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鲁国风云

第533章 天下大势:孔子离开鲁国时是怎么的一个国际局势?(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

好了,孔子离开鲁国前夕,我们将春秋江湖的局势粗略理一理。

孔子为什么要出走,为何要去卫国,他还想着去哪里,为何要去陈国,去楚国,为何又要回卫国,等等,这些都与春秋江湖的局势息息相关。

此时晋国仍旧是中原诸侯联盟盟主,但这个联盟已经不稳固了。齐国甚至还出兵讨伐过晋国,卫国和郑国都有反心,鲁国也对晋国不满。

楚国还在休养生息,只要恢复过来,就一定会向吴国复仇。

西方大国秦国,最近露脸的事是出兵帮助楚国打退了吴军。

公元前506年冬,吴楚柏举之战,二十万精锐楚军被三万吴军击败。吴军迅速攻占楚国都城郢都,楚国几乎灭国。

第二年春,秦国在楚国的请求下,出兵楚国,帮助楚军一举击退了吴军。

秦楚联盟的稳固性,达到了历史巅峰。

宋国,一直是晋国最忠心的跟班,此时也一样,紧紧抱着晋国大腿,在地区事务上也发挥着老牌中原强国的作用。

但宋国与郑国这对世仇,一直会有纷争,甚至战争。

宋国是孔子的祖籍,对宋国,孔子有着强烈的好感。只是宋国奉行的是商礼,而孔子推行的是周礼。

都是礼,但一字之差的礼,不是闹着玩的。

宋国人认定,商礼才是完整意义上的礼仪。周礼嘛,嘿嘿,是剽窃了商礼且未得其真谛的不入流的礼。

所以,宋国人认为孔子推行的周礼,不过如此。

于是,孔子如果想要在宋国推行周礼,那基本上是肥皂泡。

现在最关键的是卫国,因为孔子已经决定了要去卫国。

卫国的关键人物当然是卫灵公,一位卫国历史上英明神武的国君,偏偏在死后得了一个“灵”的恶谥,是整个春秋历史上最令人唏嘘的事件之一。

公元前535年卫襄公出世后,年仅6岁的卫灵公稚嫩的肩上,承担起了春秋史上最牛逼诸侯国卫国的全部责任。

所谓最牛逼诸侯国,是站在自西周以来大周王朝所分封的列国诸侯中,谁最后亡国这个角度讲的。

卫国是最后亡的一个诸侯国,直到公元前209年,连秦国都没了,变成了大秦帝国了,皇帝秦二世偶尔有一次看大秦帝国版图,惊讶地发现居然还有一个卫国在。

想想列祖列宗不知灭了多少国家,轮到自己,怎么着也得灭一个,于是就向卫国发了个通知,命令其灭国,卫国这才告别历史舞台。

到战国时期,卫国更是以出产人才名满天下,商鞅、吴起、吕不韦、聂政、荆轲,都是卫国人。

孔子即将前往卫国,此时的卫国牛人主要有卫灵公、南子、孟絷、孔悝、弥子瑕、祝佗、王孙贾、公叔发、公叔戌、赵阳、北宫结、蒯瞶、公孟驱、端木赐、蘧伯玉、颜浊邹等人。

这些都是什么人,我们不急,以后见到一个介绍一个即可。

首先出场的当然是主角卫灵公。

卫灵公的得位可以说是天意之作,首先他并非嫡子,父亲卫襄公的夫人宣姜无子。然后是卫灵公的哥哥孟絷生来就犯了小儿麻痹症,早早领取了残疾证。

按当时规定,残疾人不得当国君。于是,卫国国君之位就咣地一声落到了卫灵公头上。

孟絷虽然不是卫国国君,但他却是卫灵公的哥哥,而且如果不是有点残疾,那卫国是属于他的,哪轮得到弟弟当国君?

整个卫国,如果说卫灵公最大,那第二大的当然是孟絷。甚至孟絷认为自己应该是太上国君这样的存在。

这样的身份地位,这样的自我感觉,让孟絷无论是说话做事,甚至吃饭走路,都显得鹤立鸡群般另类。

这让当时卫国大司寇齐豹很看不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莫闻来到黑工厂打工,却没想误入人贩子组织。遭到殴打时,记忆苏醒,发现自己来到一人之下世界,并且马上就要被噶腰子。关键时刻觉醒,能够获得所有武侠小说中的神功,开局得到,将异人打手的炁全部吸光,成为异人。莫闻发现,只要击败,击杀别人,就能获得新的武功。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变强,莫闻成为异人雇佣兵。至此,圈子里多出了一位超级狠人。风正豪:“莎燕,为了风家的未来,你必须嫁给莫闻。王也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