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第232章 科举作弊小妙招(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最新章节。

“这……”

朱棣因为陈平这番话沉默了。

哪怕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这点,只要是有利可图,那么这些事肯定是会有人做的。

隔壁的朱元璋微微摇头,说道:

“其实每一次恩科都会出现那么几次作弊。”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有些迟疑:

“不过应该没什么大不了的,人都已经抓住,说明大明科举惩处力度还是足够的。”

朱标眨了眨眼睛,有些迟疑的附和道:

“靠作弊的手段,就算能通过乡试之类的考试,可后面靠的可就是真才实学,没那么容易作弊成功的,父皇可以放心。”

牢房。

“朱老四,你可曾听闻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句诗?”

陈平淡淡开口问道。

“听过,乃是晚唐诗人温庭筠,是他所写商山早行中的名句。”

朱棣当即开口应道。

不过此话一说出口,朱棣立马就意识到了什么。

身为燕王,朱棣从小对于四书五经、二十四史这些教育自然是多多少少了解的。

温庭筠这样的大诗人的“光荣事迹”,他岂能不知?

朱雄英在一旁闻言面露思索之色,闻言惊讶开口道:

“先生想说的是这位温庭筠在科举中一人为八名考生作答一事?据说此人手法高明,乃是一种独特的速写手法,名为叉手八韵,至今无人能够破解他的手法。”

温庭筠,晚唐诗人,一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可是他在科考时通过枪手的手段帮人写诗,而且一场考试就代笔了八个人,其性格还颇为嚣张,被人抓住“代写”“当枪手”,还理直气壮地表示自己是救了那八个人。

可也正因为他的嚣张,导致他即便是满腔诗赋,却也无人敢用,以至于晚年过得穷困潦倒,是下场凄惨。

也正因为如此,温庭筠此人在历史上也算是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若是大明科举之中也出现如温庭筠这样的人物……

朱棣光是想一想就觉得离谱。

“真要是有这样的人,咱一定砍他脑袋,诛他九族!”

朱元璋冷哼一声,杀气腾腾地说道。

朱标在一旁擦了擦冷汗,无奈道:

“父皇,按照现如今的新大明律,参与作弊者还上不了死刑,仅需全家发配岭南……这还是陈先生自己撰写的律法。”

“发配岭南?”

朱元璋一愣,随即骂骂咧咧道:

“咱杀人好歹给一个痛快,这陈平倒是心思歹毒,居然把人发配岭南,怕不是想要让瘴气毒虫将其折磨致死。”

朱标闻言,心中不由腹诽:“胡惟庸可是被您捉去喂了蚊子,那不是被瘴气毒虫折磨死还凄惨万分?”

当然了,这话他也只敢在心里面讲一讲,是绝不可能当面说出来的。

牢房中。

“可再怎么也是查了出来,没有让此人得逞,以我大明律法之严苛,若是有人知法犯法,定然不会轻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有无敌舰队
我有无敌舰队
关于我有无敌舰队:古有始皇一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为大秦、保社稷。今有我王新打破百年之不变局,合并华夏神州,引领炎黄再临世界巅峰。唐朝末年,各地节度使佣兵自重,割据地方,历史走进了战火纷飞的五代十国;十国末年,分裂本应被大宋一统,但历史被神秘力量所改变,大宋并未出现,华夏大地依旧四分五裂。王新魂穿百年来到这个世界,灵魂附身落难世家少爷身上。在这个恶意满满未知世界中,看他如何用科学
晓小锋
欢乐宋
欢乐宋
王大卫穿越到了大宋朝,还是双穿,他一边捣腾两边的东西挣大钱,一边等待汝瓷和钧瓷问世挣更大的钱。你以为他是腹黑男主,他却为了朋友杀辽使,平青唐,战西夏,争霸海域。你以为他不解风情,他却为了心爱的女人,追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王大卫说:大宋朝,我来了,全都给我嗨起来!
王大胃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刘甸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穿越到汉桓帝刘志私生子刘甸身上,并绑定了争霸系统。各个时代并不安分的开国之主,正史中的文臣武将,野史演义中人物,江湖中的侠剑客,齐聚汉末,掀起东汉末年的诡异乱斗。
柏路松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