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第604章 不胜即死(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最新章节。

既然主帅下定战略决心,师参谋部立即对作战方案进行修改。

很快,一份新的方案便交到马宝手中。

新的行军路线选择在九泉山以西绕行,距离纵向山包约6里远,足以避开可能存在的火炮阵地。

从营寨到滦州城下约70里,相比最短路线行军,多走约20里左右。

因为天气寒冷道路上冻,辎重车、重炮车、臼炮车全程皆可通行。

参谋部建议,全师滚筒式行军,即先派一个步兵团(两千人)沿既定路线向前行进一里,然后用辎重车摆一个圆形阵地。

十门加农榴弹炮、十门抛射臼炮在阵地中间展开,形成一个可远可近的火力网。

接着,第二个步兵团从营地出发,在第一个步兵团的掩护下,越过圆形阵地再向前一里。

第三、第四步兵团依次类推,全师分为四拨,反复向前滚动前进。

这个方案的好处十分明显,每个一个步兵团在行军时,其他三个团都处于警戒状态,可以用火炮保护友军的安全。

辎重车都由钢铁制成,两侧是铁板护栏,一旦连起来,就是一道钢铁矮墙。再加上便携式的环状铁丝网,防御力极强。即使遇到大量骑兵突击也无所畏惧。

缺点同样明显,那就是行军速度降低到正常速度的1/4。

据参谋部估计,包括中途击溃阻击的敌军,七十里距离要走三天。

主帅对这个方案不太满意,将全师分成三拨,交替行军的方式不变。这样一来,速度就能提升至正常行军的1/3。

马宝向众将道:“兵贵神速,早一个时辰赶到滦州城下,便能增加一分胜算。半个时辰后出发,明天黄昏与陛下大军会合,诸位可做得到?”

“末将遵令。”

在场二十几个营级以上军官齐声领命,然后大步走出中军大帐,去催促麾下将士拔营启程。

半个时辰后,卢龙营地军门大开,两列步兵在寒风中大踏步走出。在他们身边,一辆辆坚实的铁车在骡马的牵动下滚滚向前。

嘹亮的军歌在撂荒的平原上回荡。

“烽火四起战鼓擂,”

“甲胄铮铮死如归。”

“……”

“不染血袍誓不归!”

……

在滦河东边,御林军第一、第三、第四、第五,以及北伐军直属第一炮兵团亦做好了战斗准备。

除了镇守梧州的第二步兵师、镇守韶州的第六山地师,朱由榔带出来的王牌部队全部参战。

此外,由窦名望担任主帅的第九突击师,由栗养志担任主帅的第七预备师,也都站在了沿河的位置。

全军近四万人,分别在四个渡河点进行强攻,目标只有一个,消灭多尼-岳乐军团,在天气更加寒冷前进入城池过冬。

今年的冬天比往年更加寒冷,仅十一月初滦河就彻底上冻了,朱由榔担心再拖下去,清一色南方人的北伐军恐怕会扛不住。

栗养志站在滦河边,看着身后的百战雄狮,心中有别样滋味。

明军花了一个月时间,每天轰上千发炮弹,早已将河对岸的清军防线轰得千疮百孔。如果一发炮弹能消灭一个鞑子,现在对面已经没有活人了。

清军之所以还能扛住,全赖清廷不断将绿营精兵填入战壕,挡在满大人面前当炮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前期咒回,后期石纪元沈芜看着开屏小广告的话想都没想就点了是当沈芜努力卷生卷死的打算出生时,却发现要去的世界好像不太一样?说好的石纪元呢?我眼前这坨乌漆嘛黑的东西是什么?眼前这个白毛和怪刘海又是怎么回事?货不对板啊!就这么打算在咒回世界好好生活时,又看见了熟悉的大葱头……两个世界融合在一起了,双厨狂喜……完全不是啊!要操心的事情好像更多了。
清宴宴宴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