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第336章 聚众造反(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最新章节。

疍家人虽然有四大姓为族长,几十个大首领实际管事,却仍然是很原始、松散的组织,规矩并不森严。

这次四大姓召集各地首领聚首议事,只不过是外围巡逻的小艇比平时多一些,以防被清军水师搞突然袭击罢了。

在议事船狭小的船舱内,各地首领、随行,各族子侄、耆老,拢共有六七十人。

四大姓族长地位无疑最高,实力却未必最强,更搞不了一言堂。只要有点身份的人,哪怕不是首领,也都能开口说两句话。

疍家小妹虽只有十二、三岁,却是徐族长极疼爱的么女,又经常和各地首领称兄道弟,所以谁都不觉得她进船舱有什么不妥。

徐族长忽然大发脾气,不但厉声呵斥,还直接把人赶走,大家都觉得有些惊讶。

有些脑子灵活的首领开始怀疑“红旗总兵”是谁,其中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徐族长见很多人带着疑问看向自己,连咳了好几声,重新开口道:“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前几天有个红旗水师的小崽子,带着梁标相留下的总兵印来三水搞事,被我沉江喂鱼了。”

“红旗水师那些废材还敢来三水?真是不知死活。”

“总兵印?是李大勇吗?杀得好……”

疍家人都不是什么善男信女,江面又是法外之地,有些人穷得狠了,连抢劫船客的事情都做得出来,自然不会在意杀一两个人。

红旗水师的名声极坏,首领们不疑有他,叫了几声好就把事情揭了过去。

徐族长又招呼大家把转回正题,商量如何营救霍侣成。

二十几个首领你一言我一语吵了半天,主意无非三种:要么凑人攻打香山县城,强行劫狱;要么贿赂县官,交钱赎人;要么接受招安。

赞成劫狱的人不少,然而周玉却一直表示反对,劝霍侣明接受招安。

理由很简单,香山新任知县很有才干,这两三个月一直在练兵,军心士气高得很。

疍家人都是在水上讨生活,上了陆地就抓瞎,攻打一个有数百驻防绿营的县城不容易成功。

平时走走私、打打劫,甚至杀几个巡检、衙役都是小事,清廷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成普通案件来处理。

可聚众攻打县城是赤裸裸的造反,肯定会惹怒当局,招来清军大规模报复。

无论明军在安南、高雷廉赢了多少场,现在广东都还是清廷的天下。广州府云集的数万清军可不是吃素的,动动手指都能让疍家人损失惨重。

“广东是清还是明的天下,还说不准,以现在来看,还是清多一些,我们犯不着当这个出头鸟。兄弟们,你们说是不是?是不是?”

周玉连问了好几个“是不是”,给火热气氛泼了一盆冷水。几个平时和霍侣成交好的首领也泄了气似的蔫下来。

交钱赎人的方案也很快被否决,霍侣成这两年名声太响,在两广总督府、平南王府都挂上了号。姚启圣无论如何也不敢私自释放这个级别的钦犯,多少钱都不行。

所以说来说去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接受清廷招安。

霍侣明见深抱期望的疍家大会开成这个样子,肺都要气炸了,大声发出痛骂:“世人看不起我们水上人,真是没看错。这样没骨气,连我霍某都看不起你们。人,我们香山疍自己会救,不用你们管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