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鬼差

第57章 三千朔州边军(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周鬼差》最新章节。

雷横和他麾下的三千边军。

在感受到这股,源自大周开国之初,最正统最纯粹的龙气之后。

如同沐浴在最神圣的光芒之中。

他们心中的迷茫恐惧与不安,在这一刻尽数褪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重获新生的激动,与发自灵魂深处的狂热!

“扑通!”

雷横单膝跪地。

他身后那三千百战余生的边军,也随之齐刷刷地单膝跪地。

他们的吼声,震天动地!

“末将雷横!及麾下,三千朔州边军!”

“参见,巡查使大人!我等愿为陛下为大人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雷横不仅没有成为敌人。

反而被沈均以皇道龙气彻底收服!

成了一支只忠于女帝,也忠于沈均的奇兵!

众人回归州府镇魂司。

当指挥使秦武,看到沈均的身后,竟跟着一支建制完整的精锐边军时,震惊得半天都合不拢嘴。

他还没来得及询问,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名镇魂司的守卫,便神色匆匆地跑了进来。

“报!秦指挥,沈大人!京师总部,来人了!”

只见,一名身着镇魂司总部高阶官服,面容倨傲眼神轻蔑的官员,在一众总部长老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他便是京师总部派来的特使冯捷。

他看都没看秦武一眼,只是用眼角的余光瞥着沈均。

他手中拿着一封盖有镇魂司总部最高印信的加急密令。

他当着所有人的面,朗声宣读。

“密令!”

“南方第一大州江州,境内‘通天河’突发异变,化为‘亡魂之川’。所有夜航船只,皆人去船空,怨气冲天,已重创帝国南方经济命脉。”

他看着沈均,嘴角,勾起一抹毫不掩饰的,幸灾乐祸的笑容。

“总部限令,新任‘巡天灵使’沈均,一月之内,破获此案。若逾期未果……”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

“将以‘德不配位’之由,收回其巡天灵使之权,打入镇魂司天牢,听候发落!”

这分明是京师之内,大将军的派系为刚刚才立下不世奇功的沈均,所设第一个下马威。

京师总部的密令,名为“催命符”也不为过。

那倨傲的特使冯捷,在宣读完密令之后,便趾高气昂地离去。

他留给沈均的,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和一个月的期限。

沈没有耽搁。

在与秦武和李段峰等人,做了简单的交接与告别之后。

他便立刻,带着萧逸、苏妲,以及那名忠心耿耿的银甲校尉宇文凯,踏上了南下江州的路。

至于雷横和他那三千归顺的朔州边军,则被沈均以一纸密令,遣往了另一个无人知晓的去处。

他们将成为沈均手中,一支隐藏在暗处的奇兵。

一路南下。

与朔州的酷寒肃杀不同,江州不愧为大周南方第一大州。

此地,温暖湿润物产丰饶。

尤其是那条贯穿了整个州府,号称“黄金水道”的通天河,更是舟船如织,商贸繁盛。

然而在这片繁华的景象之下,却暗藏着一股,诡异的不祥的气息。

沈均一行人,抵达了江州。

但迎接他们的并非礼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心神变
心神变
共十卷,分述同归首尾定,中卷无序随览阅。吾欲去芜存精以惜君时,故锤炼词句以求言简意赅、微言深意;是以更新稍缓,望君海涵。各卷略介如下(详见分卷简介,分卷首章):首卷:一书之纲领,总揽背景设定,元素构成、主线走向、及诸深邃奥义,悉数收录卷二:述一强盛王朝之辉煌事迹,其体系之庞大,将缓缓铺展于万界诸天卷三:乃诗荒蔗之传奇,世间因之而更添斑斓之色卷四:渡生渡死渡来去,渡善渡恶渡圣凡卷五:言夫媒妻接连理
引心
创造源
创造源
引:因奇女子耗费九成九玲珑塔能量引爆之后才得以破开魔魂地狱一处险地空间壁垒驾驭玲珑塔落难至暗魔星,不曾想那处险地在壁垒未闭合前追出八千余只嗜血魔灵魂种,而这切始作俑者因受伤极重,在发现此问题草草教会了些土着仙神道法,交待如何对付及注意魔灵魂种那种种手段后,飞至一座高山之颠,随手布下简单法术仙阵后,传音至那些个土着千年之后方可来唤。奇女子不在多语溶于玲珑塔当中陷入深度沉睡。而当地土着怕哪个不开眼的
西山尖
气域传说之战神再起
气域传说之战神再起
200X年5月12日,东南沿海某海防部队战士牧泽得知老家发生百年未遇的大地震,主动请战参加抗震救灾。在一次搜救任务中,小队遭遇长时间余震,跌入一震后形成的空洞。待醒来后发现空间紊乱、山河异位,小队因机缘巧合误入一片神奇大陆,名曰气域,一个以“气为修炼载体的特殊空间。在这个气者为尊、以城为篱,互不统帅、相互钳制的异域空间,牧泽开启了一段异世成长、合众连横、一统天下的战神之路。至今气域大陆仍流传着牧
孤城半山
影中先生
影中先生
关于影中先生:影中,一个重生于炎黄时代的人,不死不灭的他,经历了与华夏相同的年岁,逐渐成了一个无敌的人,身怀奇术,可论断天机,未卜先知,本书将讲述,影中在五千年后的现代将会发生的故事。
命犯孤星雪
沧澜仙魔录
沧澜仙魔录
一岁寒暑一岁人,朝闻道兮暮入尘;卧菩提下看云起,碧粼何日再逢春?是神是魔堪补天,浩然当歌共长生。千年万载是刹那,位尊仙帝始起程。
竹下轻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