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记忆的声音》最新章节。
			     抗法游击队的"教科书式翻车"
 1947年,在阿尔及利亚那片被法国殖民者长期压迫的土地上,民主自由胜利党内有个不安分的灵魂——艾哈迈德·本·贝拉。
 他搞了个“特别组织”,雄心勃勃地宣称要开展武装斗争,把法国殖民者赶出阿尔及利亚。
 这组织听起来威风凛凛,可实际呢,就像个临时拼凑的草台班子。
 首次行动袭击阿尔及尔邮局时,队员们扛着二战时期的老式步枪,那枪仿佛是上了年纪的老古董,子弹卡壳率比法国殖民军投降的速度还快。
 想象一下,队员们紧张地扣动扳机,结果“咔嚓”一声,子弹卡住了,而法国殖民军那边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场景别提多尴尬了。
 本·贝拉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突然他灵机一动,抄起邮局柜台上的订书机,那小小的订书机在他手里仿佛成了威力巨大的武器。
 他挥舞着订书机,成功抢走3万法郎。
 逃跑的时候,他还不忘顺走一沓邮票,嘴里嘟囔着:“下次给戴高乐寄恐吓信能用!”
 队员们看着他,又好气又好笑,这哪是武装斗争啊,简直就是一场荒诞的闹剧。
 1950年,命运似乎跟本·贝拉开了个残酷的玩笑,因叛徒出卖,他被捕了。
 站在法庭上,他毫无惧色,慷慨陈词:“法国人偷了我们130年,我抢邮局算利息!”
 那激昂的语气仿佛要把法国殖民者的罪行都揭露出来。
 可法官却不买账,气得用法棍敲桌,那法棍敲在桌子上“砰砰”作响,法官大声吼道:“你抢的钱还不够买半头羊!”
 最终,法官判他8年监禁,把他关进了一个连马桶都没有的60人牢房。
 那牢房狭小得像个鸽子笼,60个人挤在里面,连转身都困难。
 狱友们纷纷吐槽:“这牢房比游击队基地还挤!”
 本·贝拉苦笑着摇摇头,他知道,自己的“创业”之路暂时走到了尽头。
 监狱风云之"VIP囚徒"
 被转移至法国里昂监狱后,本·贝拉那颗渴望自由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
 他盯上了狱警养的腊肠犬,想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用面包屑贿赂腊肠犬,然后让狗帮忙挖地道。
 他每天省下一点面包,小心翼翼地喂给腊肠犬,嘴里还念叨着:“乖狗狗,帮我个忙,等我出去了,给你买好吃的。”
 腊肠犬吃得津津有味,似乎真的被他收买了。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腊肠犬吃撑了,不停地打嗝,那响亮的嗝声在寂静的监狱里格外刺耳,一下子就暴露了计划。
 狱警们顺着声音找来,发现了本·贝拉的“杰作”。
 本·贝拉却一点也不慌张,他辩称:“我在教它唱《马赛曲》!”
 狱警们被他的话逗得哈哈大笑,气得法国狱长给腊肠犬戴上了嘴套,还把他关进了禁闭室。
 本·贝拉在禁闭室里无奈地摇摇头,心想:“这越狱计划也太不靠谱了。”
 1952年,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本·贝拉收到了一封秘密信件。
 他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打开信件,仔细阅读着每一个字。
 看完信后,他灵机一动,决定用囚服线头绣出微型阿尔及利亚地图。
 他每天趁着狱警不注意,偷偷地拆下囚服上的线头,一针一线地绣着。
 那细小的针脚,仿佛是他对祖国深深的思念。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地图终于绣好了。
 他托探监牧师把地图转交给埃及总统纳赛尔。
 纳赛尔收到地图后,被他的勇气和智慧所打动,回赠了他一个镀金开罗塔模型,底座刻着:“坚持住!你坐牢的样子比戴高乐帅。”
 本·贝拉看着模型,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自己并不孤单,还有人在支持着他。
 总统的"魔幻治国指南"
 1963年,本·贝拉终于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他当选为阿尔及利亚总统。
 然而,他的治国理念却让人摸不着头脑。
 他独创了“反向抄作业经济学”,把法国人建的葡萄酒厂全改榨橄榄油。
 他以为这样就能摆脱法国的影响,发展自己的经济。
 可结果呢,全国橄榄油过剩,大街小巷都弥漫着橄榄油的味道。
 渔民们无奈地拿油桶当渔船,看着那漂浮在水面上的油桶,他们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