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民国,开启救国救民之路》最新章节。
“我亲自带四组,渗透至指挥所最近距离,使用炸药包和冲锋枪,执行核心爆破任务!”
行动在凌晨时分,日军最为疲惫松懈的时刻展开。“幽灵”小组如同鬼魅般摸掉了外围的两个暗哨。狙击小组则在500米外的一个小土包上悄然就位。
就在“幽灵”带领突击组即将接近指挥所院墙时,意外发生了!一名日军军官恰好出门小解,与正在移动的突击组队员几乎撞个满怀!
“什么人?!”
日军军官惊觉,下意识地去掏腰间手枪。
“噗噗噗!”
装有消音器的M1卡宾枪发出了几声轻微而急促的射击,那名军官应声倒地。但这一变故,还是惊动了院内的日军!
“敌袭!!”
凄厉的日语警报声划破了夜空的宁静。
“行动暴露!强攻!”
陈默当机立断,怒吼一声。
几乎在同时,狙击小组开火了!两名刚从屋里冲出来的日军通讯兵瞬间被爆头。制高点的二组,也用巴祖卡火箭筒,向指挥所的主屋发射了火箭弹!“轰!”的一声巨响,木石结构的房屋被炸开一个大洞,火光冲天!
“陈默”和突击组成员,趁着爆炸引起的混乱,强行突入院落,用汤姆森冲锋枪向屋内猛烈扫射,并将数个点燃的炸药包从窗户和炸开的缺口扔了进去!
刹那间,日军的指挥所陷入了一片火海和爆炸之中。里面的电台、地图、文件连同里面的指挥官、参谋人员,在剧烈的爆炸和密集的弹雨中非死即伤。老鬼子澄田赉四郎虽然因为身在较为坚固的掩蔽部内而侥幸捡回一条命,但也身负重伤,并与前线部队彻底失去了联系。
整个张官桥村乱成一团,枪声、爆炸声、日军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幽灵”小队在完成预定任务后,毫不恋战,迅速按照预定路线撤离,消失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桐木岭前线,正在组织新一轮猛攻的日军部队,突然发现不对劲了。原本顺畅的炮兵支援变得断断续续,甚至出现了误击;来自指挥部的命令开始混乱、矛盾,乃至彻底中断;预备队的调动也陷入了停滞。进攻的节奏被打乱,各部队之间失去了有效协同。
而处于守势的韩晓征,敏锐地察觉到了日军攻势的紊乱和火力支援的减弱。
“鬼子指挥部出问题了!机会来了!”
他立刻抓住战机,命令所有尚能作战的部队,包括预备队,发起坚决的反冲击!
失去了统一有效指挥的日军,在中国守军的猛烈反击下,顿时陷入了混乱。前沿部队不明就里,有的还在进攻,有的开始后撤,阵型大乱。韩晓征部一鼓作气,不仅收复了大部分失守的阵地,还趁势向前推进了一段距离,极大地稳定了桐木岭、盐池庙防线。
当日军后续部队勉强恢复通信,得知指挥所遇袭、师团长重伤的消息时,军心已然动摇,不得不暂时停止了大规模进攻,转入防御。
河口司令部,李锦接到王大山“斩首行动成功,日军指挥系统瘫痪”以及韩晓征“反击成功,战线稳固”的报告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走到窗前,望着东方泛起的鱼肚白。
“王大山的这把尖刀,用对了地方。”他对陈瑜说道,“告诉王大山,参战人员,记大功!同时,命令各部,抓紧时间休整补充,加固工事。日军绝不会善罢甘休,更残酷的战斗,还在后面。”
桐木岭下的这场暗战与逆转,再次证明了特种作战在现代战争中的巨大价值。王大山和他的特种部队,如同插入日军心脏的一根毒刺,在关键时刻,以一次精准而致命的“斩首”行动,成功地扭转了战局,为驻印军在华中战场站稳脚跟,立下了奇功。这也让日军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他们面对的这支中国军队,不仅拥有强大的正面作战能力,更具备着令人防不胜防的“非对称”打击手段。
桐木岭下的日军因指挥系统遭受重创而被迫暂停了大规模的猛攻,战场进入了短暂的喘息期。然而,老河口司令部内的李锦深知,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日军绝不会甘心失败,更凶猛的反扑随时可能到来。值此关键时刻,他必须抓紧时间,完成三件要事:论功行赏,激励士气;强化防空,应对敌空袭;调整部署,巩固防线。
一份经过精心拟定的请功与晋升名单,由李锦亲自签署,以加急电文形式发往重庆最高统帅部及远征军长官部。电文中,李锦以极其恳切和确凿的战绩,为麾下有功之臣请命:
“查我第一集团军自入华中参战以来,各级官兵浴血奋战,屡挫敌锋,尤以以下人员功勋卓着:
集团军副参谋长方维岳少将,统筹后勤,协调转运,于部队千里转进、紧急投入战场之际,保障有力,功不可没,恳请晋升中将。”
“通信与电子战司令部下属电子情报与密码旅旅长‘密匙’上校,侦听敌讯,破译密电,于桐木岭战役前提供关键预警,战中干扰敌通信,贡献突出,恳请晋升少将。”
“通信联络处处长徐文博少将,负责对外联络、装备筹措及与友军协调,在部队转换战场、获取补给过程中居功至伟,恳请晋升中将。”
“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王大山所部,于桐木岭战役危急关头,深入虎穴,实施斩首行动,一举瘫痪敌前线指挥系统,扭转战局,功绩彪炳。该部所有参战官兵,请按‘官升一级,并颁发特等奖金’之标准,从优议叙。其中,具体指挥此次行动之特战旅第一团团长陈默中校,胆识过人,指挥若定,战果辉煌,恳请破格晋升上校,并授予四等云麾勋章,以资激励。”
这份名单不仅考虑了高级将领,也重点关照了立下奇功的一线部队,体现了李锦赏罚分明、不吝封赏的治军原则。消息虽未正式公布,但风声已然在高级军官中传开,极大地振奋了人心。
在等待上峰批复的同时,李锦的目光已投向天空。日军在正面进攻受挫后,极有可能利用其尚存的空中优势,对中国军队阵地、后勤枢纽及指挥部进行猛烈空袭,以弥补地面进攻的不足。
“不能让鬼子的飞机在我们的头顶上肆无忌惮!李锦召来了集团军防空司令部司令陈启明。
“陈司令,目前前线韩晓征、孙立人两部,防空力量相对薄弱。我命令你,立即抽调防空司令部精锐力量,组成两个前进防空群,火速部署至桐木岭-盐池庙以及自忠县方向!”
“前进防空群需混合配备中口径高射炮(如M1型90mm高射炮)与速射小高炮(如博福斯40mm高炮及M2重机枪防空组),形成高低空、远近程结合的防空火网。重点掩护我军核心阵地、指挥所、炮兵阵地以及交通要道!”
“务必在日军下一轮大规模空袭前完成部署!我要让鬼子的飞机,有来无回!”
“是!保证完成任务!”
陈启明凛然领命。防空部队迅速行动起来,一门门披着伪装网的高射炮被拖拽上路,一辆辆装载弹药的卡车轰鸣着开往前线。一张无形的防空铁幕,开始在关键战线上空悄然织就。
为了进一步加强正面防御的弹性和反击能力,李锦对王牌部队——第七军的部署进行了微调。
“命令第七军军长楚南河,着即派该军第1装甲师(周胜部)之一个加强装甲步兵营,配属师属坦克一个连及部分工兵,前出至桐木岭主阵地后方约十公里之预设区域,进行隐蔽集结。”
“该部之任务:一、作为韩晓征方向的战略预备队,随时准备投入反击,稳定战线;二、若日军攻势再起,待其锋芒受挫、兵力疲惫之际,可视情发起短促突击,以装甲力量予敌重大杀伤;三、掩护防空部队的展开与安全。”
楚南河接到命令后,立即进行了安排。一支由经验丰富的军官指挥,装备精良,步、坦、工协同娴熟的加强支队,迅速离开集结地,利用夜色和地形掩护,悄然前出至指定位置。这支钢铁力量的到来,如同在桐木岭防线后方埋下了一柄蓄势待发的重锤。
嘉奖的预期、防空网的强化、预备队的靠前配置……一系列举措如同给历经苦战的驻印军将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部队的士气在奖励和有效部署中得到提振和巩固。官兵们抓紧这宝贵的间隙,修复工事,补充弹药,抢救伤员,准备迎接下一轮更加残酷的战斗。
李锦站在司令部的大幅地图前,目光深邃。他知道,无论是勋赏还是部署,都只是为了应对更大风暴的准备。日军在华中战场投入重兵,绝不可能因一次指挥所遇袭而放弃战略目标。接下来的战斗,将更加考验这支远征归来的雄师的整体战力、指挥艺术和牺牲精神。老河口上空,战云依旧密布,但中国军队的防线,正在变得更加坚韧和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