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第208章 物理学,很神奇吧!(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最新章节。

朱棣看了一眼海堤的结构,诧异地问道。

“你们还没有学物理和力学相关的知识,不理解是正常的,这样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通过斜坡和表面凹凸的部分来分散和消耗海波能量,你们看……”

陈平在纸板上画了几个箭头作为掩饰。

朱棣和朱雄英抬头看来,首先是一个黑小的大箭头,大箭头方向来自大海,也就是代表波浪。

当这个大箭头接触到斜面海堤的时候,大箭头就分散成了小箭头,并且顺着斜面方向和众多凹凸不平的表面分散成了许多个小箭头。

这些分散的小箭头,则是顺着凹凸表面的轨迹形成一个个的箭头漩涡,好似又将海浪冲回了大海之中。

看见这一幕,朱棣和朱雄英若有所思,好似是明白了什么。

“如你们所见,这个大箭头代表的是海浪的冲击力。”

“如果没记错的话,江浙地区一带的沿海,要么就没有堤坝,要么就是以条石建造的鱼鳞大石塘【注②】。”

“但是鱼鳞大石塘的建造方法特殊,工序复杂且工期较长。”

“正常情况下,海岸直接受到冲击,时间长了难免会被海浪冲刷侵蚀,让海水有了倒灌陆地的风险,可有了斜面海堤,这股冲击力就能被分解为垂直面的压力和沿坡面的爬升力。”

“简而言之,就是正对着海岸的海浪冲击力,经过斜坡的缓冲,变成了向上运动,减少对海岸的压力,这样能够在减少海潮能量的同时,缓和堤坝受到的损害,大幅增加堤坝的寿命。”

陈平讲完之后,看向朱棣和朱雄英两名学生。

【注①台风:明朝时称为飓风,这里为了方便理解,直接改为台风。】

【注②鱼鳞大石塘:浙江水利佥事黄光昇在海盐首创,由大型条石以榫卯结构堆砌而成,有“万年塘”之称,至今钱塘江部分区域仍然留有遗址。这里是主角记错了时间。】

听懂了吗?

隔壁暗室的朱元璋、朱标、李善长三人闻言面面相觑。

听懂?

听懂个鸡毛啊!

“这陈平究竟在说些什么啊?什么冲击力还是垂直?这都是什么?”

朱元璋皱起眉头,听着陈平说话有种头疼的感觉。

你让朱元璋去玩帝王心术、平衡之道,他肯定是一把好手,可是落到这些理工科的领域,就不是朱元璋能弄明白的。

“好似是类似都江堰那样,将海浪分而治之?”

朱标绞尽脑汁,也只能找到个都江堰来做类比,只是他自己也不清楚这样比对不对,故而说话的时候自己都有几分不太确定。

“斜面海堤行不行,让老臣之后带人一试便知,若是不成,再议其他。”

李善长本来都要去治水,跟着一同前来,就是为了从陈平这里得到几个治理海水倒灌的好办法。

眼下他也不懂这方面的知识,故而不敢打包票陈平的计策能行。

“陈平这小子说得那么玄乎,但愿他没有在欺骗咱。”

朱元璋冷哼一声,心里面却十分着急地想要看看这海堤究竟长什么样。

……

监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