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开局一条船

第286章 任何堡垒往往都是先从内部一点点开始瓦解(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晚唐:开局一条船》最新章节。

距离扶风商会百余米的一处街道拐角。

李唐负手而立,远远地凝视着那座在规整、简约的沙州新城中显得格格不入的“扶风商会”宅邸。

它就像是一块精美但异质的补丁,打在了一件崭新的、由现代工业美学织就的素色长袍上,刺眼且充满了不祥的预兆。

他亲手设计的这座新城,每一条街道的宽度,每一个坊区的划分,每一栋建筑的高度和风格,都遵循着效率、实用和秩序的原则。其目的,就是要从物理空间上,潜移默化地抹去旧时代那种等级森严、阶层固化的社会烙印。

然而,眼前的“扶风商会”,却用它那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的张扬姿态,无声地宣告着一种旧秩序的顽固与回归。

这不仅仅是一栋建筑,这是一个政治符号。它代表着以郭氏家族为首的中原氏族,正在试图将他们的影响力,连同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特权思想,重新植入这片被李唐视为“新世界”的土地。

李唐的目光平静如水,但思维却如同一台高速运转的精密仪器,飞速地分析着眼前的局势。

郭昕是他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这位百战老将不仅是安西军魂的象征,更是他用来团结大唐旧有进步势力,以及未来与中原朝廷博弈的重要一环。

李唐需要郭昕的威望和人脉,来为西北王府争取宝贵的发展时间,并充当抵御中原世家向西北渗透的第一道防火墙。

尽管唐宪宗李纯找不到他冒充皇室宗亲的确凿证据,但假的终归是假的。李纯只不过是利用他打败吐蕃人的威望来增强朝廷对地方藩镇的震慑力,为朝廷向地方收权铺路。

根基薄弱,是李唐当前绕不过去的一块短板。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他默许了郭氏子弟引入家族势力,利用中原世家的商业渠道来活跃西北的经济。

这是一种政治上的妥协,也是一种“养鱼”的策略。

只不过,每一条鱼不能长得太大,更不能试图跳出鱼塘,甚至污染整个水源。

扶风商会肆无忌惮的扩张之举,已经触及了李唐心中的底线。它所彰显的,已经不是单纯的商业实力,而是在西北王府立下的规则反复横跳。

就在李唐沉思之际,扶风商会那两扇厚重的朱漆大门缓缓打开。

一队人马从中鱼贯而出。

为首的是一名身材高大、鹰鼻深目的粟特商人。他穿着一身华丽的波斯风格锦袍,头戴缠头巾,腰间挂着一柄镶嵌宝石的弯刀,神情倨傲,顾盼之间流露出一股久居人上的气势。

跟在他身后的,除了几名同样作粟特打扮的随从外,还有十余名精壮的汉子。

这些汉子虽然穿着商会护卫的服色,但他们站立的姿态、警惕的眼神,以及行走间隐隐形成的护卫阵型,都暴露出他们绝非普通的商队护员。那是一种只有在生死沙场反复磨砺过的士卒才会具备的悍勇特质。

李唐的瞳孔骤然一缩。

这些护卫,他一眼就能认得出来,他们身上有安西军老卒的影子!

虽然他们刻意收敛了气势,但那种深入骨髓的彪悍与沉凝,是伪装不出来的。

郭昕竟然将自己麾下最精锐的亲兵,派来给一个粟特商人充当保镖?

不,不对!

李唐瞬间否定了这个想法。

郭昕对安西军的掌控力和袍泽之情,绝不会允许他做出如此自毁长城的事情。

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些老卒因为年龄和伤病退出现役后,被郭家的什么人,安排进扶风商会,成为了这个商会的商团护卫。

这问题的性质,就完全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