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穿越,闯王一统》最新章节。
清晨的南京城,如同一个宿醉未醒的巨人,在秦淮河氤氲的水汽和昨夜的笙歌余韵中,艰难地蠕动着。阳光试图穿透连日阴霾积郁的云层,洒在皇城的琉璃瓦上,却只映出一片沉郁的流光,仿佛那金碧辉煌之下,压着千钧重担。淮安、凤阳等地瘟疫蔓延的八百里加急军报,如同冰锥,一次次刺入这座临时都城的心脏,朝堂之上,无人敢言欢,民间巷尾,虽市井之声渐起,却也掩不住那眉宇间流转的恐慌与哀戚。
然而,在城西一处相对僻静的街巷,一座由弘光帝朱由崧特批、临时充作实验室的宽敞宅院,却仿佛自成天地。这里的气氛奇异地将外界的压抑与内部的亢奋交织在一起,如同暴风雨来临前,洞穴中忙碌搬运、积蓄力量的蚁群。
宅院原本是某位致仕官员的别业,亭台楼阁依稀可见往日雅致,但如今,回廊下堆放着新采的草药,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混合了酒精、醋熏、以及各种苦涩或清冽草药的气味,取代了昔日的檀香墨韵。主厅被彻底清空,那张宽大的梨木桌案成了绝对的中心。
戚睿涵站在桌案前,身上穿着一件略显宽大、浆洗得发白的旧儒衫,袖口沾染了些许墨迹和不知名的药渍。他深深吸了一口气,那混合的气味涌入肺腑,带着微辣的刺激感,却奇异地让他因熬夜而混沌的头脑清醒了几分。他的眼中布满了蛛网般的血丝,眼袋深重,脸颊也凹陷了下去,连续多日殚精竭虑的钻研,几乎榨干了他的精力。然而,在他那深邃的眼眸最底层,却跳跃着一簇无法熄灭的、近乎狂热的火焰——那是希望,是责任,是穿越时空赋予他的、必须完成的使命。
桌案上,那台凝聚了他、方以智与南京城内数十位顶尖能工巧匠无数心血与智慧的简易光学显微镜,正静静地矗立着。黄铜打造的镜筒和基座,被打磨得光滑温润,在透过雕花窗棂投入的熹微晨光中,泛着沉静而内敛的光泽。几片精心磨制的水晶镜片被巧妙地镶嵌其中,它们是窥探另一个世界的关键。就是它了,这能窥见微末之物的“神器”,将是扭转这场无形战争的关键,是刺破瘟疫阴霾的第一缕阳光。
“开始吧。”戚睿涵低声说道,声音因缺水而有些沙哑。这既像是在对身边的李大坤和董小倩下达指令,也像是在对自己疲惫不堪的灵魂进行最后的动员。
李大坤,这位曾经的御厨总管,如今的太医院使,早已褪去了初入宫时的惶恐与油滑。他粗壮的手臂挽起了袖子,露出结实的小臂,上面甚至还有几处烫伤和新的划痕,那是连日来调配药剂、搬运器皿留下的印记。在戚睿涵那些近乎天方夜谭的描述和严谨引导下,他体内那份属于理科生的逻辑思维与动手能力被彻底激发。
他不再是那个只懂得调和五味的厨师,而是成为了疫苗研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最可靠的实践者。此刻,他正小心翼翼地将昨夜连夜处理好的、用特殊营养基培养的液体,以及董小倩设法从隔离区弄来的、取自重症病患身上的脓液干痂和血液凝块碎末,用戚睿涵反复提纯得到的高度蒸馏酒进行极其精细的悬浮、稀释。他的动作沉稳而专注,每一个步骤都力求精准,胖乎乎的脸上不见了往日的笑容,只有一片肃穆。
董小倩则安静地守在一旁,她换下了一身便于行动的劲装,勾勒出矫健的身姿,如瀑青丝简单地束在脑后,用一根木簪固定,干净利落。她的首要任务本是护卫戚睿涵的绝对安全,但此刻,她的目光却更多地流连于那些晶莹的玻璃器皿、散发着异味的陶瓷罐以及那台神秘的显微镜之上。
看着戚睿涵全神贯注的侧脸,看着他眉宇间那份化不开的凝重与几乎要将他自己燃烧殆尽的执着,董小倩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情感。有关切,有心疼,有对其智慧的由衷敬佩,更有一丝隐秘的、与有荣焉的骄傲。她默不作声地将戚睿涵需要的镊子、载玻片、干净的细麻布等物递过去,动作轻柔得像怕惊扰一场神圣的仪式,眼神却锐利地扫视着四周,确保没有任何意外能打扰到这决定性的时刻。
戚睿涵俯下身,伸出因长时间工作而微微颤抖的手指,小心翼翼地调整着镜筒的角度和焦距。他的动作因为极度的紧张和期待而略显僵硬,手心的汗水几乎要打滑。当他终于将眼睛对上那冰凉的目镜时,整个喧嚣的世界仿佛瞬间被抽离,只剩下眼前那一片模糊的光晕和自己如擂鼓般的心跳声。
视野内,最初只是一片混沌的亮斑,如同蒙着厚厚水汽的琉璃。他屏住呼吸,指尖以毫米为单位细微地转动着调焦旋钮,心中默念着方以智传授的光学原理和自己梦中那些模糊的记忆。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秒都如同一个世纪。终于,那片混沌开始退散,如同云开雾散,一个前所未见的、充满诡异生命律动的微观世界,如同一幅被强行撕开的、壮丽而狰狞的画卷,轰然撞入他的视野!
他看到了,在一片略显浑浊的液体背景中,无数细小的、呈现出短杆状或球状的物体,正在沉沉浮浮,有些仿佛静止,有些则在缓慢地移动、甚至能看到少数几个似乎在分裂。它们如此微小,小到超越了当时任何人想象的极限,却又如此真实地存在着,展现出一种原始而顽强的生命力。这就是敌人,那些肉眼无法察觉,却能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掀起尸山血海的元凶——细菌(尽管他此刻尚无法命名,只能依照古意暂且统称为“疫虫”)。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没有嘶吼,没有刀光,却比任何具象的敌人都要狰狞可怖。
戚睿涵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然后又猛地松开,狂跳起来。一股混杂着首次窥见微观世界的巨大震撼、终于抓住敌人踪迹的激动、以及对这种微小却致命存在的本能恐惧的情绪,如同洪流般冲击着他的神经。他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不得不稍微离开目镜,深吸了几口气,才勉强平复翻腾的心绪。
“看到了……我看到了!”他再次抬起头,看向身旁一脸关切的李大坤和董小倩,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眼中那簇火焰却燃烧得更加炽烈明亮。
李大坤闻言,立刻迫不及待地凑了过去。尽管戚睿涵早已用语言向他详细描述过可能看到的景象,甚至画过简单的示意图,但亲眼所见的冲击力,远远超过了任何想象。他粗重的呼吸喷在镜筒上,形成一小团白雾,瞪大了眼睛,仿佛要将那微观世界的一切都刻入脑海。“这便是……这便是疠气之本形?果然……诡奇莫测,无形无象,却能杀人于无形……若非此镜,谁能相信?”他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敬畏与恍然。
董小倩也按捺不住好奇,在李大坤让开后,小心地凑上前看了一眼。目镜中那些蠕动的、密密麻麻的小点,让她下意识地蹙起了秀眉,胃里微微有些不适。但旋即,一种更深的理解涌上心头——她终于明白了戚睿涵口中那“看不见的战场”是何等残酷与惊心动魄。敌人并非挥舞刀枪的八旗铁骑,而是这些藏匿于无形、无处不在的微小恶魔。而她的睿涵,正在与这样的敌人搏斗。
确认了病原体的存在,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的核心,是如何“驯服”这些危险的“疫虫”,将它们从夺命的利器,转化为护身的盾牌。戚睿涵努力回忆着梦中世界那位名叫刘菲含的班长偶尔提及的“灭活疫苗”概念,以及这个时代已然存在、但风险极高的人痘接种法中利用弱化病毒获得免疫的思路。他与李大坤反复商议,结合手头能找到的材料,决定尝试采用物理加热与草药萃取液(主要选用《本草纲目》等医书中记载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作用的黄连、黄芩、金银花等)浸泡相结合的方法,试图找到那个极其微妙的临界点——既能杀死或大幅度削弱这些“疫虫”的毒性,又能保留其激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识别和抵抗能力的“印记”。
这是一个极其精细、繁琐且充满未知风险的过程,如同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火候的掌控,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炭火盆上架着的小陶罐里,疫苗原液咕嘟咕嘟地冒着细密的气泡,散发出一股混合了药香和奇异腥气的气味。温度过高,持续时间过长,则“疫虫”被彻底杀死,其“印记”也可能被破坏,疫苗失去免疫效果;温度过低,时间不足,则“疫虫”未被完全灭活,残留的毒性足以致命,这疫苗便成了穿肠毒药。
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小心翼翼的赌博。戚睿涵和李大坤轮番守在显微镜前,眼睛紧紧贴着目镜,观察着经过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不同浓度草药液处理后的样本中,“疫虫”的形态变化、活动能力是否消失。长时间的凝视让他们的眼睛酸涩肿胀,泪流不止,困倦到极致时,就在旁边那张铺了草席的矮榻上轮流和衣小憩片刻,往往一个激灵又从浅眠中惊醒,继续投入工作。
董小倩则成了他们最坚实的后盾,她默默地照料着两人的饮食,确保总能有一碗热粥或几个馒头果腹,严格管理着实验室的物资进出,并像最忠诚的卫士般,限制任何闲杂人等的靠近,尽力维持着这片方寸之地的相对洁净与安静,隔绝外界的纷扰。
失败,是这段日子里最常见的访客。最初制备的十几批疫苗,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令人沮丧——不是视野里毫无活性,就是依然能看到不少“疫虫”在活跃地游动。那些用来试验的、从市集上买来的小白鼠,在接种了这些不合格的“疫苗”后,命运凄惨:要么毫无反应,证明疫苗无效;要么在短短一两天内就迅速发病,毛发耸立,精神萎靡,继而抽搐死亡。
希望的微光一次次在精心调配的药剂中点燃,又一次次在小鼠僵硬的尸体和显微镜下不如人意的景象前,被残酷的现实无情掐灭。桌案旁,记录失败参数和现象的纸张已经堆积如山,而角落里那些没能挺过去的小鼠尸体,更是无声地诉说着这条道路的艰辛与生命的脆弱。
“睿涵,歇一会儿吧,哪怕闭眼一刻钟也好。”董小倩端着一碗刚刚熬好、还冒着热气的米粥,走到再次揉着发烫太阳穴的戚睿涵身边,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心疼。他的脸颊肉眼可见地凹陷了下去,下巴和唇周也冒出了青黑色的杂乱胡茬,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大半精气神。
戚睿涵缓缓摇了摇头,布满血丝的目光没有离开那泛着金属光泽的显微镜,声音低沉而沙哑:“时间不等人,小倩。显微镜每多观察一刻,或许就能早一刻找到方法。每耽搁一天,前线、疫区,就可能多死成千上万的人。”他顿了顿,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更哑了几分,“而且……那些自愿试药的和尚……道亮师傅虽然挺过来了,可之前那几位……我不能让他们白白牺牲。”
他想起了之前那几次失败的人体试验,几位来自灵谷寺的僧人在接种了未完全灭活的疫苗后,不幸染病身亡的场景。那悲壮而惨烈的一幕,如同烧红的烙铁,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底,日夜灼烧,鞭策着他,让他无法停下,不敢有丝毫懈怠。
董小倩看着他眼中那深切的痛苦与自责,知道再多的言语安慰都是苍白的。她不再多言,只是固执地将粥碗又往前递了递,直到看着他接过碗,勉强地、机械地喝了几口,才稍稍安心。她知道,此刻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陪伴,就是支持,就是确保他在这条孤寂而艰难的道路上,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转机,在一个万籁俱寂的深夜里,悄然降临。
连续数日的失败让戚睿涵意识到,或许之前的思路过于直接和粗暴。他回想起现代疫苗工艺中的一些复杂流程,决定尝试一种更为迂回的策略——温度阶梯下降法。他先将病原体样本在较高的温度下短暂加热,迅速杀死大部分活跃的“疫虫”,然后立即转入特定比例的黄连、金银花混合萃取液中,进行长时间的低温浸泡,让草药的有效成分和逐渐降低的温度,共同作用,缓慢而持续地削弱剩余“疫虫”的活性,并尝试保留其抗原结构。
实验室里静悄悄的,只有炭火盆中偶尔爆出的噼啪声,以及窗外呼啸而过的夜风。戚睿涵和李大坤屏息凝神,如同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严格掌控着每一个时间节点和温度变化。当最终处理完成的样本被小心翼翼地吸取,滴在晶莹的载玻片上时,戚睿涵感觉自己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他再次俯身,将眼睛贴上目镜。调整焦距……视野逐渐清晰……他看到了,与之前失败样本截然不同的景象:视野中,大部分杆状的“疫虫”明显失去了活动能力,静静地悬浮着,它们的形态也发生了些许改变,边缘似乎变得模糊了一些,但整体结构看起来仍大致保持着完整,没有彻底崩解。
“大坤,快来看!”戚睿涵的声音因激动而拔高,带着难以置信的喜悦。
李大坤急忙凑过来,仔细观察后,胖脸上也瞬间涌上狂喜的红光:“静止了,大部分都静止了,形态犹在!睿涵,这次……这次可能真的成了!”
强压下立刻欢呼的冲动,戚睿涵小心翼翼地取出一部分处理后的液体,接种到几只特意挑选出来的、健康状况极佳的小鼠身上。为了确保试验的严谨,他们同时设置了几组未接种任何疫苗的空白对照组。
接下来的两天,是前所未有的焦灼等待。戚睿涵和李大坤几乎寸步不离地守着那几只接种了新型疫苗的小鼠,仔细观察着它们的每一丝细微变化——进食是否积极,饮水是否正常,活动是否活泼,毛色是否光亮,眼神是否灵动。第一天过去,所有接种小鼠安然无恙,依旧在笼子里窜动觅食。第二天过去,它们依然活蹦乱跳,与对照组小鼠无异。
“有戏,这次真的有戏!”李大坤压抑着几乎要冲破胸膛的兴奋,用力挥舞了一下拳头,眼眶因为激动而微微泛红。连日来的疲惫仿佛在这一刻被一扫而空。
戚睿涵的心脏也提到了嗓子眼,一股热流在四肢百骸窜动,但他强迫自己必须保持最后的冷静:“还不能完全确定,大坤。我们需要最关键的‘挑战试验’来验证免疫效果。”
他们取来了未经任何灭活处理的、毒性强烈的原始病患样本,分别注射给接种过新型疫苗的小鼠和那些未接种的对照组小鼠。
结果,堪称奇迹。
未接种的对照组小鼠,在接种强毒样本后,几乎毫无例外地在一天之内就出现了明显的发病症状:精神迅速萎靡,蜷缩在笼角,毛发失去光泽,呼吸急促,最终在痛苦中抽搐死亡。而所有接种了那种新型灭活疫苗的小鼠,在同样接触到强毒病原后,虽然也有几只出现了短暂的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的情况,但最终都顽强地挺了过来。几天后,它们逐渐恢复了活力,再次变得生龙活虎。
“成功了,我们真的成功了!”李大坤再也忍不住,激动地一把抱住戚睿涵,声音带着哽咽,眼泪终于滚落下来。这泪水里,有成功的狂喜,有压力的释放,更有对无数可能因此得救生命的欣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戚睿涵也长长地、深深地舒了一口气,那气息悠长仿佛要将这些日子以来积压在胸腔里的所有焦虑、挫败、沉重和污浊全部倾吐出去。一阵虚脱般的无力感瞬间席卷全身,让他几乎站立不稳,但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难以言喻的喜悦和成就感,如同温暖的阳光照彻了心底的每一个角落。他转头看向一直守在旁边的董小倩,发现她也正凝望着他,清澈的眼眸中含着晶莹的泪光,嘴角却扬起了这些天来最明媚、最释然的笑容,宛如雨后初绽的芙蓉。
然而,动物的成功仅仅是通往最终胜利的坚实一步,而非终点。疫苗最终需要在人体上验证其安全性与有效性。一想到上次那几位因试验失败而圆寂的僧人,戚睿涵刚刚雀跃起来的心情再次被拉回了沉重的现实。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萌生了自己作为第一个人类受试者的念头——这是他作为研发者的责任,也是他内心对之前牺牲者的告慰。
但这个念头刚在脑海中形成,甚至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就被董小倩敏锐地捕捉到了。她一步踏前,站到戚睿涵面前,仰头看着他,语气是前所未有的坚决,甚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厉色:“不行,绝对不行!”她的眼眸紧紧锁住他的,声音微微发颤,“你是所有一切的主心骨,是这显微镜、这疫苗之法的开创者。你若有了任何闪失,之前所有的努力、所有的牺牲,都将付诸东流,前功尽弃。要试……也必须是我来!”她挽起自己的衣袖,露出了白皙而结实的手臂,眼神倔强,视死如归。
“小倩,这太危险了!”戚睿涵心头大震,急忙抓住她的手腕,“我绝不能让你……”
“戚施主,李太医,”就在两人争执不下、气氛凝重之际,实验室紧闭的门外,传来了护卫清晰的通报声:“灵谷寺道亮住持,携寺中十余位师傅,前来拜见,言说自愿参与疫苗试验!”
戚睿涵闻言,身体猛地一震,他看了一眼董小倩,两人眼中都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他立刻整理了一下衣袍,压下心中的波澜,快步迎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