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末世老六成了傻柱》最新章节。
陈谨之和王雅丽生的小女儿乖巧懂事,很有礼貌!
二儿子在香港忙碌学业,而他最疼爱的大女儿,则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大女儿的留学梦,让他既骄傲又头疼。
骄傲的是,女儿有主见,敢想敢闯,目标直指常春藤名校哥伦比亚大学。
头疼的是,留学之路困难重重——托福和SAT考试接连失利,这让他这个习惯了用金钱解决问题的商人,也感到了一丝无力。
但何雨柱毕竟有着后世的记忆,短暂的犹豫后,他很快有了决断——实在不行,就自费!
在他看来,这不仅是为女儿的未来投资,更是一种战略布局。他敏锐地意识到,未来的中国需要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他的想法很明确:
1. 先进去再说:通过“语言学校+大学桥梁项目”的曲线救国方式,先让女儿迈出国门,适应环境。
2. 眼光要放长远:他看中的不是一张文凭,而是女儿在海外建立的人脉和视野,这将是家族未来的宝贵财富。
3. 家族的“人才储备”:他甚至已经在考虑,等女儿学业有成,再把在香港的二儿子也送出去看看,让孩子们都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人才。
对何雨柱来说,这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父爱,成为了他对家族未来的一次深思熟虑的投资。
陈谨之在席间听说他这想法之后表示支持:“何先生,你这想法还是很好的!我大女儿也在那儿!
砸钱也不是不行,但得砸在点子上。”
陈谨之点燃烟,烟雾在两人之间缓缓散开,“我大女儿当年也栽在语言上,后来去读了半年语言学校,跟着教授做课题助理。
才把口语练出来了,还混熟了系里的几个导师。后来申请桥梁项目时,有教授写推荐信,才成功”
何雨柱这下听得认真,还好他有异能,记性好的,堪比电脑!
陈谨之看他这模样,忍不住笑了:“别急,我一会儿打越洋电话让我女儿整理份清单,里面有她当年读的语言学校,和长期去的学习小组,住的方面也可以帮你找好!”
这话让何雨柱心里一热。
他和陈谨之,说到底是“前夫”与“现任”的关系,换做旁人,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哪会这般真心实意。他端起酒杯,朝陈谨之举了举:“陈先生,这份情我记下了。”
陈谨之也端起酒杯,两人轻轻碰了一下。“都是为了孩子。”他顿了顿,又补充道
“我大女儿会在下个月回国,到时候大家见一面!
年轻人聊得来,有些经验比我们这些做长辈的说得清楚。”
何雨柱连连应着,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