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秘,三造大汉工作纪要

第209章 望长安于日下 目吴会于云间(1/1)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蜀秘,三造大汉工作纪要》最新章节。

高平陵之变的消息随着司闻曹的情报机构,很快传递到了雍凉,我在紧锣密鼓地做着三件事。

第一件事。

着力开展策反夏侯霸这一专项工作。夏侯霸身为魏国郿县的军事主官,亦是魏国在关中地区的关键将领。虽说曹爽与夏侯霸长期关系不对付,但毕竟也是血亲。曹爽不重用夏侯霸,但也交给夏侯霸驻扎郿县的要职,算是不高不低的一个职位。

但司马家族却将夏侯霸视作曹氏家族中最为杰出的年轻将领。以司马懿对曹氏勋贵斩草除根的一贯做法,夏侯霸显然难以在魏国保全自身。

高平陵之变以后,曹爽三族被屠戮殆尽,连三岁小孩都没放过,夏侯霸见状,惶惶不可终日。再不跑,就只能等死了。鉴于夏侯霸之妹是刘禅岳母这层关系,夏侯霸突然发现,自己不但是曹魏勋贵,还是蜀汉的皇亲国戚。

蜀汉在与夏侯霸成功建立联系后,双方商定,夏侯霸将长安边陲的郿县等县,以及夏侯霸麾下一万多兵力全部归顺蜀汉。夏侯霸归蜀后,被刘禅封为车骑将军。

此后,我充分借助地理优势,精心构建了郿县 - 五丈原、陈仓、陇山三道防线。这三道防线与汉中紧密相连,形成了一套联动防御机制,使得雍凉地区的防御体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稳固程度 。

第二件事。

打舆论战。利用制空权优势,不断地长安、洛阳地区给投发数以万计的宣传书。

长安地区多以宣传蜀汉军队攻无不克的言论,你们长安曾经的负责人夏侯霸都投降了,你们还不投降?

给洛阳投放的基本都是司马懿家族犯上作乱,违背洛水之誓、大肆屠戮曹氏勋贵,其罪毁文臣之傲骨,践踏中华之脊梁,若其当政,搞不好哪天还会当街杀死魏国皇帝。

舆论战导致了洛阳、长安地区的政权动荡。间接促使了寿春地区的王凌叛乱。也是淮南第一叛。

大将军曹爽遭罢黜后旋即被诛杀,太傅司马懿自此掌控魏国大权。为稳固局势,司马懿擢升镇守寿春的王凌为太尉。彼时,魏帝曹芳年幼,难以亲政,致使君权旁落于司马懿之手。

王凌与外甥令狐愚见状,深感忧虑,遂萌生出废黜曹芳、改立楚王曹彪之意。令狐愚更是果断派遣部将张式,暗中联络曹彪,为这一谋划积极运作。

恰巧东吴在涂水一带展开军事行动。王凌见此契机,认为有机可乘,遂上书朝廷,恳请准许其出兵讨伐东吴。实则,王凌意在借此机会,起兵反抗司马懿的统治,此乃历史上着名的“王凌之叛”。

然而,王凌的请求并未得到朝廷的回应。无奈之下,王凌派遣部将杨弘,将废立君主的计划告知兖州刺史黄华,期望能够获得黄华的支持。但出乎王凌意料的是,杨弘与黄华竟选择向司马懿揭发其图谋。

司马懿得知后,即刻率军前往讨伐。 面对司马懿的大军压境,王凌深知自己无力抵抗。加之司马懿在发兵之时,曾先行赦免其罪,王凌权衡之下,最终选择投降,司马懿接纳了他的归降。

然而,王凌心中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终究难以逃脱惩处,料想不久之后必定会被诛杀。于是,在被押解前往洛阳的途中,王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王凌、令狐愚等人的谋反之举,严重威胁到魏国的统治秩序。事后,他们皆被诛灭三族。而楚王曹彪,因与王凌等人的谋逆之事有所牵连,亦被赐死。这场政治风波,给魏国的政治格局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公元251年,魏国太傅司马懿去世,其政治遗产由司马师继承。

第三件事。厉兵秣马,打造水师舰队,准备对荆州动兵。

为什么不对关中地区用兵呢?只需要拿下长安和洛阳,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目标,近在咫尺。

明朝北伐的统一大业,在攻取了山东诸地后,元顺帝立刻调集精兵强将屯守元大都。朱元璋预判到了元朝必然会死守元大都,于是否定了常遇春冒进的方案,并没有势如破竹地直捣黄龙,拿下元大都。

而是调转兵锋,向西进取河南,并且向西拿下了潼关。元朝在潼关以西的军阀,瞬间悚惧,也都团结起来,准备应对明军的冲击。

结果朱元璋下令堵住潼关,规避了后路被截断的风险后,北上河北,直取元大都。

明军的迷之走位,将战争成本计算的十分清晰,在敌人强大的地方,避其锋芒,去攻打敌人薄弱的地方。在敌人强大的地方,建立低成本的防守区,向敌人薄弱的地方发展。

1945年,人民解放军在解放东北的时候,就是采用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策略。

长安和洛阳都集结着魏国最精锐的部队,最善战的将领。司马懿在魏国的政权日趋稳固,火速平定了王凌叛乱。

依照司马师的谨慎,必然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以应对蜀汉方面的军事冲击。如果此时选择和魏国硬碰硬,那就是打一场事关国本的倾国之战。稍有不慎,就会把前期赢的筹码全部赔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此时,蜀汉方面已经做好了充足防守的准备,防御成本较低。敛兵聚谷和错守诸围的策略,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既保证了重要地区如陈仓、阳平关等据点固若金汤的防御力量,又以较低的成本,维持整套防御体系的运转。此时,魏国在关中的力量仅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了。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孙子兵法》

而此时东吴方面,承担着魏国方面重大的军事压力。前大都督陆逊陷入了二宫之争,晚节不保。二宫之争也极大地消耗了东吴的政治一致性,导致很多政令不一的情况。吴大帝孙权此前竭力促成王凌反叛,但是王凌表现太拉跨了,暮年的司马懿还没赶到战场,就把王凌吓得投降了。

东吴方面的这次驱虎吞狼之计也宣告破产,次年,吴大帝孙权也去世了。

此前,在李严事变后,东吴方面想趁蜀汉军政未稳之际搞事情,还发动了几次对永安蠢蠢欲动地试探性进攻,都被此前弃暗投明新提拔的镇东将军永安守将罗宪击溃。镇东将军罗宪被提拔为了右将军。

镇东将军这个官职,自赵云之后,成为了蜀汉高级将领火速提拔的香饽饽,在此任上的赵云、陈廷、李恢、姜维、罗宪等人,日后都得到了重用。

荆州,是蜀汉力量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量。吴国在此的统治力量日趋薄弱,恩信渐失。为承继蜀汉先丞相诸葛亮《隆中对》“跨有荆益、保其岩阻”的基本方略,必须要重新夺下荆州。

为了拿下荆州,也准备好了充足的战备。自然不用像当年吕蒙搞白衣渡江那样,那怎么样才能躲过吴国的水面侦查呢。

吴国将关羽时期建造的烽火台充分利用了起来,并新建了许多烽火台作为侦查点,每隔五里设置一座。既防魏国、又防蜀汉。

而我此前着力打造的就是潜水艇工程。

既然走水面肯定会被发现,那就走水下吧。

建造了大量的、能容纳两至三个人的简易潜水艇。利用潜水艇双侧空间增减排水量,来控制潜水艇潜浮,利用多卷皮带蓄藏的弹力势能和人工蹬的方式,来为潜水艇提供动能。

蜀汉从218年开始,等了三十多年,就是在等一个机会。不是想证明自己多了不起,只是要告诉天下,蜀汉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而且,这也是当前战略格局下的最优解。

浩浩荡荡的潜水军,驶往江陵城。望长安于日下 目吴会于云间。

(祝大家新春愉快,本书完,后面还有一章后记)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欢乐宋
欢乐宋
王大卫穿越到了大宋朝,还是双穿,他一边捣腾两边的东西挣大钱,一边等待汝瓷和钧瓷问世挣更大的钱。你以为他是腹黑男主,他却为了朋友杀辽使,平青唐,战西夏,争霸海域。你以为他不解风情,他却为了心爱的女人,追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王大卫说:大宋朝,我来了,全都给我嗨起来!
王大胃
综漫:原来是赛亚人啊
综漫:原来是赛亚人啊
(排雷:乐子文,无脑,OOC,慎入。)有人告诉邈邈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于是她遇到了……总想喂血给她喝的千年老妖骂她是猴子的刘海怪人问她一袋米要扛几楼的蚊香眼叫她小苹果的变态裸男还有想拉她去殉情的青花鱼精……她遇到很多人,也救过不少人,可是当有一天她找齐龙珠回到自己的世界,世界却濒临毁灭……
樱花味咸鱼
我有无敌舰队
我有无敌舰队
关于我有无敌舰队:古有始皇一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为大秦、保社稷。今有我王新打破百年之不变局,合并华夏神州,引领炎黄再临世界巅峰。唐朝末年,各地节度使佣兵自重,割据地方,历史走进了战火纷飞的五代十国;十国末年,分裂本应被大宋一统,但历史被神秘力量所改变,大宋并未出现,华夏大地依旧四分五裂。王新魂穿百年来到这个世界,灵魂附身落难世家少爷身上。在这个恶意满满未知世界中,看他如何用科学
晓小锋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孑孓不独行
孑孓不独行
关于孑孓不独行:民间传言食黄鳝可补气血,强筋骨。那白色的黄鳝呢?大盛末年,苏北农村少年闯临海。目标就是活下去,没想很多很远。扛大包,当伙计,做买办,一步一步积累,目标不变就是小钱钱。世间苦,能吃饱饭也不易,发善心还是只为抱团活下去?面对世界始终心怀善意。时局动乱,风起云涌。如草,如蔓,如树?时势之下皆是虚。
公交八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