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机轰碎诸侯这个战国我承包了

第41章 暗渠探红泥(1/1)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蒸汽机轰碎诸侯这个战国我承包了》最新章节。

曹复扶着季良往暗渠走,火把的光在石墙上晃出跳动的影子,像群不安分的黑虫。

潮湿的水汽裹着土腥味往鼻腔里钻,呛得他忍不住咳嗽,胸口的伤口被牵扯得发疼,像有根细针在反复扎着肉。

脚下的碎石子硌着磨破的草鞋,每走一步都传来细碎的“咯吱”声,混着暗渠里隐约的水流声,在窄道里来回撞,格外疹人。

“就在这儿。”萧山举着火把蹲下身,手指指向陶管内壁——青灰色的陶管上沾着块暗红色的泥,质地黏腻,还缠了几根细弱的纤维。

“我清枯枝时碰着的,这泥硬得很。”他指尖用力戳了戳红泥,刮下一点碎屑,“带着点韧劲,不像是自然冲进来的。”

曹复蹲下身,指尖轻轻碰了碰红泥,黏腻感瞬间沾在指腹。

他捻了捻,竟摸出混在里面的桑丝——正是卞邑百姓粗布衣上的料子,而且还没干透,指尖能触到残留的潮气。

“是最近留下的。”曹复声音发沉,后背悄悄沁出冷汗,“柳大夫三天前让百姓撤退,这红泥的湿度,最多不超过一天。”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陶管内壁的划痕:“要么是宋兵探哨来过,要么是……有人混在百姓里,偷偷动过陶管。”

季良靠在石墙上,勉强撑起身子,目光落在陶管上:“这陶管是工家先辈的设计,暗渠直通山外的溪流。”

“要是被人破坏,不仅水会断,还可能引来宋兵。”

“老陶!你过来看看!”曹复突然喊了一声。

老陶是卞邑的陶匠,跟着百姓一起撤出来的,最懂陶管工艺,刚才还在帮着清点储粮。

他很快跑过来,手里还攥着块陶片,脸上沾着点粟米的碎屑,看到陶管上的红泥,眉头立刻皱成了疙瘩:“这陶管内壁有层釉,按理说泥沾不上才对。”

“除非是有人故意抹上去的——你看这儿!”他指着陶管某处,“釉面有划痕,像是用硬物撬过,红泥正好填在划痕里,遮痕迹呢!”

说着,老陶从怀里摸出个小陶刀,轻轻刮了刮红泥下的陶管,果然露出道细细的划痕,边缘还带着新鲜的陶屑,显然是刚留下没多久。

曹复心里的警惕更重了——这不是意外,是有人故意动了手脚!

他刚想开口,身后突然传来脚步声。

李岩拎着个竹篮跑过来,里面装着桑皮浆和麻丝,小脸上满是焦急:“曹哥,孟姝姐让我送材料来,说你要加固陶管?”

跟着李岩来的还有几个百姓,其中一个穿粗布短打的汉子手里扛着根槐木,喘着气说:“曹公子,我们听说暗渠有问题,来搭把手!砍树、搬石头都行,您尽管吩咐!”

曹复看着眼前的人——有的袖口还沾着储粮的粟米,有的手里还攥着给孩子留的麦饼碎,心里突然一暖,可一想到可能有内鬼混在里面,又像被泼了盆冷水,凉得发紧。

“大家先别急。”曹复站起身,尽量让语气平和,“陶管只是沾了点泥,清理干净再加固下就行,没大事。”

他指了指周围:“不过暗渠是咱们的水源,得防着有人破坏。麻烦大家帮着搬些石头过来,围着陶管堆个半人高的石墙,再用桑皮浆混着麻丝抹在缝隙里,能挡水还能防撬。”

“好嘞!”汉子们立刻应和,转身去搬石头。

李岩蹲在旁边,小心翼翼地打开装桑皮浆的陶碗,浆体泛着浅褐色,还冒着点热气——是孟姝刚煮好的,加了点石灰水,比普通桑皮浆更黏。

曹复蹲下身,和老陶一起清理陶管里的红泥,指尖蹭过陶管釉面时,突然触到个硬邦邦的东西。

他用陶刀小心地挑出来——是半片黑色的布屑,布面上绣着个模糊的半字,看形制正是“太”字的残边,是太宰府士卒服饰上独有的布料!

曹复指尖猛地攥紧布屑,指节泛白,后背的冷汗顺着脊椎往下淌——是杜太宰的残余!混在百姓里撤到鹅山堡,还敢动手脚,胆子也太大了!

“曹哥,你怎么了?”李岩注意到他的脸色不对,凑过来问,小手里还攥着根麻丝。

“没事。”曹复赶紧把布屑塞进怀里,强压下心里的惊涛骇浪,“就是陶管有点滑,小心点别摔着。”

他站起身,对萧山说:“你去鹅山堡入口,把石砚叫来,让他多派两个细心的士卒,在暗渠周围设个听声的陶瓮——工家先辈的法子,把空陶瓮埋在土里,耳朵贴上去能听到十步外的脚步声。”

“要是有人靠近暗渠,咱们能提前知道。”

萧山点头跑开,曹复继续指挥百姓堆石墙。

老陶蹲在陶管旁,用桑皮浆混合着麻丝,一点点往石墙的缝隙里填,手指翻飞间,浆体被抹得匀匀实实:“这浆加了石灰水,干了之后比石头还硬,就算有人想撬,也得费半天劲。”

季良靠在石墙上,看着忙碌的百姓,轻声对曹复说:“别声张。内鬼混在里面,一旦慌了,反而会出乱子。”

“你做得对,先稳住人心,再慢慢查。”

曹复点头,心里忍不住吐槽:“这内鬼藏得比现代公司抢功劳的‘卧底’还深,混在百姓里逃出来居然还敢动手,真是活腻了!”

没过多久,石砚带着两个士卒过来,手里拎着几个空陶瓮——是从鹅山堡里找的,原本装粟米的,底部还沾着点米屑。

“怎么设?”石砚蹲下身,胳膊上的包扎布条又渗了血,却丝毫没在意。

“把陶瓮倒扣着埋在土里,瓮口离地面半寸。”曹复指着暗渠周围的地面,“每隔五步埋一个,士卒轮流守着,耳朵贴上去听。只要有人踩在附近,瓮里就会传声,比人眼看得还准。”

士卒们立刻动手,挖坑的挖坑,埋瓮的埋瓮,动作麻利。

曹复则走到暗渠尽头——那里连接着山外的溪流,陶管出口被杂草挡着,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他拨开杂草,突然停住脚——地面上留着个新鲜的脚印,鞋印是宋兵常穿的麻鞋样式,边缘还沾着红泥,显然是刚留下没多久!

“有人从这儿出去过。”曹复手心瞬间沁满冷汗,回头对石砚说,“派两个士卒守在这儿,用枯枝把出口盖严实,再设个绊索。只要有人进来,就会触发——别惊动其他人,悄悄来。”

石砚点头,立刻安排士卒行动,自己则留在暗渠口警戒,长戈握得紧紧的,目光警惕地盯着山林方向,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夏耕纪
夏耕纪
一户农家的日常琐碎,既有人性的淳朴,也有人性的恶念。生活本来就是一地鸡毛,哪有太多的顺心顺意。无金手指,只有劳动人民的智慧。
命运时
帝级战力
帝级战力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落雪风飞
先天之体是体,先天废体不是体?
先天之体是体,先天废体不是体?
灵气复苏,万族入侵,而人族由于基因锁限制,危在旦夕。潘安本是一个废体,在父母惨死魔族之手后,机缘巧合破开废体,带着弟弟妹妹艰难的活下去,而他也开始慢慢变强。大唐、大明、大秦、大汉等帝国屹立于星空之中,与异族战斗了无尽岁月,直到潘安的出现,打破了平衡。多年以后,潘安开着法天象地,脚踏十八层地狱,头顶三十三重天,手持长刀,紫雷缠绕,以一己之力挡在万族之前……
画长
暗核猎兵:星骸边境1001区
暗核猎兵:星骸边境1001区
关于暗核猎兵:星骸边境1001区:2450年,人类文明扩张至银河系第三旋臂,却因“暗核战争退守“星骸边境——这片横跨500光年的区域,堆满战前星际舰队残骸,更藏着能改写文明等级的“暗核晶体。但星骸边境最致命的不是暴走的“残械兽,也不是真空环境下的空间裂缝,而是“猎兵契约:所有以挖掘暗核为生的“暗核猎兵,首次接触暗核时会与“星骸意识绑定,若不能在契约有效期内集齐12枚“源质暗核,意识会被星骸吞噬,
星骸砚
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
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
民国十七年,西北大旱,赤地千里。泾河断流,陇东粮绝,饿殍塞道。刘双喜是个赌徒,输光了祖田,欠下阎王债,被迫抛下妻儿逃亡。他本以为自己会死在讨债人的刀下,却没想到,真正的阎罗,是这场百年不遇的饥荒。饿疯了的灾民开始吃树皮、啃观音土,后来,连死人也成了粮食。刘双喜在逃亡路上见过易子而食的母亲,见过盗墓贼从棺材里拖出尚未腐烂的尸体,见过马家军的骑兵把活人当牲口驱赶。他怀揣一只粗瓷破碗,碗底有道裂痕,像
青锋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