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有了空间站肯定要登月造基地啊》最新章节。
三万五千人!
这是一个足以在异星建立初期文明的人口基数!
“等等……小雨,”
林木木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虽然还有些沙哑,
“动力呢?要推动这么……
这么一座‘飞行城市’,需要何等庞大的能量?
还有,星际远航的防护?
我们之前的超导材料护盾,应对木星轨道附近的辐射环境已经接近极限,而这个……”
苏雨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带着他走向飞碟底部一个几乎与碟身融为一体的入口。
门扉无声滑开,露出内部明亮而宽阔的通道。
“跟我来。”
她的语气带着一丝炫耀,如同孩子向最亲密的伙伴展示自己最得意的作品。
通道内部并非传统的金属舱壁,而是一种温润的、带着细微脉络的乳白色材料,散发出柔和的光线,仿佛具有生命。
空气清新,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植物清香。
“生物材料?”
林木木立刻认出了这与他姐姐苏婉琳的生命科学院最新的研究方向有关。
“婉琳姐的成果,”
苏雨点头,
“活体生物建材与纳米机械的共生体。
它们能自我修复,调节内部环境,甚至能高效转化二氧化碳。
这为我们节省了大量的生命支持系统体积和质量。”
他们乘坐内部一种无声且高速的穿梭舱向前移动。
林木木注意到重力环境非常稳定,完全感觉不到传统旋转结构可能带来的科里奥利效应不适感。
“你解决了旋转眩晕问题?”
他惊讶地问。
通常小型旋转舱会因角速度过快导致内耳敏感的人不适。
“多重同心环独立旋转系统,”
苏雨解释道,语气如同在谈论一件寻常小事,
“最内环模拟1G地球重力,转速较快。中间环模拟0.8G,主要用于农业和轻工业,外环模拟0.6G,用于休闲和低重力适应区。
各环之间通过磁流体轴承耦合,相对速度差被巧妙化解,并通过内部磁场进行补偿,几乎消除了交叉移动时的眩晕感。
而且,环与环之间有大气的对流和温度调节,形成一个完整的微型气候。”
穿梭舱很快抵达了核心区域——中央舰桥,或者说,指挥中枢。
这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舰桥,更像是一个开阔的圆形花园广场。
穹顶是透明的,直接显示着外部实验室穹顶的模拟天光,但林木木知道,这必然是超高强度的复合材料。
广场中央是一棵巨大的、散发着柔和光晕的虚拟智慧树,其根系和枝杈实际上是错综复杂的数据流和全息控制界面。
几位工程师正在树下轻声交流,看到苏雨进来,纷纷点头致意,目光中充满了由衷的敬佩。
“欢迎来到‘远航者’的心脏。”
苏雨张开手臂。
林木木环视四周,被这巧妙融合了自然生态与顶尖科技的设计深深折服。
“难以置信……
那么,最核心的问题,动力?”
苏雨走到智慧树下,轻轻触碰一根发光的“枝条”。
瞬间,整个广场的穹顶透明度改变,显露出飞碟上部结构的全息投影。
“我们放弃了传统的尾部推进器设计,”
苏雨指向投影,
“因为碟形结构本身,就是引擎。”
投影放大,显示出碟身那光滑弧面下的复杂层次。
“整个碟身下层,遍布着上万个小型化的、基于鲲鹏之心技术迭代后的高效聚变冲压引擎单元。
它们不仅可以提供垂直方向的巨大升力,更能通过矢量喷口调节,实现任意方向的灵活推进。”
“聚变冲压……上万个单元?”
林木木倒吸一口凉气。这意味着极其可怕的能量输出和冗余度。
“能量来源呢?”
“舰体核心,是一个超大型的量子约束聚变反应堆,它提供的能量几乎是无限的。
但更重要的是,
”苏雨手指滑动,投影再次变化,显示出碟身表面那镜面般的装甲,“
这层装甲不仅是防护层,它是由数层特殊结构构成的质量收集器和能量转化膜。
在星际航行中,它可以持续‘吞食’散布于宇宙中的稀薄氢元素,以及捕获各类辐射能,为聚变反应堆提供近乎无限的燃料补充。
理论上,只要宇宙中存在物质和能量,‘远航者’就能持续航行下去。”
自持能源!近乎永动!
林木木被这宏大的设计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艘飞船的范畴,这是一个能够自我维持、自我成长的星际方舟!
“那防护呢?木星磁场的辐射强度……”
“多层防护,”
苏雨如数家珍,
“最外层是可变偏振的能量护盾,与婉琳姐研究的生物活性装甲结合,能主动偏转和吸收高能粒子流。
中层是强磁场生成层,与舰体自身的旋转磁场耦合,形成动态保护网。
最内层还有传统的物理屏蔽。三者叠加,足以应对木星甚至更恶劣的环境。
而且,生物装甲的自我修复特性,能极大提高长期航行的生存能力。”
她看着林木木,眼神灼灼:
“现在,你还觉得,我只是送一万人去木星那么简单吗?”
林木木缓缓摇头,目光中充满了惊叹与敬畏。
他走上前,轻轻抚摸那棵智慧树的虚拟树干,感受着其中流淌的数据洪流。
“五十年……你一个人……完成了所有这些?”
他依然觉得不可思议。
这其中的技术难关,任何一项都足以让一个顶尖团队耗费数十年。
苏雨的笑容微微收敛,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不,不是我一个人。
有整个团队,数千名最优秀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他们和我一样,在这里奉献了数十年。
只是……作为总工,我需要承担最终的责任和最多的压力。
而且……”
她顿了顿,声音低沉了一些:
“有些最核心的结构难题,特别是如何将婉琳姐的生物科技、晴姐带来的前沿材料,还有石头那边优化后的聚变技术完美融合确实耗费了我难以想象的心力。
很多时候,我必须进入一种极致的专注状态,不能有任何外界的干扰。”
她看向林木木,眼中带着歉意,
“所以……对不起,木头,忽略了你们那么久。”
林木木心中最后那一点小小的怨气,此刻彻底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心疼。
他能够想象,这五十年里,她经历了多少次失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承受了多么巨大的压力。
她瘦削的肩膀,是如何扛起这整个人类未来星际梦想的重量?
他伸出手,紧紧握住她的手。
“该说对不起的是我……
没能早点来陪你,分担一些。”
苏雨反握住他的手,笑了笑,那笑容里有了些许释然和疲惫。
“都过去了。现在,它快要完成了。”
就在这时,智慧树的一条枝桠轻轻闪烁,一个温和的AI语音响起:
“苏雨总工,林石院士的加密通讯请求,优先级为‘家庭’。”
苏雨和林木木都愣了一下。林石通常只会因紧急事务联系他们。
“接进来吧。”苏雨说。
全息光影汇聚,林石的身影出现在他们面前。
他看起来比上次联系时更加沉稳,但眉宇间带着一丝凝重。
“爸,妈。”
他先打了个招呼,目光在父母交握的手上停留了一瞬,闪过一丝欣慰,但很快又严肃起来,
“妈,‘远航者’的最终测试数据我刚收到一部分,性能远超预期,恭喜您!”
“谢谢,石头。”
苏雨点点头,她知道儿子还有下文。
“但是,”
林石话锋一转,
“最高议会和深空探索部刚刚结束了一次紧急联席会议。
他们对‘远航者’的最终能力评估已经完成。
基于其展现出的远超设计指标的运载能力、自持力和防御水平……
他们初步通过了一项新提案。”
林石深吸一口气,说出了石破天惊的话语:
“提案建议,修改‘远航者’的首航目标。
不再仅限于木星系统科考和建立前哨站。”
“新的目标是——
凭借‘远航者’的综合能力,直接航向土星系统,并尝试在泰坦(土卫六) 建立人类第一个系外行星级别卫星的永久殖民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木木和苏雨同时震惊地瞪大了眼睛。
木星到土星!
这不仅仅是距离的倍增(最近距离约6.3亿公里,最远超过15亿公里),更是环境复杂性和任务难度的指数级提升!
泰坦虽然拥有浓厚大气和液态湖泊,但环境极其严寒,且充满未知风险。
“这……太冒险了!”
林木木脱口而出。
林石的影像神色严肃:
“议会认为,风险与机遇并存。
‘远航者’展现的能力给了他们前所未有的信心。
泰坦的科学价值和潜在的资源价值远超木星的任何卫星。
如果成功,人类在太阳系的立足点将实现质的飞跃。
当然,这只是初步提案,还需要大量的论证和……
您的最终技术评估,妈妈。
您是‘远航者’的总设计师,您的意见至关重要。”
苏雨沉默了。
她凝视着全息投影中复杂的舰体结构图,目光深邃,仿佛在评估着每一个系统面对更遥远、更未知旅程的极限。
五十年的心血。
原本是为木星而生。
现在,却要承担起更遥远的使命。
她感到林木木握紧了她的手,传递着无声的支持。
良久,她抬起头,眼中不再是工程师的冷静,而是开拓者的决绝与火焰。
“告诉议会,”
苏雨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回荡在舰桥广场,
“‘远航者’的设计冗余和潜力,本就不止于木星。”
“如果这是人类迈向深空的新一步……”
“我和我的飞船,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