕的无辜水手,罪孽滔天,罄竹难书,可知罪?”李自成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锤,敲打在殿中每一个人的心上。
拉杰闻言,竟从喉咙里发出一声短促而沙哑的冷笑:“哼,罪?这茫茫大海,自古以来便是强者的猎场,弱肉强食,本就是亘古不变的法则。我拉杰凭本事吃饭,抢得到是我的能耐,抢不到,算我倒霉。你们汉人有句话,‘成王败寇’,说得再好不过。今日我败在你们手里,无话可说。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深刻的恨意,“只恨我父亲沙玛·辛格当年未能扫清寰宇,让你们这些东方人有机会来到我们的海域,打破这里的平衡!”
他的话语狂妄而偏执,带着一种根深蒂固的掠夺逻辑和对失败的强烈不甘。殿中不少大臣闻言怒目而视,文官队列中响起一阵压抑的窃窃私语,对这等藐视天威、不知悔改的言行感到愤慨。
李自成并未因这番狂言而动怒,只是眼神更冷了几分,如同数九寒天的冰棱:“冥顽不灵,以劫掠为荣,以杀戮为业,留你不得。既然如此,朕便成全你。”他不再多看拉杰一眼,对侍卫挥了挥手,声音斩钉截铁,“推出去,斩首示众,首级悬于城门三日,以告慰罹难将士与商旅的在天之灵,亦让四海诸国皆知,犯我大顺天威者,虽远必诛!”
“遵旨!”侍卫高声应命,声音在殿中回荡。两人毫不拖沓地将挣扎欲起的拉杰死死架起,如同拖拽一头不肯就缚的野兽,向殿外拖去。
拉杰并未求饶,反而在被拖行过程中,发出一阵嘶哑而癫狂的大笑,笑声在空旷高耸的大殿中碰撞、回荡,充满了不甘、怨毒和一种穷途末路的疯狂,直至消失在沉重的殿门之外。一场持续数代,如同附骨之疽般困扰印度洋沿岸多国的海盗之患,随着这笑声的消散和即将落下的冰冷屠刀,终告彻底平息。殿内一时无人说话,只有那笑声的余韵似乎还在梁柱间萦绕,带来一种莫名的压抑感。
处置了拉杰,李自成脸上的冰霜之色稍霁,目光重新转向朱成功、戚睿涵等人时,多了几分暖意:“诸位爱卿劳苦功高,海上颠簸,身心俱疲,先行回府好生歇息,与家人团聚。所有参与此次航海的将士,兵部需尽快核实战功,论功行赏,阵亡者从优抚恤,朕绝不吝啬爵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朱成功、戚睿涵及殿中所有与航行相关的将领官员齐声谢恩,声音洪亮,带着如释重负的感激与激动。
……
时间如同白驹过隙,转眼飞逝。永昌十一年正月,在皑皑白雪与迎新辞旧的爆竹声中悄然到来。这个新年,对于北京城,对于整个大顺王朝,似乎都格外的不同。不仅是因为国内在李自成治下逐渐呈现政通人和、边境暂宁的景象,更因为那支归来的舰队所带来的遥远国度的回响,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荡起层层涟漪。
元宵佳节刚过,空气中还弥漫着硝烟和糖人的甜香,一系列来自西洋诸国的使团便如同约好了一般,陆续抵达北京。他们带着满载贡品的车队,穿着各式各样、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操着各种陌生的语言,在鸿胪寺官员的引导下,进入这座东方帝国的首都。他们进献的礼物琳琅满目:渤泥国使者献上的硕大珍珠光泽温润,龙脑香香气清冽;满剌加使者带来的精致锡器闪烁着金属的光芒,胡椒则散发着辛烈的气息;苏门答腊的使者进献的苏木颜色深红,黄金成色十足;锡兰使者奉上的蓝宝石如同凝固的海水,深邃夺目,肉桂的香气浓郁扑鼻;古里和柯枝的使者则带来了大量柔软的印度棉布、精美的挂毯以及堆积如山的胡椒;就连之前有过误会的溜山国国王巴沙德,也派出了等级更高的特使,再次为之前的误会致歉,并献上了当地最美的、纹路奇特的贝壳与工艺精湛的椰雕……
紫禁城内为此举办了盛大的朝贡典礼。太和殿前广场上,仪仗森严,旌旗蔽日。李自成端坐于龙椅之上,接受着万国来朝的荣耀。各国使者衣着各异,语言不同,但脸上都带着相似的恭敬与感激,甚至有些小国的使者眼中还带着对天朝上国的敬畏。他们通过通译,或磕磕绊绊地用刚学会的汉语,表达着几乎一致的意思:拉杰及其父亲沙玛·辛格如同笼罩在印度洋上空长达数十年的噩梦,多年来各国商船苦不堪言,沿海居民提心吊胆,各国军队屡次围剿却收效甚微,反而助长了其嚣张气焰。大顺天兵远道而来,以雷霆万钧之势,竟能一举铲除这颗毒瘤,实乃无量功德,恩泽四海。各国愿永世与大顺修好,为藩属,互通有无,共享太平。
李自成看着殿下恭敬行礼的各国使节,听着他们由衷的感谢,心中亦是感慨万千。他看到了海洋带来的不仅是风浪与危险,更有无尽的机遇、广阔的舞台和彰显国威的途径。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分列两侧,目睹此盛况,此前对耗资巨万进行远航持怀疑甚至反对态度者,此刻也多缄口不言,或面露惭色,或转而暗自思考如何在这新开辟的、充满机遇的海洋棋局中,为自身、为家族、为国家谋得一席之地。海禁的声音,在这一片万国来朝的景象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
夜色渐深,如同浓墨浸染了天际,喧嚣了一日的北京城渐渐沉寂下来。只有更夫敲梆报时的声音,偶尔从悠长的巷陌深处传来,带着一丝苍凉的韵味。光禄大夫府邸的书房内,却依旧灯火通明。上好的银霜炭在雕花铜盆中烧得正旺,发出细微的噼啪声,橘红色的火光驱散了冬夜的严寒,将整个书房烘得暖意融融。
戚睿涵、白诗悦、袁薇、董小倩、刁如苑、刘菲含六人围坐在一张宽大的花梨木茶案旁,手捧着热气腾腾的香茗。经历了盛大的朝贡典礼和连日来的各种应酬,此刻这方安静的小天地显得格外温馨。他们正在进行归来后一次真正深入、放松的讨论。
书房一侧的墙上,赫然挂着那幅曾让李自成和满朝文武震惊不已的“卫星地图”。此刻在跳跃的烛光与稳定的油灯照耀下,地图上山川河流的轮廓、大陆海洋的形态更显清晰,也更多了几分神秘与宏大的意味。
袁薇轻轻吹开茶盏表面嫩绿的浮叶,小啜了一口,语气平和地开启了话题:“虽然这次没能到达欧洲和美洲,说实话,心里确实有些遗憾。”她放下茶盏,目光扫过众人,“但平心而论,这次航行的意义,依然非常重大。至少,我们成功地打通了从南海前往印度洋的稳定商路,与沿岸所有主要国家,甚至是一些以前只闻其名的城邦,都建立了初步的联系。可以说,古老陆上‘丝绸之路’在海上的延伸,算是初步完成了框架搭建。”
坐在她旁边的白诗悦点了点头,接口道:“诗悦说得是。而且,我们解决了拉杰这个心腹大患,等于为未来往来于这条商路上的大顺商船队扫清了一个巨大的、致命的障碍。商路通畅,贸易繁荣,带来的将是实打实的财富、税收,还有更重要的——技术、作物和思想的交流。这比单纯的政治宣示、耀兵异域,或许更为务实,根基也更稳固。”她说着,目光温柔地看了一眼身旁的戚睿涵,仿佛在肯定他当初力主远航贸易的提议。
刁如苑作为曾经在商场取得巨大成功的女商人,她的视角更为具体和实际:“不错。我仔细研究了你们带回来的货物清单和沿途各国的需求记录。”她从袖中取出一本小巧的笔记,翻开看了看,“那些香料,比如胡椒、豆蔻、丁香,在江南和京城,价格堪比黄金;那些宝石、象牙,更是豪门显贵争相追捧的奢侈品。反过来,我们的瓷器、丝绸、茶叶,在那边也极受欢迎,尤其是景德镇的青花瓷和西湖的龙井茶,那些土邦王公简直是爱不释手。这里面,利润空间巨大无比。依我看,朝廷接下来,肯定会顺势而为,鼓励甚至组织更多民间海商出海,说不定还会设立专门的市舶司或者海关来管理。”她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显然已经看到了其中蕴藏的无限商机。
刘菲含则从技术与管理的层面补充道:“而且,我们这次航行,虽然充满波折,但也极大地验证了新式海船的设计与性能。比如‘伏波级’宝船的抗风浪能力、载重能力,以及改进后的舵、帆系统,都在实战中得到了检验。更重要的是,我们积累了极其宝贵的远洋航行经验——天文导航、信风利用、水文记录、疾病防治,还有应对突发战斗的组织指挥。虽然遇到了鲨鱼、风暴、海盗,但舰队的主体结构经受住了考验,这也证明了我们目前的技术方向是正确的。”她顿了顿,继续以她惯有的条理分析道,“下一次,我们可以根据这次的经验,建造更多、更坚固、更适合远航的船只,带上更充足、更多样化的补给,甚至可以考虑在沿途的关键节点,比如满剌加、锡兰,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稳定的补给点和商站……”
董小倩一直安静地听着,双手捧着温热的茶杯,仿佛在汲取暖意。她那双曾见证过明末动荡与血腥、领略过现代都市的繁华与便捷、如今又亲身经历了古代航海之艰辛与壮阔的明眸,在灯下闪烁着深邃的思索光芒。她轻轻放下茶杯,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描画着地图上那片广袤的、轮廓已然清晰的美洲大陆。
待几位姐妹说完,她才抬起头,声音轻柔却异常清晰地说道:“诸位姐姐和元芝所言极是。”她用了戚睿涵的表字,显得既尊重又亲切,“此次航行,虽波折重重,险象环生,最终未能竟全功,然确如磐石铺路,为我大顺今后的海洋事业,坚实了根基。与西洋诸国贸易互通,利国利民;扫清拉杰此等海患,功德无量,惠及万商。”她微微蹙起秀眉,话锋一转,“只是……我心中日夜所念,仍是那片被称为‘新大陆’的广袤土地,以及更南边的那片巨大岛屿‘澳洲’。”
她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向往与急切,目光再次投向墙上的地图,仿佛要穿透那层纸张,看到那片未知的世界:“我们从……从某些渠道知晓,泰西诸国,如西班牙、葡萄牙、英吉利,其后必会凭借船坚炮利,扬帆远航,前往殖民,掠夺当地丰沛的资源,甚至……奴役当地土人。若我等能抢先一步,多移民,广开垦,将华夏之衣冠、礼乐、农耕、技艺播撒于彼处,使其成为我华夏子民安居乐业之新家园,建立起遵循仁义、教化之邦国,而非被泰西国家抢先,使其地沦为异域,资源被掠夺,文化被割裂,则此功业,可谓功在千秋,利在万代。”她的声音虽然轻柔,却蕴含着一种坚定的信念和深远的目光。
戚睿涵一直静静地听着众人的讨论,目光在每一位同伴脸上停留,感受着她们的思想与智慧。听到董小倩的话,他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欣赏与深深的赞同。他站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地图前,手指划过代表着浩瀚太平洋的广阔蓝色区域,最终坚定地点在美洲西海岸的位置。
“小倩所言,正是我心中所虑,亦是我等未来努力之方向。”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温暖的书房中回荡,“我们这次印度洋之行,虽然未能抵达最终目标,但成功地敲开了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它告诉我们,远航是可行的,与外界交流是必要的,海洋,将是未来数百年国运所系,谁掌握了海洋,谁就掌握了主动。”他的手指沿着预想中的航线移动,“我们有了经过考验的船只,有了用血与火换来的宝贵经验,有了初步建立的贸易网络和外交关系。下一步,就是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向着更浩瀚的未知进发。不仅要向西,筹集更强大的力量,准备更充分的补给,跨越这最大的海洋抵达新大陆;也要向南,寻找并探索那片被称为‘澳洲’的孤独大陆;甚至……”他的手指顺着麦哲伦航线的方向虚划了一圈,“有朝一日,我们可以尝试环绕这片大地,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向天下证明,我们脚下的这个世界,果真是个球体。”
他的话语带着一种宏大的愿景和坚定的决心,让在座的所有人都心潮起伏,仿佛已经看到了那更加波澜壮阔的未来。初次航海虽然充满了遗憾与挫折,遭遇了自然的无情威能与人性的贪婪狡诈,但他们成功归来了,并带回了远比黄金宝石更宝贵的经验、更坚定的决心和更清晰的未来蓝图。这并非结束,而是一个更为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的坚实序曲。
窗外,不知何时又飘起了细密的雪花,它们无声无息地自漆黑的夜空中洒落,轻柔地覆盖着庭院的屋瓦、枯枝和石阶,仿佛在为新一轮的萌发积蓄着力量。书房内,烛火与灯光交织,温暖而明亮,映照着六张年轻、充满智慧与活力的脸庞。
他们知道,脚下的路还很长,浩瀚无垠的海洋等待着下一次的启航,而属于大顺,也属于他们每个人的航海时代,正伴随着这次不算完美却至关重要的归帆,真正地、不可逆转地拉开了序幕。未来的风浪或许更大,未知的挑战或许更多,但他们已然同行,心中有图,眼中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