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锦凰深宫谋》最新章节。
			     黎明时分,皇宫笼罩在一片肃穆之中。
 寝殿内,萧景琰缓缓睁开双眼,尽管面色仍带着失血后的苍白,但眸中昔日锐利的神采已然回归。他微微一动,守在榻前的沈清辞立刻惊醒,眼中布满血丝,却闪烁着如释重负的微光。
 “陛下,您终于醒了。”她声音带着一丝沙哑,连忙探手为他诊脉,“感觉如何?体内可还有滞涩绞痛之感?”
 萧景琰凝神细察,摇了摇头,“那股缠附心脉的阴寒之力,似乎已消散了。”他目光落在沈清辞手边那本摊开的、纸张泛黄的《楚门医案》上,心中了然,“是你……又一次救了朕。”
 沈清辞轻轻颔首,眉眼间虽有疲惫,却掩不住庆幸之色。“多亏了这本医案。宇文玥所用之毒,名为‘缠丝’,诡谲异常,太医院一时束手无策。幸而此书最后几页,恰好记载了前朝宫廷一种类似的阴毒配方及其解法。臣妾依方调配,以金针渡穴,总算将毒性拔除干净。”她指尖轻抚书页,心有余悸,“若再晚上半日,毒性深入骨髓,便是大罗金仙也难以回天。”
 萧景琰反手握紧她微凉的指尖,力道沉重而温暖。“辛苦你了。”他顿了顿,眼神渐凝,“北狄那边,可有新消息?”
 沈清辞神色一黯,正要开口,殿外已传来兵部尚书李崇明求见的声音。
 萧景琰示意她扶自己坐起,沉声道:“宣。”
 李崇明快步走入,见萧景琰苏醒,脸上先是一喜,随即又被凝重取代:“陛下!刚收到八百里加急军报,北狄大军已突破外围防线,兵临潼关外五十里!镇西将军正在苦苦支撑,但兵力悬殊,情势危殆!”
 萧景琰目光骤然锐利如刀,周身散发出凛然战意。他掀开锦被,虽动作因虚弱而略显迟缓,语气却无比坚决:“传令下去,大军集结,朕要御驾亲征!”
 “陛下!”沈清辞与李崇明同时出声。
 “您的龙体尚未痊愈!”沈清辞忧心忡忡。
 “朕意已决。”萧景琰稳住微微眩晕的身形,声音斩钉截铁,“北狄来势汹汹,边关危急,朕若不出,军心难稳。况且……”他望向北方,眼神冰冷,“宇文玥与北狄勾结,这一剑之仇,朕必须亲自去讨回来!”
 他看向李崇明:“李爱卿,京城的防务就交给你了。”
 “臣万死不辞!”李崇明躬身领命,又迟疑道,“只是……陛下,赵文渊叛逃,户部群龙无首,粮草调度千头万绪,恐生滞碍……”
 沈清辞立刻上前一步,目光坚定:“陛下,让臣妾来负责粮草调度吧。臣妾近日查阅过户部大量档案,对流程钱粮数目还算熟悉,必当竭尽全力,保障前线供给无虞。”
 萧景琰凝视着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与不舍。他这一走,京城这个漩涡中心,所有的压力都将落在她的肩上。
 “清辞,朕这一去,不知归期。朝中局势未稳,朕实在……”
 “陛下放心。”沈清辞迎上他的目光,语气沉稳而有力,“臣妾必定竭尽所能,守住京城,稳定朝局,等待陛下凯旋。”
 早朝时分,金銮殿上气氛凝重。萧景琰端坐龙椅,虽面色微白,但威仪不减。
 “众卿想必已经知道,北狄犯边,朕决定御驾亲征。”萧景琰的声音在殿内回荡,“朕离京期间,由宸贵妃监国,兵部尚书李崇明、礼部尚书王文谦辅政。”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陛下!”一位老臣出列反对,“贵妃监国,自古未有先例啊!”
 “正是!”另一位大臣附和,“更何况如今太子昏迷不醒,朝中更需要稳定,贵妃毕竟是……”
 萧景琰沉声道,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正因为太子昏迷,内忧外患,朕才更需要一个绝对信得过、且有才能之人坐镇京城!宸贵妃之智、之勇、之忠,诸位有目共睹。此事朕意已决,不必再议!”
 退朝后,萧景琰将沈清辞带到御书房,取出一枚龙纹令牌。
 "这是调动禁军的令牌,你收好。"萧景琰郑重地说,"朕已经吩咐凌云,他会留在京城保护你的安全。"
 沈清辞接过令牌,感觉手中沉甸甸的:"陛下,此去边关,务必小心。宇文玥诡计多端,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朕明白。"萧景琰轻抚她的脸颊,"你也要小心。朝中可能还有宇文玥的同党,赵文渊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这时,岩生快步走进来:"陛下,娘娘,我们在赵文渊的府中发现了一些东西。"
 他呈上一本账册和几封密信。沈清辞翻开账册,脸色渐渐变得凝重。
 "这些是赵文渊与北狄往来的账目记录。"沈清辞指着其中一页,"看这里,去年他就开始向北狄走私军械了。"
 萧景琰接过账册,越看脸色越沉:"好个赵文渊!难怪北狄的攻城器械与我军如此相似!"
 岩生又递上一封密信:"这是在暗格中发现的。信中提到了'莲花印记',似乎与某个秘密组织有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沈清辞心中一动,取出太皇太后给她的那封密信对比。两封信上的莲花印记果然一模一样。
 "陛下,这个莲花印记..."沈清辞迟疑地说。
 萧景琰凝视着印记,眼神复杂:"这是前朝余孽组织的标志。朕早就怀疑朝中还有他们的人,没想到连户部尚书都是。"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来报:"陛下,太皇太后请您和娘娘过去一趟。"
 太皇太后宫中,檀香袅袅。太皇太后坐在窗前,手中捻着一串佛珠。
 "皇帝真的要御驾亲征?"太皇太后缓缓问道。
 萧景琰躬身道:"边关危急,孙儿不得不去。"
 太皇太后叹了口气,从袖中取出一块玉佩:"这块玉佩,是你父皇临终前交给哀家的。他说若遇危难,可持此玉佩去找一个人。"
 萧景琰接过玉佩,只见上面刻着一条飞龙,与皇室常用的五爪金龙不同,这条龙只有四爪。
 "这是..."
 "这是前朝皇室的信物。"太皇太后语出惊人,"你父皇在位时,曾与前朝靖王有过约定。若遇外敌入侵,可凭此信物调动一支秘密军队。"
 沈清辞惊讶地看着太皇太后:"太皇太后,您..."
 "哀家本是前朝郡主。"太皇太后平静地说,"当年国破,靖王将这支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你父皇,条件是保全前朝皇室血脉。"
 萧景琰握紧玉佩,神色复杂:"太皇太后为何现在才告诉孙儿?"
 "因为这支军队,只有在国家存亡之际才能动用。"太皇太后目光深远,"如今,是时候了。"
 离开太皇太后宫中,萧景琰和沈清辞都心事重重。
 "没想到太皇太后竟然是前朝郡主。"沈清辞轻声道,"难怪她会对莲花印记如此了解。"
 萧景琰把玩着手中的玉佩:"这支秘密军队,或许能改变战局。清辞,朕离京后,你要设法找到这支军队的联络人。"
 回到寝宫,沈清辞开始为萧景琰准备行装。她将各种解毒丹药、金疮药分门别类地装好,又特意准备了一个急救药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