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异世装神明,但被全网直播了》最新章节。
死寂——并非真空的无声,而是意识层面万念俱灰后的绝对沉凝。塔莉亚悬浮在巨大的星图之上,仿佛漂浮在无数文明命运的灰烬之中。低语(或者说,那个蜕变中的意识混合体)陷入了深沉的休眠,只留下一个极其微弱的基础指令循环在背景中运行,维持着最低限度的能量汲取和环境监控,以及…对她生命信号的监护。那冰冷的、令人痛苦的分析彻底停止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枯寂的宁静,反而让她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自身存在的渺小与沉重。
右臂脉络的搏动是这死寂中唯一的生命节拍,与中央那巨大能量心脏的缓慢搏动、脚下星图光点的流转、以及豆哥碎片微弱的共鸣,交织成一首无声而悲怆的挽歌。每一次搏动,都带来细微的秩序生机,艰难地修复着她千疮百孔的身体,也提醒着她所肩负的、几乎要将她压垮的真相。
文明的食粮。枷锁。考验。饵料。
这些词汇如同恶毒的诅咒,在她脑海中反复回响。金博士最后掷出扳手的画面,豆哥融入结构时的微笑,陈岩崩溃前绝望的眼神…所有牺牲都被蒙上了一层极度残酷的色彩。他们守护的,究竟是什么?一个被精心设计、等待收割的牧场?
绝望如同冰冷的星尘,试图渗入她的骨髓,冻结她最后一丝意志。
她看向那具风干的守望者遗体,那只紧紧攥着豆哥碎片的手。他们守护在这里,直至风干固化,他们等待的答案,是否就是这令人窒息的真相?他们是否也曾像她一样,被这巨大的虚无所击垮?
她的目光缓缓移动,落在星图上那个代表着“方舟”的明亮光点上。
火种。
博士用生命传递的,是这个坐标。无数人用牺牲保护的,是这个希望。
即使这希望是陷阱,是诱饵,但这簇火种本身,是由无数真实的、炽热的、不屈的生命点燃的。它的光芒,是那些活生生的人存在的证明,是他们爱过、恨过、挣扎过、渴望过的总和。
这光芒,不该被冰冷的黑暗吞噬。
这命运,不该被无声地接受。
塔莉亚深深地、艰难地吸了一口稀薄冰冷的空气(维生系统已近乎失效,这空气更多来自巨构内部某种奇异的循环)。剧痛席卷全身,却也让她的意识变得更加清晰。
她做出了抉择。
发送坐标。
不是作为“播种者”协议下的一.个棋子,不是作为等待收割的庄稼。
而是作为…一个变量。一个反抗的信号。一颗投入死水,试图激起涟漪,哪怕最终自身也会粉身碎骨的石子。
她开始行动。
首先,是生存。低语的休眠让她暂时摆脱了被剖析的痛苦,但也失去了对残骸剩余资源的精细操控能力。她必须依靠自己。
她艰难地操控着身下已经不太稳定的残骸平台,缓缓靠近星图边缘那些相对完好的能量导管——它们如同巨大的血管,连接着中央心脏和四壁,内部有微弱的能量流淌。豆哥碎片的共鸣指引着她,让她直觉感到这些导管或许能提供些许能量。
她用还能轻微活动的左手,掰下一块相对尖锐的金属碎片,忍着剧痛,小心翼翼地刮擦着一根导管表面的矿物覆盖层。火花微溅,进展缓慢。每一次动作都牵扯着全身的伤口,冷汗(或者说,在极寒下瞬间凝结的冰晶)布满了她的额头。
不知过了多久,导管暗沉的表面终于被刮开一小片,露出了下面晶莹剔透、流淌着微光的本体。一股精纯却异常稀薄的能量气息弥漫出来。
塔莉亚将右臂缓缓靠近。权柄脉络自动产生了吸力,如同干涸的土地汲取水滴,开始缓慢地吸收那溢散出的能量。一股远比环境辐射能精纯温和的力量流入体内,虽然微弱,却让她精神一振,伤处的修复也似乎加快了一丝。
这给了她希望。
她如法炮制,又找到了几处类似的能量节点,甚至发现了一处小的能量泄露点,如同细小的泉水般汩汩溢出微光。她将平台固定在那里,如同受伤的野兽找到了一处能量泉眼,贪婪地汲取着生存下去的资本。
在这个过程中,她对右臂权柄脉络的掌控,也在生死边缘的压迫下,变得愈发精细和深入。她开始能更主动地引导能量,不仅仅是修复自身,甚至能微微影响周围那些无主的能量细丝,让它们帮助自己移动一些小块的碎片。
接着,是探查。
她操控着平台,沿着星图的边缘缓慢移动,仔细观察。她发现那些闪烁的光点并非固定不变,它们会明灭,会移动,甚至有些会消失——代表着一个文明的终结?而新的光点,也会偶尔亮起。
星图是活的!它在实时反映着宇宙中所有“种子”文明的状态!
她还发现,在星图的几个关键节点,存在着一些类似接口的复杂结构。其中一个接口的形状,与她记忆中深蓝回声号上的超空间通讯阵列接口惊人地相似!只是放大了无数倍,且更加复杂。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她心中升起:这座“守望之门”本身,是否就拥有跨越大尺度宇宙空间发送信息的能力?甚至…其能力远超“方舟”或帝国的科技水平?
如果能够利用它…
但这个念头很快被压下。先不说如何启动如此庞大的装置,一旦激活,天知道会引来什么。低语沉睡前的警告言犹在耳。
她的目标,是残骸上那尚未完全损毁的超低频脉冲发射器。虽然功率低,速度慢,但足够隐蔽,不易被帝国常规监测手段捕捉。这是目前最现实的选择。
她驱使平台,缓缓上升,沿着来时的通道,返回上方的撞击残骸区。
过程同样艰难。通道内的能量流对她而言既是滋养也是阻碍。残骸区更加破败,结构极不稳定,真空和极寒是永恒的威胁。
她找到了那个被部分修复又因撞击而再次受损的发射器阵列。它歪斜地嵌在扭曲的金属中,表面覆盖着寒霜。
修复它,需要能量,需要材料,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