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有了空间站肯定要登月造基地啊》最新章节。
			     大概相当于要求一位芭蕾舞演员在跳《天鹅湖》最高难度的32圈挥鞭转时,同时精准地控制每一根肌肉纤维的颤动幅度。”
 她微微蹙眉,
 “传统的技术路径有点‘笨重’,所以我们考虑引入小型化的高能粒子注入器作为‘点火触发器’和‘频率助推器’。
 但这相当于在舞蹈演员脚底下又加了个点燃的火箭推进器……涉及到极高的安全和控制精度。”
 “安全是底线,更是红线。”
 李擎风收敛笑容,强调道,
 “高能粒子控制模块的设计和防护等级,必须达到甚至超过军用标准。
 这方面,我们可以咨询高强队长他们的意见。”
 他看向坐在一旁,即使穿着便服也坐姿笔挺如松的前舰队中队长高强。
 高强点了点头,声音沉稳有力:
 “明白。
 我会带领安全团队,参照最高级别的武器管控条例,为点火模块设计多重物理隔离和电子锁系统。
 应急预案会考虑到从芯片失灵到小行星撞击控制塔等各种小概率事件。”
 他顿了顿,补充道,
 “另外,我建议给高能粒子物质储存罐起个温和点的名字,比如‘小甜甜’或者‘能量布丁’,从心理上降低操作员的紧张感。
 当然,这只是个玩笑。”
 他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眼里闪过一丝笑意。
 这个冷幽默让在场几个人都笑了起来,连怀特教授的投影嘴角都似乎上扬了一个像素点。
 讨论持续了数个小时,每一个技术细节都被反复推敲,像一群雕刻家在打磨一件绝世珍品。
 每一个潜在风险都被列出,并分配了应对方案。
 期间不乏各种有趣的插曲:
 王猛为了解释一个结构应力点,差点把虚拟模型拆成零件状态;
 赵青和孙启明为了一个材料的电磁响应频率争论不休,最后用“谁的数据模型先被验证谁就请全组人吃一个月的土星特色烤虫排”打了赌;
 周薇则用极其优雅的手势,在虚拟屏幕上画出了让王猛直呼“这玩意儿真他娘的艺术”的复杂能量流线图。
 精英团队的优势就是没有不切实际的空想,只有基于现有技术和工程极限的务实推进。
 苏小茜则在一旁安静地记录着,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舞,她的任务是将这些艰深的技术进展和偶尔爆发的笑料,转化为未来可以向外界适度公布的、既专业又激励人心的项目简报。
 她偶尔会抬头看看争论得面红耳赤的专家们,嘴角带着温柔的笑意。
 当会议接近尾声,大家都略带疲惫但眼神明亮时,李擎风环视众人,沉声说道,语气中带着感激和坚定的信念:
 “我们走的是一条没人走过的路,地图是手绘的,指南针可能还指着地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共鸣引擎’的成功,不仅在于它能否点燃,更在于它能否稳定地、可控地与宇宙的脉搏同步,而不是跳几下就心律失常。
 这需要我们在每一个环节,从最微小的材料晶格到最宏大的能量场,都做到极致。
 感谢各位的加入和付出,接下来,是真正考验我们‘土星精工’这块金字招牌的时候了。
 如果成功了,我请大家去木星大红斑里泡温泉。”
 怀特教授的投影也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穿越时空的庄严,但末尾不忘幽默一下:
 “孩子们,我们正在尝试制造的,或许不仅仅是引擎,而是人类文明下一个纪元的基石。
 谨慎,但无需畏惧。”
 他顿了顿,虚拟影像的眼睛眨了眨,
 “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我们给土星环增添几个新的、特别闪亮的碎片而已,那也挺壮观的,不是吗?”
 这句带着黑色幽默的鼓励,让众人会心一笑,紧张的气氛缓解了不少。
 会议结束,众人散去,各自投入紧张的工作。
 控制塔内,只剩下李擎风和父亲林淼的全息影像。
 林淼一直安静地旁听了整个会议,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骄傲、担忧和“我儿子真能折腾”的复杂表情。
 “小子,”
 林淼看着窗外繁忙的港口和远处正在为引擎原型机建造而加紧改造的干船坞,语气中带着感慨,
 “你这摊子,可是越铺越大了。
 以前咱们是修船,修修补补又三年,现在倒好……”
 他指了指虚拟沙盘上那个璀璨的能量结构,
 “你这是要直接给文明引擎做心脏搭桥手术啊!
 都快赶上再造一个研发总部了。
 我这把老骨头,快跟不上你的节奏喽。”
 李擎风走到父亲身边,与全息影像并肩而立,目光坚定地望着窗外的星辰:
 “爸,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没有之前咱们一起修好每一艘船积累的经验、数据和……还有那些因为零件不匹配而骂的街,就没有今天敢碰‘基石计划’的底气。
 我们现在做的,不过是把之前‘倾听’到的宇宙那些微弱的‘嘀咕’声,尝试着去‘回应’一下,看能不能跟它聊个天儿。”
 林淼点了点头,虚拟的手用力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臭小子,道理一套一套的。
 行了,放手去干吧!
 家里这摊子修船卖零件的生意,老子我还顶得住,给你兜着底!
 需要啥老关系、旧库存,尽管开口!
 就算你要拆了老爸我的办公室给你那‘能量毛线球’当备件,我也认了!”
 李擎风笑了,心里暖暖的:
 “那倒不用,您那老板椅我还得留着继承呢。”
 “计划”就这样,在土星精工这片充满机油味和实干精神的土壤中悄然扎根。
 一个汇聚了顶尖智慧、工业力量、以及某种独特幽默感的庞大机器,开始围绕着那个名为“共鸣”的、既疯狂又浪漫的梦想,全速运转起来。
 “也许这样的自己,才是他想看到的儿子吧!”
 李擎风看着转身离开的父亲林淼的背影,喃喃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