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第608章 正面战场(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最新章节。

御林军使用火铳长达八年,积累下丰富的实战经验。

在御林军步兵操典里,火绳枪或燧发枪分别在280米、180米、110米、45米外向密集敌人齐射,预计敌人的伤亡率分别为8%、14%、28%和61%。

也就是说,即使以密集队形对面清军的火铳部队,在45米外的损失也不会高得难以承受。如果队形较为松散,被打中的几率就更低了。

这是作战参谋们通过数十次统计才得到的结论,相当可靠。战士们通过这些经验,不但能更好地杀伤敌人,也可以有效避免自己被杀伤。

近几年清廷大量仿制广东的燧发枪,火器已较为普及,不过在使用经验方面,就比御林军前面六个步兵师差得太远了。

四川来的部队仅受过一年整训,在使用火铳方面还未精纯。特别是窦名望麾下的精兵,似乎更喜欢近战对砍对刺。

他们敏锐地发现一个问题,既然火铳在距离远时打不准,那么在越远的地方投掷铁壳手榴弹,就越安全。如果大量手榴弹在一百米外扔出,清军差不多只能白白挨炸。

为了验证这个理论,窦名望从麾下数千人中挑选了三百个擅长投枪的大力士。

这些大力士被命名为掷弹兵,专门训练投掷手榴弹。

窦名望想着,如果掷弹兵能向一个局部阵地不停地扔铁壳手榴弹,那么清兵肯定无法抬头射击。带着刺刀或大刀的战士就可以冲锋了。

当然,不可能有人能将一斤多重的东西扔到一百米外,无论力气多大都不行,就是八十米都很难。

如果可以助跑,成绩最好的士兵大概是七、八十米,普遍在五十到六十米之间。

这个距离当然不能保证安全,不过以较为松散的队形向前助跑,被火铳打到的概率也很小了。

这次窦名望部要冲击的阵地,是清军火器较为密集的部队在坚守,正面硬冲非常吃亏,正好轮到掷弹兵表现。

窦名望举着望远镜,看着前线数拨掷弹兵开始助跑,嘴角不禁露出一丝笑容。

“贼人的火铳比我们的差远了,也就能在30米打得准?就这个距离,就是个娘们都能把手榴弹扔进工事里去。老子准备了三千二百颗手榴弹,够那帮狗日的喝一壶了。”

正如他所料,掷弹兵在战场上发挥出比平时更好的成绩,第一轮便有两百多颗手榴弹扔到清军的矮墙后面。

“轰轰……”

“轰轰轰……”

一时间,清军的三段防线陷入连环爆炸当中。

手榴弹在八旗禁旅的头顶、脚边和手边炸开,造成惊人的杀伤。

铁壳沿着纹路被炸开,化成无数乱飞的铁片,划开清兵裸露的头脸,深深嵌到肉里面。

就算有些清兵很幸运,没被铁片划伤,也被连绵不断的巨响震得头晕眼花,没法再继续战斗。

窦名望哈哈大笑,向左右吼道:“让前面继续扔。三千二百颗手榴弹,不扔完不许停。先把那帮王八蛋炸上天再说。”

“是,窦帅。”

传令兵大声应承,然后挥舞起手中的信号旗传达命令。

前方的掷弹兵深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道理,冒着清军的子弹继续扔出第二轮,第三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莫闻来到黑工厂打工,却没想误入人贩子组织。遭到殴打时,记忆苏醒,发现自己来到一人之下世界,并且马上就要被噶腰子。关键时刻觉醒,能够获得所有武侠小说中的神功,开局得到,将异人打手的炁全部吸光,成为异人。莫闻发现,只要击败,击杀别人,就能获得新的武功。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变强,莫闻成为异人雇佣兵。至此,圈子里多出了一位超级狠人。风正豪:“莎燕,为了风家的未来,你必须嫁给莫闻。王也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